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05227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4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6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6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6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6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016 届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三 4 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考试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逍遥游是庄子内 7 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

2、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

3、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

4、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

5、,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2(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1)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庄子把逍遥游放在 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B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 “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C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D“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6、( )(3 分)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 诗经,但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内涵相差很大。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C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

7、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C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D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 ”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答案】(1)A(2)D(3)A 3【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论述类文本阅读经常是以客观题选择题的题型出现的,答题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基本的答题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8、、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而 A 项,“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 张冠李戴,学生要善于对 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是“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项,范围扩大,题干中为“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内涵相差很大”,原文为“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B 项,偷换概念,文章第二段说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其“逍遥哲学”

9、的基础。C 项,因果倒置,原文中第三段“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 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易错警示】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B 项中,题干“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偷换概念。如若不仔细浏览题干与原文,极易忽略。(3)试题分析: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

10、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 项, 程度言重了,由文章最后一段“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可知,我们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的。【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这类理解文意的客观题,对于选项,要注意选项中范围扩缩、扭曲文意、混淆文意、胡乱组合等。所谓范围扩缩,是指选项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的扩大或缩小。该题中 A 项为这种错误类型。所谓扭曲文意,是指选项故意扭曲阅读材料的意思,把考生的思维朝背离文本的方向引领。

11、所谓混淆时空,是指事物的发展总有先后,但不符合文意的选项故意混淆时空的先后顺序,以迷惑考生。所谓胡乱组合,是指文章在解释某一个概念或说明某一对象时,会使用比较多的事例,选项就故意把这几个事例的内容加以组合,并且故意使组合后的信息与文本信息相左,以迷惑考生。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4芋老人传周 容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 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

12、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

13、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剌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落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

14、一日 /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 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B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 衣湿袖单/影乃益瘦/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C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 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 /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D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 /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 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甲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文中的意思指豪门贵族的身份。B井臼,水

15、井和石臼,文中是汲水和舂米的意思,泛指操持家务。C妾媵,媵是指古代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妾是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5A芋老人与老伴度日,儿子不在身边。其为人善良,乐于助人,能急人之困,文中帮助了一位书生。B芋老人帮助的那个书生后来官至相国,恩惠老人,并让郡县的官员帮老人孩子摆脱了打工的困境。C芋老人用村南贫困夫妻、同学甲乙的故事来影射一些人地位身份变了,内心也就变异了,忘了本。D芋老人乡野粗鄙之人,竟能通明大道理。所以宰相优厚的赏赐了他,并派人送他回家,老人名声

16、显扬。(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 分)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5 分)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5 分)【答案】(1)C(2)A(3)B(4)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赏赐的膳食,经常摆设酒席,陈列食 物,哪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炼珍”“张筳”“列鼎”“尚乎”各 1 分,句意 1 分)“唉!天下道理,有些是达官贵人与读书人所说不出来的,然而乡下老人,粗鄙百姓却能够说得出来,往往就是这个样子。”(“嗟夫”“缙绅”“士大夫”“野老鄙夫”各 1 分,句意 1 分)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该题中注意抓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