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78416795 上传时间:2021-04-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 专题一实话实说:收获与困惑陈向明:大家在参加今天的这次培训之前,都参加过前几天的其他老师的培训。培训员们给大家讲了很多有关新课程的信息,大家也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新理念,可能也还有很多东西要相互间进行交流与讨论,以便进一步消化。因此今天的培训方式主要是参与式的,其目的有:1.要求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了解、消化,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帮助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进步!2.大家都是属于社会群体的人,一个人单独的思考是有限的,和别人交流会使自己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感想、新的感受!在我国,新课程并不是一个已经固定了的体系,新课程是由国家

2、教育部发起,正处于试验阶段,因此,目前的新课程思想只有一个大的方向和规划,新课程还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座的每一位都可能为此做出贡献。所以我强调,大家可以尽可能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和创造性。而我们则通过这次参与式的培训,以求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汲取别人的一些比较有用的思想。3.合作学习是新课程中重要的一条。通过这种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来学习合作学习,对大家来说很重要!大家可能来自祖国各地,有试验区的老师、所在地的教研员等等。试验区的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首先自己本身就要了解什么是合作学习,怎样进行合作学习。教研员要帮助老师学会合作学习,自己首先也要对此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因此这次培训的

3、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本身学会什么是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首先学会怎样进行合作学习!这两天的培训主要是参与式的培训,以后还有标准组的培训。这几天培训的主要思想小组讨论结果都会有专门的记录。希望大家在这些培训过程中真正体验培训,体验一下在群体环境下合作学习是什么一个新理念,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何调动大家的情感,以使大家形成一个比较整体性的培训认识到各自的地区、单位去以示传播和借鉴。在你们各自小组之间可能会有标准组的专家。但大家要有这样一个认识,即我和专家都是你们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专家和你们是平等的参与者,因此你们不要把他当成权威,而应把他当成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学习。如果大家对这次培

4、训的方式、方法有问题,有意见,可以告诉我。如果不满意又不说,其结果对大家都不好。希望大家要对自己、对集体做一个负责的学习态度!首先我们进行一个重新分组,每个小组最好不要超过六人。分好组后,现在有一个小组成员相互介绍的活动,每一个人拿一张白纸,写一个名片,把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哪学科的老师或教研员写好,相互认识后,每一个小组选出本小组的召集人、记录员、噪音控制员、计时员、汇报员,并给本小组起一个有特色的名字。下面我们进入新的一个正式活动,请大家把培训材料拿出来,大家可能对前两天的活动有很多自己的感想,接受了许多不同的知识、经验,并有一个反思过程,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因此我有三个问题请大家在接下

5、来的时间去做好:1)我个人在对理解新课程改革上有哪些收获?(如有,请至少写出三条)2)我目前尚存的困惑或不解有哪些?(如有,请至少写出两条)3)我想与同行们交流和探讨的问题或主题是什么?二、组内交流:我们的收获、困惑与希望现在请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说说自己小组的意见与想法,希望其他小组学会质疑,有什么看法、疑问、意见尽量提出来。(按发言先后顺序排名)第四组(幽灵组):收获:接受了许多先进的课程理念!如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等;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认识到我国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对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困惑:试验区的配套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如何尽快出台;课程改革的评价制度如何健全实施;新课

6、程改革中教研员工作的定位如何开展工作及其评价;即评价制度的问题。我们认为,专家、老师、学生的评价都要占一定比例,并不能是专家说了算,应该实施评价多元化。尤其是对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学生认为这位老师好,他才可能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要使新课程实施增质,而管理者、教师、教研员等各种角色应如何开展工作;试验区如何进行培训、宣传等改革工作。主持:其他小组成员有什么看法、意见可以提出来。发言:关于评价问题,比如说对教材、老师的评价,应通过试验区、教改区的实践检验再扩散到全国各地,即慢慢来的问题,不可能一步到位。发言:我特别同意刚才这位老师的看法,

7、但有一点我必须强调,中国的课程专家非常少,这也是大家第一次坐在一起相互讨论。因此国情的特别性,使得我国新课程的教材和评价等工作顺序可能会有出入。但我们应对教材编写过程持肯定态度,现有的教材已有很多的磨合和思考,也通过政府部门的审批,怎么把这些标准落实到教材上,这也有一个过程的问题,请大家融让我们课程专家有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第二组(泥人组):收获:思想解放了。专家海洋式的知识容量对我们来说学习起来很困难,课改应通过教学实践,是一代或几代老师共同作用的结果;观念更新了,有动力了,如果怀疑专家的话就不可能增质,对此,我们还得相信专家的一些思想与意见。我们应摆好自己的位子,我们在这做什么?回去

8、以后要做什么?将来回来后还要做什么?困惑:新课程会挤压薄弱学科吗?我们能适应吗?我们如何选择新课程,这是我们老师自身素质的问题;地区差异如何解决?新课程提出了比例参考,如何检查?新二轮的培训如何让其增质?如何尽快提高教师现有水平?教改是一个软环境,社会是一个硬环境,我们教改如何通过这个软环境来促进社会这个硬环境的发展?同时,社会这个硬环境能否为教育提供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教改来促进我国教育、经济的发展。软环境和硬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解决好,教改就会事半功倍,解决不好,教改就会事倍功半!主持:刚才这位老师提到了教改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国课程改革必须注意的一点。大家对此有什么

9、意见?发言:教改的软环境和社会这个硬环境之间的关系,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平衡,矛盾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教育要为社会做些什么,社会要为教育作些什么,两者应是相应的。发言:通过这个矛盾,我想到了我国的国情。我国的教师、教研员都是通过行政命令来进行工作,怎么会能培养出会思考的人呢。因此不能只听从上面的行政命令,如果这样就会把我们的创造性给扼杀了。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个性,如果教研员没有个性,如何培训出有个性的老师,如果教师没有个性,又如何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我觉得我们的教研工作在萎缩,我们一个教研员或许要面对上千位老师,因此行政部门能否对我们的领导再宏观些。第五组(天南地北):收获: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

10、带来了无限生机,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洗脑,接受新的教学观、学生观等等;教师个性比精神、智慧的发挥为先为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对师生关系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有一重新的认识;使我们认识到课改是自己的事儿。困惑: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感觉好像有很多东西可学,可却不知该干些什么,脑子空空的,没有思想上的渗透;新课程改革对中高考重新提出了新的挑战,中高考是应该进行配套改革,按我们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来改革,而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与配套?如教师发展空间有限,县城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自身素质有限等等;是否提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供参考,如音乐课可以活动为主;如何评价教师作用,而面对班级大的问题,如何

11、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还有一个问题,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和教学场所。主持:刘老师在讲困惑时已经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并看到了一定的实效。因此我希望大家平时能相互交流。第三组(南腔北调):收获:观念转变了,认识提高了。认识到中国的基础教改形势严峻,势在必行;教改应从知识技能回到教育的实质上。困惑:综合课的教师如何配备?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如何解决?行政部门领导的认识及各部门之间合作问题;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作用如何协调?农村教育的落后局面如何解决?学校改革如何跟上,初中的音美课能否保证开足?初中升学考试与考核评估的关系如何处理?主持:针对第三组的困惑,大家有什么看法?比如说

12、综合课等问题。发言:综合课和师资问题,很早就已提出,在国外,高校都有科学教育系,我们呼吁在我国高校的专业建设中还应逐渐进入这个层面,以解决初中综合课的师资问题。这有一过程,虽然我们没有现成的综合能力很强的老师,但这一切都在建设之中。第六组(五湖四海):收获:关于学科定位问题,非重点学科的教改是否能受到真正的重视?“课改”应该有相应的行政指令作为保证,二级培训的对象和范围重点应指向教育领域,但是更应该指向社会,应该营造一个全社会都来关注教改、支持教改的氛围。困惑:新一轮课改改革的中心指向关注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也即是“1 12”而非“1 1=2”,但是让我们感到困惑的是“1 1”如何大于二,我们

13、怎么能知道“1 1”真正大于二了,也即是教师的知识传播与学生的能力发展如何互动,怎样测评?新一轮课改对基层教研员有导向的指导,但现实情况是我们一方面要面对教研改革,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付“评优课”,新一轮教改关注教学过程,而现实的评优课质关注结果。如果要真正贯彻课改精神,现在的评优课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主持:有没有补充?发言:新一轮的教改对评课应有新的标准。发言:一些薄弱学科主要是由一些非骨干教师来教。还有关于小班化的问题。主持:要求全面发展,我们的学科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起到社会引导的作用,你们要去做,我们也在做。第一组(枫叶组):收获:重新认识到教育应该给人

14、类带来些什么;有了新的师生关系,在对学生的态度上,真正知道了如何相处。了解了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对待差生;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自修。困惑:如何建设对教师工作的全面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的模式是什么?对学生德育工作如何加强?怎样组织好教学?管理方面如何跟上?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如何处理?对社会的宣传、家长的教育应该跟上去,否则阻力很大;艺术教育始终不被学校重视,因此高考应该彻底改革。主持:大家刚才讨论了很多,我在这做一个总结。课程改了以后,考试等相应制度都会有所改革,课程改革要促进考试改革,考试也会影响课程改革,高考是被认为是一个指挥棒,由教育部控制,而课程改革也由教育部发起,因此教

15、育部也会有一个统筹计划。专题三:关于学习方式变革的交流与共享主持:下午的讨论主要是学习方式的讨论,在这我先提出几个问题:1.学生喜欢什么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何作用?2.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喜欢的学习方式有什么关系?3.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发现和培养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人类学习三种形式体验学习:观察、实践、练习中的内省体察以实现认识、情感、态度与观念的变化发现学习:即探究学习。发现并提出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验证假说以体现主体性与创造性接受学习:阅读、倾听与研究他人的解释和经验以获得知识技能与态度发言: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我在课前会考虑这节课要学些什么,我会提一些问题让老师和学生来回答。另一方面,如果这个老师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老师,或许他有一个自己的思路,并不需要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让学生就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有些问题也并不是一定就要在课堂上全部解决。主持:这位老师描述的很好,我们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先发现再探究,还是先接受,有问题再提出。接受学习并不是不好,在什么情况下应实施接受学习,这就有一个问题,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到底什么是学习方式,它与学习方法不一样,这可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它们只是一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发言:我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