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苏省省情、市情分析及常见考点扫描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87431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江苏省省情、市情分析及常见考点扫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江苏省省情、市情分析及常见考点扫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江苏省省情、市情分析及常见考点扫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江苏省省情、市情分析及常见考点扫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江苏省省情、市情分析及常见考点扫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江苏省省情、市情分析及常见考点扫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江苏省省情、市情分析及常见考点扫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补资料更新预告:2014 年江苏一本通VIP 卡增补资料下次更新时间为 2014 年江苏公考公告发布后,考前一个月。江苏省省情、市情分析及常见考点扫描一、江苏省省情、市情概览(一)省况1、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介于东经 1161812157,北纬 30453520之间。省际陆地边界线 3383 公里,面积 10.26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1.06%,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考点演练】下列四组地点中,按经度由西向东依次排列的是( )A北京、南京、天津、杭州 B北京、天津、南京、杭州C北京、天

2、津、杭州、南京 D南京、北京、天津、杭州【答案】B。(2)地形地势江苏省地势低平,河湖较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较大,这是江苏一大地理特点。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 50 米以下。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处江淮平原,平原面积达 7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70%以上,主要有苏南平原、苏中江淮平原、苏北黄淮平原组成。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总面积的 14.3%,主要有老山山脉、云台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连云港的云台山玉女峰为全省最高峰,海拔 625 米。江苏省第二高山是宜兴市张渚镇岭下村黄塔顶,最高峰海拔 611.5 米,为苏南山区第一高峰。(3)

3、河流湖泊江苏跨江滨海,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海岸线长 954 公里,长江横穿东西约 425 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约 718 公里。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大小河流 2900 多条。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太湖 2250 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泽湖 2069 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还有高宝湖、高邮湖、邵伯湖、骆马湖、微山湖等大小湖泊 290 多个,其中 50 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 12 个。【考点演练】下面哪个湖泊位于江苏(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巢湖 D洪泽湖【答案】D。(4)气候江苏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基 本 以 淮 河 为 界 。 江 苏 省 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4、,四季分明。年均气温 13-16,年平均降雨量在 1000 毫米左右。2、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 7032 万亩,占全国的 3.85%,人均占有耕地 0.91 亩。沿海滩涂 1031 万亩,占全国的 1/4,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2)农业资源江苏省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作物几乎遍布全省。江苏蚕桑闻名全国,名茶有“碧螺春” 、 “云台山云雾茶” 、 “芦蒿茶” 、 “雨花茶”等。(3)水资源江苏地处长江、淮河、沂河、沭河、泗运河流域下游和南北气候过渡带,滨江临海,河湖众多,给江苏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江苏省年平均径

5、流深 259.8 毫米,地表水资源量 264.9 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 320.2 亿立方米。(4)矿产资源江苏省地跨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有色金属类、建材类、膏盐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品种有 133 种,探明资源储量的有 67 种,其中铌钽矿、含钾砂页岩、泥灰岩、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气等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连云港市东海县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 。(5)生物资源江苏省沿海有丹顶鹤、白鹤、天鹅等珍稀飞禽,沿海地区还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水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东部沿海渔场面积达 10 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著名的吕四、海州湾

6、、长江口、大沙等四大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鲳鱼、虾类、蟹类及贝藻类等水产品。内陆水面有 2600 多万亩,养殖面积 836 万亩。有淡水鱼类 140 余种,是全国河蟹、鳗鱼苗的主要产地,拥有被称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河豚和“太湖三白”的白鱼、银鱼、白虾等水中珍品。3、行政区划江苏现有 13 个省辖市,具体如下表。江苏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表设区市 县(市、区)南京 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浦口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无锡 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江阴市、宜兴市徐州 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铜山区、丰县、沛县、睢宁县、新沂

7、市、邳州市常州 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新北区、武进区、溧阳市、金坛市苏州 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南通 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海安县、如东县、启东市、如皋市、海门市连云港 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淮安 清河区、楚州区、淮阴区、清浦区、涟水县、洪泽县、盱眙县、金湖县盐城 亭湖区、盐都区、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东台市、大丰市扬州 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宝应县、仪征市、高邮市镇江 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泰州 海陵区、高港区、兴化市、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宿迁 宿城区、宿豫区

8、、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注意】2013 年,南京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获批。主城四区合二,秦淮区与白下区合并,设立新的秦淮区;鼓楼区与下关区合并,设立新的鼓楼区。两县撤县设区,撤销溧水县,设立南京市溧水区;撤销高淳县,设立南京市高淳区。4、历史沿革江苏正式建省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 年) ,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明代江苏与安徽同属应天府,直隶南京。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 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太平天国先后设江南省、天浦省、苏福省。民国十七年(1928 年) ,南京为特别市。解放后,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区,南

9、京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3 年合并,成立江苏省,省会南京。5、历史名人古 代政治家、军事家:孙武、伍子胥、刘邦、项羽、韩信科学家:祖冲之、沈括、徐光启、徐霞客文学家:刘勰、李煜、范仲淹、秦观、范成大、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吴敬梓、冯梦龙、刘鹗书画家:顾恺之、张旭、米芾、唐寅、文征明、祝枝山、郑板桥 思想家:顾炎武近、现代实业家: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刘国钧科学家:华罗庚、周培源、茅以升、钱伟长书画家: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钱松嵒、林散之文化名人:柳亚子、朱自清、叶圣陶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赵丹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张太雷、恽代英、瞿秋白【考点演练】以下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A顾恺之、徐悲鸿、蔡元培 江苏籍名人 B丰子恺、陶行知、徐志摩 浙江籍名人C管仲、曾参、戚继光山东籍名人 D朱元璋、吴敬梓、李鸿章 安徽籍名人【答案】A。蔡元培是浙江籍名人。6、风景名胜名湖:太湖烟波浩渺,景色之佳居全国五大淡水湖之首,南京玄武湖、莫愁湖、扬州瘦西湖、苏州阳澄湖、徐州云龙湖、溧阳天目湖皆独具风情。名泉:镇江中泠泉称“天下第一泉” ,无锡惠山泉称“天下第二泉” ,苏州虎丘憨泉称“天下第三泉” ,南京汤山温泉、东海汤庙温泉等也颇具盛名。名山:南京钟山、镇江三山(北固山、金山、焦山)苍翠雄秀。句容和金坛交界处的茅山是我国东南道教中心,有道教“第一福地” 、 “第八洞天”之称。南通狼山

11、是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陶都宜兴号称“洞天世界”。连云港花果山因结缘西游记而闻名海内外。名园:苏州拙政园、留园跻身全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 9 个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寺:南京明孝陵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南京栖霞寺、镇江金山寺、扬州大明寺、苏州寒山寺、句容隆昌寺等都是著名古刹。批次 江苏省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太湖风景名胜区(苏州、无锡)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南京)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连云港) 、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扬州)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山风景名胜区(镇江)注:国家共公布了八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2、。【考点演练】以下哪一风景区位于江苏( )A琅琊山风景名胜区 B武陵源风景名胜区C三山风景名胜区 D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答案】C。A 项属于安徽,B 项属于湖南,D 项属于浙江。(二)市况1、南京南京简称宁,江苏省会,地处长江下游中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的重要一极。现辖 11 区,总面积6582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632.4 万人。南京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型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有约 2500 年的建城史、450 年的都城史,素有“六朝古都” 、 “十朝都城”之称;社会生活“兼摄吴楚,交融南北” ,文化博大精深,有“天下文枢” 、 “东南第一学”之誉。南京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

13、、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2008 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最高奖特别荣誉奖。2、无锡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东临上海,西望南京,南接浙皖,北靠长江,中抱太湖,横跨京杭运河,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著名旅游胜地。现辖 2 市 6 区,总面积 4788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466.6 万人。无锡历史悠久,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商末,周太王长子泰伯南奔,定居梅里(今无锡新区梅村街道) ,建“勾吴”国。无锡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是顾恺之、徐悲鸿、徐霞客、华蘅芳、钱钟书等名人的故乡。无锡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明清时期是江南漕运中心、全国闻名的“布码头”和“四大米市”之一。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

14、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19 世纪末近代工业在无锡兴起,民族工业年产值一度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有“小上海”之称。无锡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3、徐州徐州古称彭城,自古为华夏九州之一,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现辖 2 市 3 县 5 区,总面积 11258 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户籍人口 973 万人、居全省第一。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徐州历史文化悠久,有 5000 多年的文明史和 2600 多年的建城史,是两汉文化的集萃之地,其中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被称为中国两汉

15、文化“三绝”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4、常州常州,简称常,别称中吴、龙城,地处鱼米之乡,位于江苏南部,长三角中心地带,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东望东海,与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邻,扼江南地理要冲,与苏州、无锡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全市总面积4385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360.8 万人。常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江南古城,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兴制造业基地。常州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

16、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强市、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市等。5、苏州苏州古称吴,又名姑苏,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苏州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苏州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现辖 4 市 5 区,总面积 8488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637.7万人。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 、 “园林之城” ,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