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绝地之音》教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0491102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选修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绝地之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选修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绝地之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选修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绝地之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选修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绝地之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选修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绝地之音》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地之音教案教学目标1领略黄土高原的壮美景色。2领会绝地之音的内涵体会作者心灵的巨大震撼。3品味质朴而韵味深长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黄土高原这方十地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难点领会绝地之音就是牛命本身的深刻含义。教学安排l 课时教学流程 导入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在黄河流经的陕西甘肃一带产生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秦文化,就是在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作者马步升听到了“绝地之音”,这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 品读 ?探讨 一、作者简介马步升 (1963 ) ,甘肃合水人中国现代作家甘肃省社科院文学硼究所所长。以创作小说、散文为主,兼写文艺评论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著

2、作。小说和散文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年度最佳作品,散文进入中国最新文学排行榜前五名。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边界和天干地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一个人的边界分为四个部分,“灵魂的边界”、“存在的边界”、“流动的边界”、“可能的边界”。边界是指自己所处的文化和别种文化,自己的信仰和别样的信仰相交相错的所在。在边界可以领略到无限风光,也是灵魂的探险和精神的跋涉。马步升“灵魂的边界”那一组散文堪称为此集的优秀之作。马步升的散文对历史如数家珍,西部民俗色彩也分外鲜明,加上潇洒的文笔、思辨的气质,历史感、现实感、生命感共同织出马步升散文绵长的意味,绘出了陇东黄土地活的灵魂。散文语言既生动浅显,又富有生活情趣,还带上了那

3、么一些西北汉子的爽气。评论家杨光祖说:“马步升散文中,那种来自田野的生气勃勃的野性,是目下那些疲软苍白的温室散文所不可比拟的。他的散文创作还一直追求一种激情的智慧,文章内外充溢着哲思的光芒,这也是目前很多散文家所缺少的。”其他作品有:长篇小说女人狱、北京不是你的家、花园中的大王和小说集老碗会,长篇纪实作品燃烧的太阳旗、守望平安( 与他人合著 ) ,文化史著作走西口、西北男嫁女现象调查、百年甘肃( 与他人合著 ) 。二、品读1、学生浏览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 ( 第 1 段) :追忆绝地之音。第二部分 ( 第 26 段) :邂逅绝地之音。第三部分 ( 第 710 段) :捕获绝地

4、之音。追忆绝地之音邂逅绝地之音捕捉绝地之音(倒叙手法)2、“绝地之音”是怎样的歌声?谁唱出来的?明确:一人;这人在打碾庄稼怎样的歌声?明确: “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悲歌却多悠扬,似颂歌却兼哀怨,似战歌却嫌凄婉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无词无调、悲壮、哀婉、雄浑、大气3、“绝地之音”产生在什么背景条件下呢?标题的修饰的词语是“绝地”,请从文中找出描写“绝地”的语段,体会“绝地”的特征。明确:第 2、3、4、5 段体现“绝地”恶劣、荒芜、苍凉、陡直、险要、壮观等特点。4、正是这样的“绝地”(环境)造就了这样的歌声:无词,却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如此简单的曲调却有如此丰富的内

5、涵,让作者深受震撼,作者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绝地之音”,那是一首“绝唱” ,这里的绝,应取“独一无二,没有人能赶上的”意思。是什么让作者如此震撼,深受感动?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接近七年前的那个黄昏,复原那个黄昏的感受。第 5 段:这幅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认为是什么令作者如此震撼呢?明确:在强大、恶劣的自然面前,反映了人和自然的艰难斗争。但这幅画面带着悠然、坦然,在艰难危险之中唱出歌来,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另外一种和谐,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坚忍不屈,可以坦然处之,可以唱着歌儿生活。“绝地之音”是生命张力 的外在表现,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生生不息。写绝地的歌者有怎样的作用?(讨论)明确:如此艰难

6、危险之中可以唱出歌来,这恐怕是世界上最真实也最自然的歌声,这个“绝地的歌者”最集中、最典型地反映了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不屈不挠的精神,反映了黄土高原上人民的精神甚至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作者用绝地之音表现人类在绝境中生命力的张扬,绝地之音本身就是生命力的本身。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作者在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和认识。明确:这是作者写的一首家乡人民的生命赞歌。他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展示了在严酷自然条件下顽强求生的西北农民的艰苦而真实生活状态。正是在这块几乎不适于人类生衍繁殖的地方,人们不仅顽强地生活下来,而且创造出辉煌的文化,有哲思,有铜鼎铭文,有秦腔,有花儿,有长城。因为地绝而人心不绝,地荒而人心不荒。对于这样一片文化和土层一样深厚的黄土地,以及顽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作者怎能不震撼,又怎能不赞赏呢 ?6、本文文笔大气,感染力强,离不开作者良好的文字功底,读一读,找一找文中的精粹语句,点评其炼字效果。(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板书设计:绝恶劣、荒芜生生不息地险要、壮阔绝唱震撼生命张力之音无词无调悲壮、哀婉雄浑、大气民族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