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蹲下本字考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8712219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方言蹲下本字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方言蹲下本字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方言蹲下本字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方言蹲下本字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方言蹲下本字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方言蹲下本字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方言蹲下本字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南方言“蹲下”本字考 William JC Wang摘要: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多角度综合考证的方法,考求出河南方言“蹲下”的本字。目前,学者们多是根据语音的演变考求“蹲下”的本字,但在语音和字形演变上的解释不足。本文在考求本字时采用了以下方法:一,音韵论证和觅轨法相结合;二,词义论证与语法史相结合;三,古文论证与移民史相结合。笔者认为“蹲下”的本字应该分两类:古本字“居队”和今本字“踞坠”和“跍落”。关键词:蹲下;居队;踞坠;跍落;古本字;今本字Textual Research of Original Characters of Squat in Henan Dialect from Mult

2、i-PerspectivesAbstract:This paper is a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original characters of squat(蹲下)in Henan dialect from multi-perspectives. At present,most scholars are doing this research on account of the phonetic evolution, but their research results and related explanation for the evolution of form

3、 and phonology of Chinese characters are far from convincing. The following research methods are employed in this paper: first, combination of phonological argument and sound-change trajectory method; second, combination of semantic argument and grammatical history; third, combination of ancient lit

4、erary textures and immigrant histor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re should be two kinds of original characters of squat in this paper: ancient original Chinese character“居队” and modern original Chinese character“踞坠”和“跍落”.Key words: squat;居队;踞坠;跍落;ancient original Chinese character;modern original Chines

5、e character 引言王福堂(2003)认为,本字问题是因汉语方言词语中音义变化或字形改变致使词语和字形失去联系而产生的。考证本字就是要恢复词语和字形的联系,找回本字。李永(2003)认为,方言本字研究的目的就是给有音无字的方言词确定字形标记。李如龙(1988)认为考本字的方法分为三类:1,音韵论证,即考证方言词的实际读音和本字的音韵地位之间的对应关系;2,词义论证,即解说方言词的实际含义和本字字义之间的承继或变异的关系;3,古文论证,即有的方言词的本字不但见于古代字书,而且在古代文献中也能找到旁证。梅祖麟(1995)总结考求方言本字有两种方法:1,觅字法,即增加历史词汇学的知识,查广韵

6、、集韵、玉 篇以及其他古文献;2,寻音法,即增加方言音韵史的知识,分辨方言中的音韵层次,在各个音韵层次中找出演变规律。同时,梅先生指出,过去的方言学总是以音韵为重,语法为轻,这种偏差应该扭转过来。李荣(1997)认为,考本字的方法分三类:1,“古今比较”,即既要了解古今音演变的常例,还要明白语音演变有些什么常见的例外。2,“方言比较”即既要了解若干主要方言的主要对应关系,还要明白方言语音对应关系有些什么常见的例外。3,“因书求字”,即通过古书文献考证本字。以上是考求本字的传统方法。关于考求本字的方法问题,也有不少学者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邓晓华(2006)提出运用同源词理论以及语言接触理论来

7、解决方言的本字研究问题。甘于恩(2009)提出汉语方言本字考订的“四性”,即阐释语音的关联性、意义的渐变性、字形的理据性及地理的相近性。潘悟云(2015)提出方言考本字的“觅轨法”,即在觅字法和觅音法难以考证出本字时,依据方言字音是同一个音变轨迹上的滞后阶段,与正常音变处于同一条音变轨迹上,根据这一条音变轨迹来确定其本字。由此可见,考求本字不能够拘于一法,要多种方法相结合;另外,对本字的分析也要有深度,未必“有其音必有其字”。一,河南话“蹲下”本字考的研究现状河南大学段亚广认为,河南话中有一个词形容人蹲坐的样子叫gu35dui或gu35dei(笔者按,这是拼音注音),一般写作“骨堆”。他认为g

8、u35的本字应为“跍”,dui的本字应该是“蹲”。“跍”是蹲坐的意思,“蹲”也是蹲坐,在造词上这叫同义复合。需要解释的是“蹲”本来读dun,这里为什么读成了dui呢?原来这两个音在语音上有对应关系,gu35dun的前鼻音尾丢失-n就成了gu35dui(这种现象在今天河南西部洛宁一带的方言中仍普遍存在,如根读作gei,村读作cui), gu35dui在河南话也可以读为gudei。这说明更早时候的河南话有过前鼻音尾丢失的现象,只是今天河南大部分地区见不到这种现象了。 段亚广.河南话与中原文化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49 刘宏,赵祎缺在他们的著作中也对“蹲下”做了相关的解释,他们总结

9、了河南话蹲下的三种说法:骨蹲/踞堆/骨亼。蹲:洛阳谓之骨蹲,读ku33tsun3;开封谓之骨堆,读ku24tui3;玄武谓之骨亼,读ku35tsi3。洛阳之骨蹲与开封之骨堆,并为踞蹲之音变;玄武之骨亼,当为踞箕之音变。蹲踞之蹲,声母洛阳由t音变为ts,鼻音韵尾开封由n变为元音韵尾i。玄武之骨亼应为踞箕之音变。踞箕之箕,声母玄武由t音变为ts。 刘宏,赵祎缺.河南方言词语考释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183综上,前者认为河南话中“蹲下”的本字是“跍蹲”,后者认为是“踞蹲”,之所以发音是gu35dui(郑州话,拼音注音)或者ku24tui3(开封话,国际音标),原因都是蹲字鼻音韵尾由n变为

10、元音韵尾i。前者认为这种现象在今天河南西部洛宁一带的方言中仍普遍存在,属于鼻韵尾丢失;后者则认为鼻音韵尾开封由n变为元音韵尾i。然而,两者都没有对这一音变现象作出有力的解释。笔者认为,以上两家学者的看法值得讨论:首先,段亚广认为gu35dun的前鼻音尾丢失-n就成了gu35dui,本身不严谨,因为前鼻音尾丢失了,应该变成gu35du,为什么会是gu35dui呢?另外,他认为,更早时候的河南话有过前鼻音尾丢失的现象,只是今天河南大部分地区见不到这种现象了。这句话是不是意味着“蹲”字的鼻音韵尾之前先弱化丢失,随着语言的发展,后来又加回来。如果这一结论成立,那么证实的理论是否存在?笔者认为这一演变规

11、律在语言系统性演变这一特点上是不成立的。其次,刘宏,赵祎缺认为,洛阳之骨蹲与开封之骨堆,并为踞蹲之音变,原因是踞蹲之蹲,声母洛阳由t音变为ts,鼻音韵尾开封由n变为元音韵尾i。笔者有两点疑问:一,如果蹲的这一音变规律成立,那么是不是洛阳话大部分甚至全部有关“蹲”的词语都发tsui的音,比如“蹲下”;二,除了“蹲”字有这一音变规律外,还有没有其他字也有类似的音变。再看玄武之“骨亼”,他们认为当为“踞箕”之音变,踞箕之箕,声母玄武由t音变为ts。笔者通过北大语料库查找“踞箕”二字,查不到任何内容,所以不清楚作者所说的“踞箕”究竟指什么,假如作者所指的“踞箕”就是“箕踞”的话,那么“踞蹲”和“踞箕”

12、本身的意思就完全不同,踞蹲是蹲下,屁股没有着地,而踞箕则是屁股坐在地上,两腿平摊。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也有相关论述:凡今人蹲踞字古只作居但古人有坐、有跪、有蹲、有箕踞,跪与坐皆膝着于席若蹲则足底着地,而下其臀,从其膝曰蹲若箕踞,则臀着席而伸其脚于前,是曰箕踞箕踞为大不敬 王彤伟.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疏讲.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2:247。从这个层面上讲,认为玄武之“骨亼”应为“踞箕”之音变,意义上行不通。再次,河南濮阳话(不只濮阳话,甚至山东聊城话),蹲下都说成ku55tui,但是濮阳话也说蹲下,蹲的方言发音都是tun55,并不是tui,而且说“ku55tui”时一般指让人蹲下,说“

13、蹲下”时一般指让动物(比如狗)蹲坐在地上,此时狗屁股着地,身体竖着(说“卧下”则是让动物腹部着地卧在地上,比如牛)。现在在某些特殊场合也对人说蹲下,此时则比较书面化,比如学生军训时,教官发号施令“蹲下”。 笔者认为,一般而言,语音的演变遵守系统性演变规律,仅仅根据某一个地方的音变现象(比如,河南西部洛宁一带的方言)来解释语音的演变规律是不可靠的,更重要的是,仅仅围绕某地方言中某一个特定词语中的某一个字的语音找寻演变规律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这样的考释往往具有牵强附会等主观臆断成分。二,方言比较王福堂(2003)认为,考证本字,通常是在方言本身的范围内寻求答案的。但有时方言本身并不一定能提供所需答案

14、,倒是在其他方言中可能找到线索。这是因为汉语方言是由同一汉语分化而来的,分化前的某个语言现象在这个方言中也许已经消失,在另一方言中却可能仍然存在。而且不同地区的方言即使原来不存在相同的或类似的某个语言现象,也有可能按统一规律平行发展,分头产生出来。因此,与不同方言的比较是考证本字的有效手段。李如龙(2004)也认为,考本字要把单点方言的研究和多点方言的比较结合起来。笔者在方言比较方面,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考证:一是田野调查取得第一手语料;二是查找方言词典字书等著作,比如汉语方言大辞典(许宝华,宫田一郎著,中华书局,1999)和汉语方言词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研室编,语文出版社,1995)

15、。2.1田野调查笔者采取就地取材的调查方式,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厦大的同学,学校周围的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来厦大旅游的游客。共采集“蹲下”在各地方言中的一手语料70个。通过归纳分析,现列表如下 两点说明:一,笔者调查的目的是考求蹲下的本字,收集的语料足以达到目的即可,所以并没有采取全尽式收集语料的方式;二,本次考求本字的过程中,重点是通过比较不同方言本字的声韵考订本字,而且声调的稳定性相对声韵更差,因此没有标注声调。:kuku tuei河南开封焦作周口郑州濮阳山东聊城菏泽ku tei河南信阳ku ti山东聊城ku tsuei河南濮阳ku tsi河南玄武ku tau湖北荆州黄梅九江湖南醴陵ku thi湖北利川ku tau thi四川巴中khukhu tuei河南平顶山khu l闽南厦门漳州泉州重庆重庆khu l潮汕潮州khu tau四川内江kjukju xA闽北南平khjukhju tn客家(惠阳腔)香港kyky l浙江宁波宁海ttju x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