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0452208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理: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理: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理: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理: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过程和方法。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树立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通过组织学生制作电磁铁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教学器材】蓄电池一个(6V),大铁钉两枚,大钢钉一枚,铝筒一个,漆包线(1m和12m各一根),小刀一把,电流表一只,回形针适

2、量,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 ,导线若干。【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 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观看录像:电磁起重机。看完的同学议一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入:电磁铁的概念。本节课重点来解决下列问题:1、 学会制作电磁铁;2、 探究:哪些因素决定了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二、制作电磁铁学生:讨论制作电磁铁的注意事项,知道怎样制作电磁铁。自主选择器材。大约八、九分钟后,各组都制作完毕。(提醒学生用小刀将两头的绝缘漆刮掉。)师:巡视指导。三、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1、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师:“电磁铁能吸住多重的东西”,也就是电磁铁的磁性大小。那么,电磁铁的磁性大小究竟跟哪

3、些因素有关呢?各个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把你们的观点告诉大家。请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猜想,加以肯定鼓励。本节课主要探究电流和匝数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有时间的话,同学们可以探究其它因素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2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电流、匝数都可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各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在探究匝数对电磁铁的磁性影响时,应如何排除电流等其它因素的影响?2)分别设计出探究电流和匝数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实验电路图。3)采取何种步骤?(简要说明) 4)用什么方法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用吸引铁屑的多少,或吸引回形针、大头针、图钉的多少。)5) 用什么方法来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是否应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为什

4、么? 学生:组织同学们交流,评价实验方案组织学生评价下列实验方案:制作1m的漆包线做成50匝的电磁铁,1.2m漆包线做成的80匝的电磁铁设计分别将两个电磁铁接在同一个电源上,设计简单、思路明朗记录线圈的匝数(匝)5080吸引的图钉(个)59结论“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3.进行实验,老师指导4.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实验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四、交流和评价师:在经历和体验了快乐的探究后,你有哪些收获?师:都有哪些新发现?师:滑动变阻器是不是电磁铁?学生:争论。师:“听来的容易忘,看来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学生:观察探究,争论交流。五、从物理走向社会

5、再看电磁铁的应用的录像。六、本课知识点小结师:组织学生小结小 结1、电磁铁:螺线管和它里面的_一起构成电磁铁。 2、电磁铁的特点: A、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_的通断来控制; B、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管中_的大小、线圈_数的多少。3、电磁铁的应用: 七、作业上用“baidu”或“googl”搜索“电磁铁”的有关资料,了解电磁铁的种类以及工作环境,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报告。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按照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把整节课分成以下部分:问题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交流与讨论、评估五个环节。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按照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并顺利实施。在问

6、题与猜想环节,我首先演示通电螺线管具有磁性,但是磁性太小不能够吸起大头针这一实验。在螺线管不能吸起大头针的情况下,我马上在通电螺线管内插入铁心,通电螺线管的磁性随之增强了,吸起很多大头针。通过实验对比向学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通电螺线管内插入铁心后磁性增强,引出了电磁铁的概念。这时,我又提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由于刚才的经验,迅速的猜想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磁铁的电流大小有关。同时又把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的电阻、电压、铁心大小进行了联系。这个过程,学生比较兴奋。但由于学生受到经验的限制,不能立刻想到磁性与电磁铁的匝数有关系,在猜想这一因素过程中,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了匝数不同的两个电

7、磁铁,对学生进行了提示,顺利的想象出电磁铁的匝数也可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学生面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众多因素,是无从下手的,我在这个环节中帮助学生进行干扰因素排除。我以欧姆定律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分析出电阻、电压的作用应该统一反映在电流这一物理量上。最终通过我的分析,学生把电阻、电压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归结到研究电流这个物理量上来。通过展示的幻灯片,确定了电磁铁的匝数也可能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至此,最终帮助学生确定了本节课的研究主题: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磁铁内部电流和线圈匝数的关系。在设计实验方案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首先帮助学生确定了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电流的关系时,应

8、控制线圈匝数不变;研究电磁铁磁性与匝数的关系时,应控制线圈内电流不变。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我顺势向学生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1.怎样测量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怎样改变和测量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3.怎样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学生通过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过程,迅速确定了所需实验器材:用大铁钉和漆包线绕制电磁铁;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用电流表测量电流。通过学生的讨论,确定了电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电路图由学生来展示。在收集数据环节,考虑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记录能力的较低的现实,我把探究过程分成了两个大组,分别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电流和线圈匝数的关系。为便

9、于学生记录数据,我以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电流关系为例,带领学生进行了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在随后的交流与讨论环节,我要求学生走到讲台上,利用实物投影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讲台上学生的自主分析,其他学生非常迅速的明确了本次实验的研究结论: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的大小和电磁铁的匝数有关。在匝数一定的情况下,电磁铁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在电流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电磁铁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通过评估这个环节,学生充分的认识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存在的不足,对自己的研究有了一个具体明确的认识。回想起来,这节课的实施过程比较顺畅,但本节课也暴露出很多自己未曾思考过的问题:这些问题首

10、先体现在自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方面:本节教材其实已经对电流大小(1A和2A)、线圈匝数(100匝和200匝)的确定做出了明确说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课本提示并没有引起自己的重视,以至于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没有明确说明电流大小和匝数的控制,出现学生盲目性的试探浪费较多的时间。在本节课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对探究环节处理不深入的情况:例如在猜想与假设环节,学生曾提到过的铁心大小可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但自己对学生的分析引导较粗糙,造成要求学生强制接受的教师观点的事实,违背了探究教学的规律。在交流与讨论过程中,我仅要求每大组中各挑选一名同学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进行分析的同学获得了锻炼的机会,但是倾听的学

11、生没有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不能共同享受共同研究的乐趣,没有深入贯彻思想探究这一环节。这个问题应该归根于自己对学生表达习惯和能力的训练。教材把探究式教学把评估作为一个环节提出,但并不代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是割裂的,所以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自己应该及时从评估的角度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质疑,形成交流与评估相结合的研究气氛。除了对教材的理解不充分外,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方面还应进行更多的改进:例如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方法上。自己在提出某一个问题时,没有把提出的问题以提纲的形式在投影上展示,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提升学生理解的效率。除了上述因素,我觉得另一类问题就是自己对语言的锤炼还需要加强,提高物理语言的准确性,指导性,真正的对学生有所帮助。总之,通过这节课实施,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即深入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的内涵;充分挖掘探究环节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研究学习的舞台,帮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锤炼物理语言,提升语言的准确性,真正实现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达到物理三维目标的真正落实,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