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79903703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中高年级朗读教学中的 评 价 艺 术云县晓街完小 李华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教师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以我校为例,中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由于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观的影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存在简单地否定,如本学期我所听到的完小公开课,两个教师都是在学生读完教师指定段落后,请同学指出读错的

2、字,同学就说“XX字读错了”;存在教师评价形式单调,评价语言贫乏,总以最简单的“读的不错”、“还可以”、“挺有感情”之类笼统而缺乏个性的评价。往往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不喜欢朗读,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朗读能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去。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真正确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何提高教

3、师在中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作出准确合理,鼓舞人心的评价,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呢?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利用朗读丰富内涵进行评价朗读评价是对学生通过训练所形成朗读能力的综合性测评,因而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此进行了具体阐述:“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过于强调朗读技能的某一方面,所作出的评价必然是片面的,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朗读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始终贯穿“初步感知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感悟积累体会”的基本途径进行

4、。在教学中,我们可抓住学生读的基本途径,抓住各阶段的不同目标要求,实施评价。首先,“初步感知文本”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课文。教师要抓住学生“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等方面去评价。其次,“情感产生共鸣”主要通过朗读体验,使课文语言所表现的客观生活画面,在学生脑海里逐渐清晰,学生的思想感情逐渐与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融,课文语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已有经验情感产生共鸣。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评价时可从重读、轻读、语速、语调等方面进行。第三,“感悟积累体会”是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进一步

5、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过程,是学生在情感的支配下表达语言,体会语感,积累语言的过程。相对来说,是要求较高,较难的。此时,教师可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比如:朗读比赛、看插图背诵课文、表演课本剧、给插图及录像配解说词、当小导游、配乐背诵等等,引导学生变死记硬背为活记乐背,在愉快的教学中积累语言,评价时即可从读得是否有感情,小导游、配音、表演是否合格,是否与课文内容相符等角度进行评价。二、采用教师学生互动评价方式传统教学中的评价总是以教师为主,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时要尊重

6、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朗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按参与评价的主体来分,我们可以把朗读教学中的评价分为以下几类:教师评价学生。这是朗读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把握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朗读立即给予评价,利于及时纠正学习,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指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时评价能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创设自由的教育环境,解放学生的眼、嘴、手、头脑和时空,提高了学生记忆、理解的深度,

7、培养学生自信、灵活、深刻的品质。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认识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多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如本学期我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请杨基文学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我请他自我评价一下,他说:“我认为我读得有点紧张,所以读得没有感情,语速语调没有变化。”我说:“那么请你再读一遍课文好吗?这次你肯定能读出感情。”他高兴地又读了一遍,这一回读的响亮又有感情,同学们用掌声祝贺他。特别是“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

8、开始勘测线路。”读出了十分坚定的语气。 学生互相评价。朗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多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得到来自同学的真诚称赞或认同,可以增强学生在集体中的安全感、信任感、归属感等。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很多,可以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甚至可以找对子互评。记得一次我班同学读完鸬鹚的“近处的那只船上,有个渔人正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一句后,一位同学这样评:“他读得很有感情,声音也很响亮。”另一位同学评价道:“他其它地方读得很有感情,但悠然一词读得太快了,因为渔人这时悠闲自在,心里平静又愉快,所以这个词不能读得太快。”第三个同学说:“我也有同感,你看图上,渔人正轻松愉快地吸着烟,他可能会想:别急,抽完

9、这支烟再说,反正有鸬鹚帮我捕鱼呢。”经过评价,学生既真正理解了“悠然”一词的含意,也培养了敢于评价,并善于一分为二评价的好习惯。此时,教师应采取延时评价的策略,使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学生评价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朗读,还可以评价教师的范读。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把微笑、爱抚、激励、信任带进课堂,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打破评价的束缚,展现自我,敢于挑战偶像和权威,塑造新型人格,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三、激励性评价与个性艺术评价相结合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上,老师

10、和同学们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默许的点头,都能使孩子们如拂春风,如沐春雨,欣然奋发,兴味盎然,感受到自己被器重和关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就像春天的细雨,冬日的暖阳,和谐而愉悦。评价要突出激励性。学生在前进的路上遇到的成功或失败,既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可能成为新的动力,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就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武器,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突出激励性。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当同学在朗读理解上遇到挫折信心不足时,我以“勤奋即天才,功到茅塞开”这个掷地有声的口号激发他们“攻城不怕坚,攻书

11、末畏难”的豪情。当一些差生由于朗读基础差而想打退堂鼓时,我总是告诉他们一些激励性口号,让他们树立迎难而上不甘落后的志向。本学期我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指名读简短的第一段课文时,一位基础较差学生把“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这句话读错了。我耐心地说:“这句话比较长,难读,请你再读一遍。”谁知这位学生接连读了两遍又读错了。于是我走过去抚摸着她的肩,鼓励说:“奋斗就是幸福,辛勤才能成功”,你深吸一口气,看准每一个字,放松放松,然后再读一遍,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果然,这一次她成功了,脸上露出了微笑。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不断激励学生,点燃她的希望之火,扶植她的自信之

12、树,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评价要巧妙。虽然肯定与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骄傲情绪。因此,评价朗读要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不能毫无根据地“灌米汤”。那种一味地“你读得真好”,会让学生摸不着边际,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好,为什么好。因此,教师要有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本学期学习顶碗少年时,有位同学读“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一句时,“不知所措”这个词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很认真,但老师觉得这个少年还

13、不够慌乱。”第二位同学读有进步,我这样评:“嗯,这少年已经慌乱了,有谁愿意读得更好。”第三位同学读得非常好,我表扬道:“读得多好啊!这少年的确十分着急和慌乱了!不过,你的成功有前两位同学的一份功劳呢!”三位同学乐滋滋地笑了,这时,我又请第一、二位同学再读这句话,感情一下就到位了,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当然,恰如其分的评价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有极强的分析判断力,有敏捷的思维力,才能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评价要张扬学生个性。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活动。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因此,我们在重视学生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更应注重

14、让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强调指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朗读评价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表情朗读作为学生对文章情感内省的一种外现形式,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个性色彩。同样的一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的人从中领略到盎然的春色,读起来是欢快明朗的;有的人则从中感悟到人生沉浮,沧海桑田,“坎坷知多少”,读起来是苍凉悲壮的。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朗读时,就不能搞标准化,不能把感情朗读变性为“感情+朗读”,即统一要求学生带着什么感情或用什么语气去读课文。朗读评价是一种智慧的评价,它可以用神奇的语言魅力来驱动孩子对语言的深层次感悟。朗读评价也是一门学问,它既需要艺术的点缀,更需要有文化底蕴的铺垫。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自然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优化、丰富自己的评价语,一方面应努力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通过评价扬长避短,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让朗读与评价同行,愿个性化的朗读评价翱翔在鲜活的课堂中。 2011年5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