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杨修之死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80457675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杨修之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杨修之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杨修之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杨修之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杨修之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杨修之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杨修之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2019-2020 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杨修之死设计及反思教学思路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以插叙的方式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曹操、杨修之间的矛盾冲突。本文教学,旨在理 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杨修、曹操的性格特征,分析探究杨修的死因,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解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4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教师准备 :u

2、 盘: 多媒体课件 、 三国演义主题曲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前2 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烘托气氛。)同学们,从刚刚的音乐当中你听到了什么?(人吼、马嘶、战场厮杀之声悲壮之情)三国演义正是一部英雄的悲壮之歌,让我们在这悲壮的乐曲中重温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关于三国演义或者是罗贯中你了解些什么?可以告诉我吗?(学生谈文学常识)三国开篇就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英雄迭现,今天我1 / 6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们就从中淘出一位英雄来学习一下。他就是杨修。二、预习检查:、字词、翻译句子(研讨练习三)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理小说情节。1朗读要求:语速要适中,句子

3、停顿要准确,尤其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场合, 要读出感情来。2朗读任务: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性的语言说出来。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朗读后做答。边朗读边指导朗读。归纳:事件 心理私解 “鸡肋 ”怒杀杨修 ;破译曹操写 “活”字的用意 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一合酥 ,虽喜笑,心甚恶之 ;揭穿曹操梦中杀人用意愈恶之 ;密告曹丕 愈恶之 ;教曹植出城 大怒 ;替曹植作答教 有杀修之心 ;3插叙的顺序。插入的六件事是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以杨修“身死因才误 ”做为行文线索。四、再读课文,研讨探究,让学生概括杨修的死因。(让学生各抒己见)总结归纳:一是由于杨修能够

4、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 ”就自行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做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2 / 6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会杀掉他的。五、精读课文,把握杨修、曹操的形象。(要求: 1、跳读课文,抓关键词; 2、品析关键词; 3、用短语概括总结二者的形象)杨修 曹操恃才放旷 阴险狡

5、诈才思敏捷 城府很深卖弄聪明 表里不一伺察敏锐 虚伪多疑轻率大意 刚愎自用果敢大胆 残忍歹毒谋略不凡 暗藏祸心料事如神 固执虚伪老谋深算 两个人物都独具个性,请同学们看一看他们的照片(打出二人图象)但是同学们看这都是三国中他们的形象,那么在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吗?请大家回家搜集材料,经过研讨写个小报告。六、思考探究:杨修可以说才华横溢,曹操因为他的才而赏识重用他,也因为他的才而杀了他。那么杨修之死给我们当代青少年什么启示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现代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的坏习惯。今天,有心理学家总结,杨修的死因与他的

6、心理有关,只是当时的人没有从心理学角度去考虑罢了。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确调整情绪,控制个人言行,狂妄自大、放 荡不羁、孤傲自负 .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七、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国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知道了杨修的死因,也获得了一些启示,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 “有则改之,无则加 勉”,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同学们意犹3 / 6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位尽或对三国还有不解之处,可上网站查看.八、作业:研讨与联系二九、板书设计:略十、反馈练习设计:认真

7、阅读下面短文,讨论探究人物形象。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 “有甚紧事? ”许褚曰: “不知,只教我来相 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 “在家做得好大事! ”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 “玄德学圃不易! ”玄德方才放心,答曰: “无 事消遣耳。 ”操曰: “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 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 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

8、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 “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玄德曰: “未知其详。 ”操曰: “龙能大 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 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 “备肉眼安识英雄? ”操曰: “休得过谦。 ”玄德曰: “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 知。 ”操曰: “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 “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操笑曰: “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

9、曰: “河北袁绍,四世三 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 “有 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 “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 “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 “孙策籍 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 “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 “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 “如张绣、张鲁、4 / 6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韩遂等辈,皆何如? ”操鼓掌大笑曰: “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 “舍此之外

10、,备实不知。 ”操曰: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 “谁能当之? ”操以手指 玄德,后自指曰: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 “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曰: “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思考与探究:1请根据文段大意,给选文加一个标题。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交待关羽、张飞不在,选出正确一项()a.设置悬念,引人入胜b.渲染紧张气氛c.烘托刘备的胆识d.推动情节发展3

11、“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和“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这两句属( )描写,其作用是()。4本文写曹操运用了( )描写方法,表现了他( )的思想性格;写刘备运用( )、( ) 、( )等方法,表现了他() 的性格。附答案: 1.曹操煮酒论英雄 2.b(因关张不在,曹操又忽然请刘备过府,增添了事情的紧张气氛。) 3.自然环境描写前者推动情节发展,后者为刘备的失态掩饰。4.语言 阴险狡诈,得意洋洋,有雄心壮志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善于掩饰教学反思:通过教读本文,我了解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熟悉程度深浅不一样;但他们对三国演义兴趣很浓。在人物形象上能分析的很透彻,如果时间来的及5 / 6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应该把两个 人物都加以分析,否则,应抓住杨修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关于他们和历史上的形象的对比,可以课后查找资料来完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应该注重小说中的形象。朗读训练不可少,并且要指导朗读,这是一篇半文半白的小说,读不懂就不能深入,个别字词要掌握。文学常识应适当涉及,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关于杨修的死因学生很难说到由于封建的主从关系存在,杨修忽视这一点而导致的死亡;另外他直接参与了王侯家族继承权的争夺战,导致了被杀。这两点要稍加点拨。有个别学生提出做人不能做正直的人,以后对领导不能说真话 ,要对此类学生进行正确引导.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