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标实验版选修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教案

奇异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02KB
约7页
文档ID:180596268
课标实验版选修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教案_第1页
1/7

最新课标实验版选修 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教案【指导意见】基本要求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体会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壮举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创新精神发展要求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说 明 “年轻的反叛者”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知识结构】一、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1903 年)『思考』列宁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怎样准备 ?俄国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哪年建立的? 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背景:组织准备:他将圣彼得堡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思想准备:创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2、标志: 1903 年 ,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 , 大会把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章 , 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真正建立 , 也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是对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二、领导十月革命( 1917 年)『思考』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来指导十月革命的?1、理论指导⑴一战爆发 , 撰写文章A、内容:指出战争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 , 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胜等(一国胜利论)。

B、意义: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⑵二月革命后 , 发表《四月提纲》A、背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B、内容: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C、意义: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俄国实际问题;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建设提供依据⑶七月流血事件后 , 发表《国家与革命》——指导武装起义2、实践指导: 1917 年 , 领导十月革命 ,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详见必修一P127 )三、巩固新生政权( 1918 — 1920 )(详见必修二 P112 )『思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处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政权?⑴困境:内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白卫军的反革命叛乱外部:战争还没有结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⑵措施: A、外交:与德国、奥匈帝国议和 , 退出一战B、政治: 1918 年 ,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 首都设在莫斯科C、经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见下表格)D、军事 : 组建红军 , 反对国内外发动势力的进攻。

⑶影响: 1920 年 , 战争取得胜利1 / 3——政权巩固表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 —新经济政策( 1921 )1920 )背景一战结束 ,帝国主义列强武装干涉;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俄国地主、资本家叛乱径(余粮收集制农民极大不满, 水兵叛乱)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代替企业收归国有商业实行贸易国有化;自由贸易 ,开放市场取代贸易国有化;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等按劳分配代替实物配给制特点三年内战时期的非常举措根据国情 ,利用市场 ,发展商品经济影响1920 年 ,战争取得胜利——巩固政权经济恢复 ,政权巩固 ,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详见必修二 P112)1、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 )(见上面表格)2、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⑴现代化: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 1920)⑵民族关系: 1922 年苏联成立 , 承认各民族自决权 , 还撰写文章阐述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⑶政权政党:实现国家资本主义 , 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 , 反对官僚主义等。

以上是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入思考,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尝试与产物1924 年 ,列宁病逝五、列宁的贡献 :1、一个政党 : 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2、一个国家 : 领导十月革命 , 创立社会主义俄国3、一个主义 : 发展马克思主义 , 形成列宁主义4、一大政策 : 实行新经济政策 , 探索俄国发展道路总结:伟大的一生——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列宁实践活动理论探索建党1、创建 ⋯⋯ .协会 2 、创办《火星报》4 、列宁主义的诞生时期宣传革命理论3 、制定党纲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十月1、敦促发动武装起义,直接领导十月革1 、一国胜利论; 2 、《四月提纲》;3、《国家与革命》革命命巩固1、外交 :退出一战4 、经济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政权2、政治 :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3 、军事 :反对国内外发动势力的进攻建设1、实行新经济政策1 、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2 、现代化; 3 、民族问题的探索政权; 4 、政党建设的探索2 / 31、下列关于《四月提纲》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全面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B 、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C、提出了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D 、制定了武装起义的周密计划2、《四月提纲》的最后一句话可能是A .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而奋斗B .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C.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万岁D .全苏俄人民团结起来3、我们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原因是A .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B.资产阶级积极领导革命C.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D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4、下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中,符合当时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的是A .实行余粮收集制B .全部企业没收归国有C.贸易国有化政策D .实行实物配给制5 、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 曾说过: “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二步”这表明列宁认为A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C.俄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必须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D .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6、美国人哈默被称为 “红色知本家 ”,他 23 岁时到苏俄访问 ,为俄国人购买了 100 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 ,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

他 81 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 ,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A. 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新向社会主义过度时期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 ,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C.苏俄实施 “一五 ”计划的时期 ,处于 “大跃进 ”时期D.苏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处于 “文革 ”时期3 / 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