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623690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每一部小说都有其广度和深度,在我理解中,所谓广度是指小说中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和所反映的时代特色,具有理性色彩,而所谓深度便是指小说中对人性的挖掘以及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具有感性色彩。而在金锁记中,对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封建制度的变革都有了一定的反映,虽然创作金锁记时,张爱玲只有二十几岁,其社会经历不足以使金锁记达到社会百科全书级别,但仍对封建制度做出了深刻的批判,所以,在广度这一方面, 金锁记也是较全面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但其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张爱玲对人性的挖掘,她以一种苍凉的手法,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出发,描绘出当时社会背景下,人性的扭曲和丑恶,通过对主人公曹

2、七巧悲惨一生的描写,揭露出当时的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和一种恶性循环式的悲剧,通过描写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悲剧,映射出整个社会,整个制度的悲剧。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由此可以看出,她通过一种悲壮的悲剧,来体现扭曲人性的生存状态,又通过这种扭曲和悲壮,来换取对人性的一种刺激与启发。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她对人性的挖掘和探索,不仅超出了她的年龄,也超出了当时时代的理解范畴,站在时代的金字塔顶。从故事

3、本身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探讨。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了在封建等级制和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风气下,曹七巧的漂泊零落,也因此导致了曹七巧人性的初步扭曲。曹七巧因为她的哥哥因为贪图钱财,而被卖到了姜家,给一位有软骨病的二少爷当妻子,在这个阶段中,以我的理解,她因为自己出身不好,又是被卖,还是给一个废人当妻子,作为大户人家的姜家,一定是看不上这样的一个女子的。所以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对外界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感,既然抵触,就要反抗,具体表现就是处处撒泼,尖酸刻薄。但是姜家人本身也许没有那么重的鄙视,由于她不断的撒泼和无理取闹,姜家人对她鄙视的心理自然越来越重,甚至发展到了丫鬟都看不上她

4、的地步,而她又把这一切当做是姜家人对她的虐待,认为自己生活在地狱,也进一步肯定了她当初那种姜家看不起她的猜测,便要报复,越是报复,姜家人越是看不上她,由此便陷入了一种死循环。也许,她一开始不是十分肯定自己被排斥,也许,姜家人一开始也想尝试接纳她,但在如此的恶性循环下,双方的矛盾只能不断的加深,而她那种自卑和反抗报复的心理也随之不断的加深。在此时,她的人性已经呈现出扭曲的迹象,只是不太明显,需要更多的刺激。那么这个阶段中,她人性呈现出扭曲迹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封建制度下,女性的地位和权利无法得到保证,才是她被卖的根本原因;其次,拜金主义的盛行,使她的哥哥财迷心窍,也是导致她被卖的原因;再次,

5、封建等级制度,是导致她在姜家受排斥的根本原因,因为等级制,才会有出身这一说,才会有藐视的心理,才会有排斥的现象。所以,综合来说,病态的社会造就病态的人性,封建制度下的人性是脆弱的,这一阶段只是开始,在后面的故事中张爱玲会进一步的对病态社会下的人性进行剖析。第二个阶段,主要表现了曹七巧在情欲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下,内心的嫉妒和阴暗,作为女性,无论何时,都需要保护和关心。而嫁入姜家的曹七巧首先面对的是一个瘫痪的丈夫,小说中描绘,那二爷的身体就像是软的、重的,就像是人脚发麻时,摸上去的感觉。毫无疑问,从这样的一个人身上,很难得到女性应有的关爱和照顾,再加上多年对一个病人的照顾,曹七巧早就是满腹牢骚,从她

6、对三少爷季泽的抱怨来看,不难看出这时她已经深感命运的不公,从而引发了人性中的阴暗面嫉妒之心。在小说中,曹七巧偷偷地对她的婆婆说姜家小妹女大不中留,劝说把小妹嫁出去,导致小妹大哭大闹。在我理解中,这明显就是,羡慕姜家小妹的青春年少,有爱情可以追求,而自己青春已逝,面对一个瘫痪的丈夫,也毫无爱情可言,她嫉妒小妹拥有的一切美好,但又得不到,只能摧毁它。这里已经表现出了一种人性的扭曲,她的心理全是仇恨和嫉妒,长期的挤压下,自然看不得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旦看到,就要想法设法的摧毁它。但,就在这些灰暗的日子里,也是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在她的身上的,姜家三少爷季泽向来与她关系暧昧,而她也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可

7、是三少爷虽然放荡不羁,但还是害怕封建伦理道德对这种行为的批判,所以,也只是尽量远离她。而分家之后,季泽曾上门找过曹七巧,说自己是真心喜欢她,此时,作者并没有透露季泽是否是真的真心,还是只是贪图曹七巧的钱财,但以我的理解,季泽在整个小说中,并没有显示出十分的爱财,花钱也是不眨眼,这样的风流少爷,就算缺钱,也不至于沦落到出卖感情的地步,所以,季泽的感情,应该是真的,这么多年来,他的懦弱只是因为所谓的道德伦理。但尽管季泽真心,那样的道德下,他们也不可能在一起,小说中曹七巧的心在那时终于软了下来,但随即又破口大骂,说季泽只是贪图钱财,把季泽赶了出去。在季泽失望的走后,她自己也是悲痛欲绝,其实,在我看来

8、,曹七巧当时真的动心了,但又想到,十多年过去了,自己一切都不在美好,而他现在才承认爱她,未免太晚了,一切都已经是它该有的样子,他们各有家庭,各有身份,就算相爱,又能怎样呢?真爱面前,还隔着一条叫做道德的鸿沟。所以,想爱不能的绝望彻底席卷了她心里中那仅有的一丝对美好的向往,所以既然得不到,不如摧毁它,所以曹七巧对季泽大闹,是让他恨她,让他不要再来找她,让他觉得她只是个爱钱的人,因为,如果季泽再来找她,只会更让她伤心,只会每次都让她绝望。所以,背负着伦理道德,曹七巧亲手埋葬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爱情。那么,在经历了得不到关爱,别人比她幸福,俩人相爱又不能在一起的一系列感情上的悲剧后,曹七巧的人性中,美

9、好的东西已经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恨和嫉妒,对一切感情的恨,对一切美好的嫉妒,在这之后,她摧毁的不仅是自己的情感,还有她最亲近人的情感。那么,在这个阶段中导致曹七巧人性进一步扭曲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她从丈夫那里得不到爱与情的原因是封建的婚姻制度,给了她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才导致了后来的情欲得不到满足,也进而使一个没有得到应有关爱的女人的人性扭曲变形,心理压抑阴暗。其次,她和季泽虽有爱情,却不能修成正果的原因是封建的道德伦理,在封建社会下,女人要有贞操,而叔嫂之恋更是为整个社会所不容,三少爷虽不羁,但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二嫂虽泼辣,也敌不过封建道德的对一个追求爱情女人的批判。所以,这段情,只能

10、是以悲剧结尾。那么,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和一场没有婚姻的爱情,最终导致了她对感情的疑惑和质疑,作者在这段感情不欢而散的时候,发出疑问:“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是的,在灰暗的岁月里,对于感情,真假早已模糊,而之后,便是无边的恨意。第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了曹七巧的人性被一切的悲惨所扭曲后的疯狂、丧失一切之后对仅有财富的扭曲捍卫以及对身边亲人所造成的深深的伤害。这里有两条线索,首先是儿子长白,长白天生顽劣,七巧曾叫他上学堂,他却执意在戏班中练嗓子,连七巧都拗不过他,可见玩心之重,所以后来越大越放荡不羁,开始寻花问柳,又开始跟着季泽逛窑子。七巧没有办法把长白留在家中,就给长白娶了一个妻子芝寿。但是,自

11、从芝寿过门以来,七巧没有一天不是对其冷嘲热讽的,新婚的那一天就当着所有亲朋好友说:“但愿咱们白哥这条命别送在她手里”之后又嫌弃芝寿干活不灵,嫌弃芝寿性子不好,又从长白那里打听夫妻生活私事然后公之于众,再对其挖苦讽刺而且一并挖苦了芝寿的家人。这些事情中,不难看出,七巧对芝寿简直是恨之入骨。但是,为什么呢?芝寿与七巧原来并不认识也没有什么恩怨,为什么七巧对芝寿如此的恨,以至于把芝寿逼得险些寻死?其实,关键的地方在于:芝寿是一个年轻女子,有健康的丈夫,有体面的婚姻,有美好的青春,有一切七巧没有的东西。早已经扭曲了的七巧当然是不能容忍别人拥有幸福的,就算是儿媳妇,也要摧毁。而且,在芝寿死后,长白的姨太

12、太成了正房,但作者只简单的交代了一句:“扶了正不上一年就吞生鸦片自杀了”至于原因,我想我们都知道,七巧肯定以相同的手法虐待这第二个芝寿,导致了相同的结局,所以,七巧恨的,不是芝寿,而是芝寿所代表的,她没有的美好。所以,从七巧对芝寿以及姨太太的摧残来看,七巧的病态人性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见不得一点美好的东西,整个人充斥了嫉妒和仇恨,就带着这样的嫉妒和仇恨,她亲手摧毁了自己儿子的婚姻和家庭。长白从此不敢再娶,终日寻花问柳,因为就算再娶,变态的七巧也会把儿媳妇折磨至死,而长白本该拥有的婚姻和家庭,也就一同消逝了,于是,经过千辛万苦,七巧终于毁了自己的儿子。第二个线索是女儿长安,相比于长白,长安则

13、更是悲惨。七巧在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美好的爱情之后,所剩下的,便是对自己手中那些财富的近乎变态的执着。而这些执着,则非常不幸的体现在了长安的身上。长安在小时与堂哥玩耍,被七巧训斥,并被告知天下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全都是贪图自己的钱财,可见,在长安童年时期,七巧就已经开始对她灌输这种拜金主义的腐朽思想,对她今后的影响将是难以想象的。而之后,七巧又害怕长安将来出嫁,带走她的钱财,又开始给长安裹脚,这种行为又在身体上对小长安造成了难以恢复的伤害。而之后,七巧又嫉妒心发作,看别人都去了学堂,又把长安送入学堂,但是,七巧又相当吝啬,对于学费和开支非常小气,每次长安丢了东西,七巧便想去学校闹一番,对于一个少女

14、,没有什么是比面子更重要的了,而如此泼辣的母亲总是要去学校惹事,长安实在是忍受不了,几经徘徊,她便告别了学堂,也告别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从此,她学会了挑刺,使小坏,抽大烟,跟母亲怄气,越来越堕落,也越来越像她的母亲。而随着年纪的增长,虽有人来做媒,但是,以七巧的自私,没钱的人来求婚她总是担心人家惦记她的钱,而有钱的人对于长安又不上心,加上七巧的名声,也不怎么过问,时间一长,长安便耽误了,可笑的是,七巧在亲手毁了长安后,还解释长安嫁不去的原因是自己长得不好,嫁不出去全都是咎由自取。七巧在此时,人性已经丑陋到了一定的地步,也终于要将长安拉下水。但,不幸中也有美好。长安因为自己的表妹的努力,终于遇

15、到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感情童先生,自己也随之陷入爱河,开始戒毒,开始向上。而七巧,最见不得的就是别人幸福快乐,尤其是爱情方面,就算是自己的女儿,也绝对不能放过。于是,她先是质疑童先生的人品,企图推掉这门婚事,然后又对长安大吵大闹,说长安自不量力,又在外面把长安的名声变坏,拼了命的要把长安的幸福摧毁。而对于长安,外面的评论不是很重要,但是她担心童先生对她的看法,她害怕他会因此讨厌她,她也开始觉得这段感情迟早要结束,与其被别人摧毁,还不如自己告别,就像当初告别学堂一样。于是,她便又一次的告别了向上的生活,迎来黑暗的世界,虽然在拒绝童先生之后,童先生又与她有些朋友的来往,有意与她交个朋友。但是七巧眼里当

16、然揉不了沙子,在长白与童先生吃饭时,适当的时候出场,假装不经意的透露长安吸鸦片的事情,彻底摧毁了童先生对长安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摧毁了长安所有的美好。终于,长安成了七巧,长安的人生也从此灰暗起来了。那么,这一阶段中,长白和长安的悲剧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原因,封建制度,社会风气对他们自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更关键的是第二个原因,便是七巧丧心病狂的摧残,这种人性的病态不仅摧毁了自己的人生,也摧毁了亲人的人生,这便是悲剧。而在那个社会的背景下,又有多少像七巧一样的扭曲的人性?又有多少家庭被这扭曲的人性所折磨?所以,在我的理解中,张爱玲通过一个女性的角度,揭露出整个社会的病态,便是她自己所说的启发性吧,以人性的悲剧换取社会的思考,便是是张爱玲深度的体现。所以,张爱玲以一个封建社会下的女子形象出发,讲述了一个人性扭曲的悲惨故事,曹七巧一步一步地走入深渊,一步一步地被社会所扭曲,也一步一步地被金钱所禁锢,最后,金钱锁住了她的一生,也锁住了她家人的幸福。在灰暗的时代下,一个女子的凄凉在尘土中越发的模糊,最后堙没在这灰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