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复习笔记教育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616001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65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复习笔记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特岗复习笔记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特岗复习笔记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特岗复习笔记教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特岗复习笔记教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岗复习笔记教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复习笔记教育学(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概述(一)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根本特征) ,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包括:1)社会教育;2)学校教育(狭义) ;3)家庭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人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教育一词最早渊源)(二) 教育的属性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4)长期性;5)相对独立性;6)生产性;7)民族性。(三) 教育的起源(Source)1. 神话起源说(宗教,朱熹)2. 生物起源说(法,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教

2、育学家,沛西能) (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3. 心理起源说(美,教育学家,孟禄: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 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克思: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二、教育的构成要素(Constituent Elements)(一) 教育者(主导,组织领导者。教师: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旅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二) 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主观能动性)(三) 教育媒介(教育内容/教育材料/ 教科书,教育方法、手段与组织形式) =教育措施(教育内容+手段)三个要素之间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教育中基本的、决

3、定性的矛盾:受教者 VS 教育内容 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三、教育的功能(Function)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一) 按作用对象分:1)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基本功能;2)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扩展功能(二) 按作用方向分:1)正向功能(育人,经济,政治,文化) ;2)负向功能(邪教) 。(三) 按作用呈现形式:1)显性功能;2)隐性功能=非预期性功能四、教育的发展历程(一) 原始社会主要标志:极端的原始性、局限性三个特征:1)形式上无分化;2)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无阶级性、机会均等;3)内容简单,

4、方法单一,作用有限。(二) 古代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1. 奴隶社会(青铜器手工工具)主要特点:产生了学校教育,使得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独立分类:1)家庭教育;2)师徒教育;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2. 封建社会(手工操作小生产)主要特点:1)规模扩大;2)类型增多;3)内容丰富;4)依旧分离共同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1. 古代中国1)学校萌芽。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 (序:国都;校:乡里)商朝据年龄划分教育阶段。 (大学、小学、庠、序)2)西周(建立政教合一官学体系:学在官府=学术官守)国学:王城和诸侯国都;乡学:地方。学校教育基本学科六艺

5、=礼(政史&以孝为本的伦理道德) ,乐(音乐、诗歌&舞蹈) ,射(射击) ,御(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 ,书(文字) ,数(简单的计算) 。3)春秋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显学,稷下学宫)4)两汉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专制文教政策,以儒家的经术与才德为标准选拔官吏;元朔五年,设太学。东汉灵帝:鸿都门学,专门研究文学艺术。地方官学=郡国学/郡县学5)魏晋南北朝(学校设置新举措)立国子学/太学(西晋武帝咸宁二年)建立郡国学校制度(北魏献文帝时,我国学校制度教育的开始)设置专门学校(南朝宋文帝开四馆: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设置中正官,品第人物

6、,按品授官)6)隋唐时期文教:重振儒术,三教(儒道佛)并重选士制度:科举制。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中央官学主干:六学二馆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7)宋元明清宋朝程(颐)朱(熹)理学基本教材科考依据:四书五经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宋六大书院=白鹿洞,石鼓,岳麓,应天府,嵩阳,茅山明代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1905 被废2.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1)婆罗门=僧侣(高级种姓,特权阶级)2)刹帝利=武士(高级种姓,特权阶级)3)吠舍=农民& 工商业平民4)首陀罗=奴隶&奴隶地位的穷人 =当地土著

7、1) 婆罗门教育:家庭教育,记诵吠陀经2) 佛教教育:背诵经典,钻研经义,广设庙宇,寺院学府3. 古代埃及(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官员子弟)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 “以僧为师” “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4. 古希腊罗马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教育体系:雅典教育(注重身心发展,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培养政治家商人) ;斯巴达教育(内容单一,方法眼里,培养军人)5. 中世纪的西欧西欧封建社会两种著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僧侣,内容:神学& 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内容:骑士七技=骑马游泳

8、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心。 (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蒙田(四) 近代社会(19c 以后)主要特点:国家化初级教育义务化世俗化法制化(五) 20c 以后主要特点:终身化(法,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活到老,学到老)全民化(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 不定型教育)民主化:教育的民主&民主的教育( a. 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是教育机会均等 b. 师生关系民主化 c. 方式、内容民主化 d. 自由化:自主权扩大)多元化(办学主体、教育功能、文化环境)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设备、手段、方法& 思想观念) (CAI)全球化

9、(国际学校、国际课程、国际通用人才)信息化(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科学性(经验指导科学指导教育学受到重视)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根本任务)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教育 VS 社会关系:学校布局调整、教师工资拖欠增长、学校管理体系改革)+教育认识现象(教育 VS 学生认识活动)教育问题=常识问题+ 未决问题;表象问题+ 实质问题;小问题+大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管理)与外部诸因素(人口、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10、二、教育学研究的价值(一) 宏观角度1. 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人类有关教育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日常教育经验科学的形式=教育学)2.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二) 微观角度(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1.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 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 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三兼备)5. 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一) 萌芽(零星,不成熟,经验总结& 理性思考)1. 中国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

11、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论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卫灵公:无论任何累不的人都应该给予教化;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凡是肯自带学费来求学的人,我没有不教诲他的。 播学于平民: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播学于四夷:不分地域、种族;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南郭惠子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跟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中人以下的人就不可以对他要求过高。 论教育作用:a. 教育的社会功能: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 为政 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12、:“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子路 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b. 教育的个体功能: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 阳货 唯

13、上智与下愚不移。 阳货 论教育目的(贤人君子)和教育目标: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子路 )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尤病诸。 ” (宪问 )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宪问 ) 论教育内容(以“仁”和“礼”为核心)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 核心:“仁”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和“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信,非礼勿动” 具体形式:西周六艺基本科目:诗书礼乐 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14、 论教学原则与方法a.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朱熹:四书集注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八佾 )b. 因材施教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 (朱熹:四书集注 ) 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雍也 )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先进 )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诸? ” 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先进 ) 少之时,

15、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 ) c. 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 )d温故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2) 墨家(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论教育作用: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兼爱 论强力而行: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 “强力而行”人的知识来源分:亲知、闻知(不可靠)& 说知(依靠类推和明故的方法获知)3) 道家(主张“绝学” “愚民” ,认为“绝学无忧” ; “道法自然”遂教循自然)4) 学记 (收入礼记 )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步教育专著,战国末期,作者:孟子的学生乐正克,1229 字。 论教育功能:a. 社会功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b. 个体功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a. 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b. 学校管理(提出了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