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0459479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485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学情分析】本课涉及的政治术语较多,对于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初二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进行本科教学时,教师应利用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究学习。课 题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看录像、

2、阅读课文、探究问题,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学难

3、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解决方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什么)落实方式(方法或手段)设计意图(为什么这样教)一、激情导入(3分钟)二、明确目标(2分钟)三、自主探究,学习新课(20分钟)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改革开放2、十二大提出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4、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得指导地位(南方谈话)5、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四、合作探究议一议:结合你对改革开放的体会,议一议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五、课堂小结(5分钟)六、达标

4、测评(8分钟)七、评价反馈八、板书设计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学生欣赏歌曲,教师由此导入新课。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歌颂的老人是谁?他对中国有什么巨大贡献呢?”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教师简单释读。出示邓小平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849.学习探索:1.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请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在改革开放中为什么必须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邓小平理论怎样一步步确立的?教师播放南方讲话“录像,学生观看录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教材,了解邓小平理论创立的过程小组探讨,学生合作讨论,纷纷发表各自的想法和观点。经过学生的辩论,

5、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教师总结答案,学生做笔记。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概述总结教师总结:接下来我们再回顾一下本课的内容。(依据多媒体投放课件进行讲述)。 练习册第10课选择题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树立榜样,鼓励各小组再接再厉。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得社会主义时间会议名称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实行改革开放后1982年中共十二大1987年中共十三大1992年初南巡讲话1992年中共十四大1997年中共十五大贴近学生的生活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稍作延伸,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问题设置得出结论,是学生在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延伸拓展,加深了解。 总结提升 巩固知识的掌握。条理清晰,内容全面具体。课 后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