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部分2009-2014湖南生物学业水平考试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5506158 上传时间:2021-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二部分2009-2014湖南生物学业水平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必修三第二部分2009-2014湖南生物学业水平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必修三第二部分2009-2014湖南生物学业水平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必修三第二部分2009-2014湖南生物学业水平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必修三第二部分2009-2014湖南生物学业水平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二部分2009-2014湖南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二部分2009-2014湖南生物学业水平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 第二部分46某森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它们栖息在不同层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 C温度 D人类活动47在裸岩的群落演替过程中,若条件适宜,最终能演替到的阶段是 A地衣阶段 B苔藓阶段 C灌木阶段 D森林阶段48生物防治中,人们常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信息素属于 A物理信息 B行为信息 C化学信息 D遗传信息49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可抵抗任何干扰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 D不同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

2、定性不同50我国是人口大国,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淡水资源短缺 B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增加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51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地震 C拦河建坝 D大量排放CO252、人体肌肉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细胞内液53、当人体内环境遭到破坏时,必将出现A、体温下降 B、细胞代谢紊乱 C、糖尿病 D、PH下降5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通过突触来完成,下列不属于突触组成部分的是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神经元的细胞核55、人体的下列激素中,能升

3、高血糖的激素是A、性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抗利尿激素 D、生长激素56、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A、慢 B、快 C、相同 D、不能确定57、从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死亡率 B、降低出生率 C、改变性别比例 D、提高迁入率58、右图是某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曲线近似于“S”型增长曲线B、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C、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固定不变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上下波动59、谚语“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反映出螳螂和蝉之间的种间关系是A、寄生 B、竞争 C、捕食 D、互利共生60、下列哪项措施会破

4、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植树种草C、治理环境污染 D、围湖造田61.下图表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兴奋传递过程中,在突触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A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B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C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电信号62.下列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与其分泌的激素的搭配中,错误的是A性腺性激素B垂体促甲状腺激素C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D甲状腺甲状腺激素63.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4下列哪项是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表现出向光性的原因A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少于向光一侧B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

5、光一侧C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等于向光一侧D植物背光一侧生长比向光一侧慢65.下列植物激素及其对应的主要作用中,错误的是A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C乙烯抑制果实成熟D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66.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7只。根据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次捕获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中标记个体数),计算出该鼠的种群密度是每公顷A78只B88只C98只D108只67.下列哪项不是种群呈“J”型增长的条件A食物充足B气候适宜C没有天敌D空间条件有限68.今年以来,上海、北京等多

6、地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导致多人死亡。H7N9禽流感病毒与感染者的关系是A互利共生B寄生C捕食D竞争69.当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ABCD7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的一种分裂方式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D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比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71.下图一定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示意图的是 ABCD72.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和其对应的正常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基因型表现为

7、色盲的是AXBXBBXBXbCXBYDXbXb7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生物的遗传物质是A蛋白质BDNAC多糖D脂质74.某双链DNA分子中,胞嘧啶(C)占全部碱基的30%,则鸟嘌呤(G)占全部碱基的A10%B20%C30%D40%75.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mRNA片段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tRNA片段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RNA片段DNA(基因)mRNA蛋白质性状直接间接76.下图表示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的关系,图中、表示的过程分别是A复制、转录 B转录、复制C转录、翻译 D翻译、转录77.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原理是A染色

8、体变异B基因工程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78.下列不属于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措施的是AB超检查 B羊水检查C孕妇血细胞检查D心理咨询79.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基因的“剪刀”是指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蛋白酶 CDNA连接酶D运载体80.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A生存斗争B过度繁殖C获得性遗传D适者生存81.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地理隔离C地理隔离一定导致产生生殖隔离 D生殖隔离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8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A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B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C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D多细胞生物,进83.下列不

9、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A淋巴B血浆C细胞内液D组织液84.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85.下列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浆细胞D红细胞86.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 B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C抗体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 D抗体参与非特异性免疫87.分析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2001000-100促进抑制10-5 10-4 10-3 10-2 10-1 1 101 1

10、02根 芽 茎abcde生长素浓度/ppmA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B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C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D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芽的生长88.植物激素乙烯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细胞伸长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89.下列不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B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C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D沙丘上进行的演替90.下图是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图,图中、对应的内容都正确的是特征种群群落空间特征物种组成_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水平结构_组成结构包括包括A数量特征、空间结构、

11、种群密度、垂直结构B空间结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垂直结构C种群密度、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垂直结构D垂直结构、数量特征、空间结构、种群密度91.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出螳螂和蝉之间的种间关系是A寄生B竞争C捕食D互利共生92.下列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的是A电磁波B红外线C紫外线D蜜蜂跳舞93.下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是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苔原生态系统D沙漠生态系统94.植被的破坏是引起下列哪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A土地荒漠化B酸雨C海洋污染D臭氧层破坏95.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属于就地保护的是A在异地建立植物园 B在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C在异地建立动物园 D在异地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96、根据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植物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设计中,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 。(2)科学研究发现,植物向光性是由于受单侧光照射后,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 (多于、少于)向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生长 (快、慢),从而造成向光弯曲。(3)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 (极性运输、被动运输)。(4)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