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151287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武定县第一中学 2011-2012 学年高一 5 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 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 26139 万人,比 2000 年增 11700 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 1-2 题。 1. 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

2、地减少( 右图 1)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 35 题。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4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比较相似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5. 近年来,丙国家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可能是 ( ) 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人口老龄化 环境恶化 战乱频繁A B C D读(右图 2) ,回答 6-7 题。6. 近年来,北非利比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B. C. D.7. 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 B. C. D.8下列关于城市等级、数目与服务范围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3、.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图 3) ,判断 9-10 题。9. 图中等值线 a、b、c 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abc10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11.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用地 B文化用地 C住宅用地 D工业用地12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中国沿海、东南亚建设电子装配厂主要原因是 ( )图

4、2图 1图 3 A原料丰富 B接近市场 C劳动力丰富 D接近能源产地13. 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 (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 高楼林立,地价便宜 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中心商务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向A. B. C. D.14近年来城郊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15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市中心区多建有现代化高楼大厦B上海城市建设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了“山水城

5、市”C华盛顿将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D在宫廷建筑方面,中国十分注重喷泉和雕塑16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热量水源光照市场 B水源地形热量市场C地形国家政策土壤科技 D土壤热量地形国家政策17商品谷物的基本特征是 ( )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丰富科技发达A. B C D18. 从 2000 年开始,伊利集团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大庆等城市落成,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冷藏保鲜技术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便利的交通运输近几年,山东、

6、河北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为京津地区提供大量蔬菜。结合(图 4)回答 19-21 题。19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Com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20影响山东、河北大力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 C气候条件好 D土壤肥沃21大 棚 中 生 产 出 来 的 蔬 菜 , 质 量 略 逊 于 自 然 状 态 下 生 长 的 蔬 菜 , 原 因 是 大 棚 中 的 环 境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23.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 )图 4粮食蔬菜 A上海郊区的乳牛厂

7、市场 B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水源C渭河平原的冬小麦光照 D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图 7 是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完成 24-25 题。24城镇中最适宜布局 ( )A钢铁厂 B棉纺厂C化工厂 D炼铝厂25地距离城镇为 2 千米,从经济效益看,下列作物最适宜种植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蔬菜 D甜菜读(图 6) ,回答 26-27 题。26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 混合农业27. P 地区发展花卉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 )A交通便利 B灌溉水源丰富 C全年高温多雨 D劳动力丰富廉价28国家之所以在黑龙江、吉林等省全境推行乙醇汽油,主要考虑到这些省

8、 ( )是农业大省 是小麦、玉米生产基地 汽车拥有量大 储粮陈化现象加剧A B C D29我国推广车用乙醇汽油有利于 ( )缓解石油紧缺矛盾 对粮食进行深加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A B c D(图 7)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读图完成 30-31 题。30图中、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B炼铝、制糖、服装C汽车、造船、水泥D炼铜、啤酒、制鞋31. 从生产协作的产业联系看,下列工厂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 )来A食品厂 B机械制造厂 C印染厂 D饮料厂32城市家庭轿车数量猛增,直接引发的环境问

9、题是 ( )A、臭氧空洞 B、地下水质变差 C、酸雨危害 D、空气质量下降到 2010 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 7500 千米,据此完成 34-35 题。34.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图 5图 6图 7 A. 地形 B. 地质 C. 气候 D. 水文35.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 减少噪音扰民 B. 较少占用耕地 C. 缩短运营里程 D. 保护野生动物36. 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 )A. 水体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37读工业投入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图(图 8) ,图

10、中-所代表的工业部门是 ( )A 飞机制造 精铝冶炼 普通服装厂 电子装配厂B 普通服装厂 石油化工 家具制造厂 瓶装饮料厂C 普通服装厂 煤炭开采工业 印刷厂 制糖厂D 钢铁工业 石油开采工业 纺织工业 农药厂38由(图 9)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 B环境质量 C科技发展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39.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 53%,人口却 只占 6.3%,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来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C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40下列关于我国人

11、口分布状况的正确叙述有 ( )南部沿海密集,北部高原稀疏 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平原地区密集,山区稀疏 沿海密集,内陆稀疏A B C D41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B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高C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D科技发展迅速,潜在市场广大2010 年 8 月,昆明市遭遇自入夏以来的几场暴雨袭击,市区内涝严重,给城市交通和公共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据此回答 42-43 题。42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高于郊区,这是由于(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B城市处于

12、城市环流的低压区C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43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 ,将昆明市的“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环境质量下降 交通堵塞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排水不畅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图 8图 9A B C D(图 10)中,a、b、c 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三大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据此回答 44-45 题。44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AA BB CC DD45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 )AA BB CC DD(图 11)为“甲、乙、丙、丁四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