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181028829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庐山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望庐山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望庐山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望庐山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望庐山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望庐山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庐山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庐山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古诗内容,弄懂诗句意思,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诗歌描绘的景色,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教具准备:庐山风光录像片、计算机、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创情境,引入境师:在讲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短片。(播放庐山美景的录像片)师:这儿的山,这儿的雾,这儿的飞流瀑布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

2、诗。(板书课题)(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让学生感受庐山山水的美,激发学习兴趣。)二、知诗人,解诗题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哪些了解?生:李白是唐朝人,号清莲居士,字太白。生:李白被称为诗仙。师:人们对他的诗篇喜爱至极,所以给他这样的称号。生:这首诗是李白二十六岁时在庐山的黄岩瀑布写的。(点评:课前查阅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既为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上介绍作者,又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也为理解古诗内容做好准备。)三、勤质疑,明诗意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

3、读读这首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师:谁愿意试读?(学生纷纷试读)师:现在,同学们就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开始。(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点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说说你们组学懂了什么?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远远的看瀑布就像一条河挂在山上。生:老师,我们发现李白写了一个错别字,他把“升起”的“升”写成了“学生”的“生”。(点评:学生在读懂古诗的情况下,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快看看,李白是写错别字了吗?生:没有,这里的“生”是“产生”的意思,李白是说

4、香炉峰产生了紫色的烟雾,而不是升起了烟雾。师:(转向质疑的同学)你明白了吗?那你再来重新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学生解释诗句)师:这位同学善于发现问题,说明他用心读书了,大家要向他学习!谁愿意来有感情的读读前两句?(学生纷纷试读,群体练读)(点评:指导学生仔细读书,在读中去体会,去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师:谁来说说后两句是什么意思?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落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生:“三千尺”是夸张的说法,应该是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落下来。师:你理解的真好!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都是虚指,不是

5、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那你还知道那些诗句使用了夸张的写法吗?(点评:教师巧妙适时地点拨,复习已学的有关诗句,使记忆不断得到强化。)生:“危楼高百尺。”生:“桃花潭水深千尺”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师:大家知道这么多的诗句,真不错!刚才那位同学说好像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这个“好像”解释了“疑”字。“疑”还有不同的解释吗?(点评: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生:“好似”。生:“可能是”。生:“如同”。生:“好像是”。师: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

6、下的气势。(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学生再次练读)师:谁再试试?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师: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这两句。(点评: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得充分,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疑”字呢?(板书:疑)生:不是真有银河从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师:对,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师:这离奇的想象,大胆夸张的语言,正是李白诗词的特有风格,所以他被世人称为“

7、诗仙。”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句具有离奇的想象呢?(点评: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古诗的积累。)生:李白清平调词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生: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生:蜀道难里有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也是夸张的写法。:生: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也是。生:还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师:看来,同学们课下真是读了不少的诗呀!还有用其它方式来汇报的吗?(点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拓展了学生诗文学习的范围。)生:老师,我们组是用绘画的方式。师:来,展示一下你们

8、组的画。(教师将画贴在黑板上)师:请你们小组来描述一下你们的画。(点评: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生:(指着画上的景物)这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师:大家看,这幅画画得美不美?(生齐答:“美!”)师:那么大家就带着这种美美的感情把这首诗读一遍。(学生有感情齐读)四、想画面,悟诗情师:大家读得真是太好了!在你读这首诗时,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珍珠串成的帘子。生:我看见瀑布闪着银光,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泻而下!生:我看见青山衬着绿水。仿佛两条蓝绿相间的带子。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景象?放瀑布的录象(点评:用多媒体

9、出示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同时加上配乐朗读,再次让学生去领略,去感受景美、语言美、情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师:什么感觉?生:雄伟!生:壮丽!生:气势磅礴!师:现在,你面前就是庐山的瀑布,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学生有感情背诵)(点评: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录像片中真实的庐山瀑布,让学生入情入境,真正的做到了感情朗读。)生:老师,他站的位置不对。李白是望庐山瀑布,他离瀑布那么近,怎么能看到瀑布的全身呢?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到前面来给大家吟诵一下。(该生摇头晃脑地吟诵)生:老师,我们组想给大家吟唱这首诗。(一生唱,两生随音乐翩翩起舞)生:我觉得他

10、们选的这个乐曲不适合这首诗,咱们以前还学习过一首七言的乐曲,更适合这首诗。我想给大家唱唱。(全班学生有感情的吟唱望庐山瀑布)(点评: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乐曲吟唱古诗,说明他们已经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五、迁移运用背诗文师:(由衷地赞美)瀑布不但看起来美,吟诵起来美,唱起来更美。你们还找到了哪些描写瀑布的诗句呢?(点评: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古诗的积累能力,使课内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扩大了信息量。)生:徐凝的庐山瀑布中有一句“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生: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中有一句“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一句“挂落三百丈,喷壑数十里”。生:李白的望庐

11、山瀑布中还有一句“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师:看来大家课下真是下了不少功夫!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更加喜欢瀑布了。但愿有一天咱们师生能共同站在瀑布脚下吟唱这首望庐山瀑布。总评:汤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打破传统古诗教学模式,提高了古诗教学质量。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 打破常规,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由庐山风光的短篇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

12、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二、 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1、自学时间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2、质疑环节落实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

13、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三、 创设情境,以读为本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老师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录像片中真实的庐山瀑布,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老师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现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四、 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