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与法律第八章第二节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7064504 上传时间:2021-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与法律第八章第二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思修与法律第八章第二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思修与法律第八章第二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思修与法律第八章第二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思修与法律第八章第二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修与法律第八章第二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与法律第八章第二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民事法律制度(上)教学目标: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教学重点、难点: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知识的理解。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及步骤:【导入新课】10分钟问题:法律是怎样分类的?【讲授新课】70分钟一、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则1、 民法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民法的核心原则。国家对民事领域的干预,也不得违背这一原则。平等原则要求:任何当事人都只能以平等主体的资格参与民事活动;不得因职业、身份、年龄、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或所

2、有制性质和经济实力的差异而处于特权地位;当事人平等地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平等地位受法律保护;即在适用法律上不得因民事主体的不同有任何特殊。自愿原则,是指平等当事人在确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时,要以各自的真实意思明确表示自己的意愿,互不强制。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要对等,所进行的民事活动是互利的,不允许一方损害另一方或第三者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真诚相待,恪守信用,不允许尔虞我诈、弄虚作假,用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利益。禁止民事权利滥用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必须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

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二)民事主体制度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1、自然人主体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 、智力相适应的

4、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 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 的同意。(3)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民事活动。2、法人主体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

5、人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法人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将法人划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两大类。3、其它组织其它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包括合伙、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三)民事行为制度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注意: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落脚于“合法行为”,不能将所有民事行为都看作是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1)行为人要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行

6、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活动,由此产生的民事权利义务直接归属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代理分为:(1)委托代理委托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进行的代理。委托代理以委托授权为基础,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只需要被代理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能发生授权的效力。(2)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 的代理。它主要适用于被代理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况。(3)指定代理指定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人民法院或者有关机关的指定行为而产生的代理。(四)民事

7、权利制度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它分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类。1、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得排除它人干涉的权利。所有权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土地使用权是不完全的物权。 2、债权。是指债权人得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性质上属于请求权。合同上的权利,就是典型的请求权。3、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亨有的权利的总称。主要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4、继承权继承

8、权是指依法将死者的个人财产转归有权接受此项财产的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5、人身权人身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人身权可以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种。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一种民事权利。这种权利为民事主体人身所固有并为法律所承认。主要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因某一特定的身份 而产生的权利。主要包括:配偶权和亲权。(五)民事责任制度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1、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亦称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

9、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有违约行为;违约造成了损失;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存在过错。 违反合同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1)继续履行合同。(2)采取补救措施。(3)支付违约金。(4)赔偿损失。2、侵权的民事责任一般侵权民事责任须具备下列条件:(1)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2)行为具有违法性;(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2)排除妨害;(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

10、歉。(六)诉讼时效制度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法律规定其诉讼权归于消失的时效制度。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以下四种性质的案件,其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1)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七)合同法律制度(八)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复习新课】5分钟由教师小结本次课的内容。【布置作业】5分钟1、名词解释:民法 民事责任 刑法 犯罪2、简答题(1)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有哪些?(2)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门艺术,永远没有止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