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0299362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接下来是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1 一、课标要求 1.内容目标 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2.提示与建议 (1)演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如生物链的存在,病毒的出现与人口密度、生活习惯、环境之

2、间的关系。 (2)策划一个项目:如学习生活中的课程组合、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说明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道理。 二、高考考点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知识梳理】 1、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第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

3、三,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具有客观性及要求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之所以是客观的,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事物的客观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具体说来,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重要特征。 3、人与事物联系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人们

4、虽然不能否定事物的客观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使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了。 4、联系的多样性及表现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只注重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5、联系的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

5、注意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6、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

6、体。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村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7、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来看,其方法论应包括多方面的要求。 其中有两点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从整体出发,在整体上选择行动方案,实现目标。像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二是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这点方法论要求主要是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反对分裂主义和片面强

7、调某一方面的形而上学思想。 8、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和要素各有其不同的特点。要素作为系统的组成元素、因素、方面、部分,有如下特点:第一,个别性、局部性。要素总是系统中的一个个别部分,或者是一个个别因素、个体。第二,多样性、差别性。一个系统中诸多要素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相互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区别。第三,不可分割性。要素作为系统构成的单元,相对于该系统来说,

8、它是不可分割的。第四,不确定性。与整体的结构相比,要素相对不稳定。 9、系统的特征 系统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整体性。系统是在要素及其相关性中产生的整体,因而它既是对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整体,又是对内高于各个要素并使各个要素从属于自身的整体。第二,有序性。系统都是有序的组合,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第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0、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1)系统观念为人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

9、。 第二,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第三,优化原则。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优化的方案。21世纪教育网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2 教学目

10、标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的力量;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环境,如校园、社区、网络等,体察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价值;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认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认同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提高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就此提出: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们从“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力量两个方面去探究。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讲授新课】 (一)文

11、化“万花筒” 1、图片欣赏:百度图片 中国古代私塾 现代网络文化 由此得出:从时间上看,文化无时不在 2、图片欣赏:百度图片 由此得出:从空间上看:文化无处不在 3、材料欣赏:“林语堂谈南北文化的差异” 由此得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4、名句欣赏:“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钱钟书 教师:(1)那么究竟文化是什么呢?请就刚才所谈到的文化现象进行归纳 (2)思考文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生:依据教材进行思考,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形成结论 (二)文化是什么 1.文

12、化的内涵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晶。 师点拨: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 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2.文化的外延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自主思考: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现象?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2.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9.乡镇企业 10.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统治机

13、器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1、归纳文化的特点 2、归纳文化的形式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探究全面把握文化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文化的力量 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得出: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理解和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行为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及特点;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感知文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具体

14、的文化现象概括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及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丰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学难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讲授】探究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气质类型测试结果,提起学生情趣,并依此作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的切入口。 新课讲授 教师:为什么不同的同学测出来的气质类型都会不一样?一个人气质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 学生:回答(略) (展示图片)家庭、社会以及学生参加体艺节运动会的图片 教师: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一个人在一个文化环境中生活中的久了,就会沾染那样的文化。在我国:东北人勇敢豪爽;广东人精明强干;江浙人温婉细致;山东人既传统又豪爽,而山西人则憨厚朴实。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在不同文化活动的影响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反映出很大的差异。 合作探究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