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学习四群教育工作心得体会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751020 上传时间:2017-07-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学习四群教育工作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员学习四群教育工作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员学习四群教育工作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员学习四群教育工作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员学习四群教育工作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学习四群教育工作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学习四群教育工作心得体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0*员学习四群教育工作心得体会近期,按照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安排,我认真阅读了秦光荣同道在中国*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省委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发展、跨越式发展,基础和根本在于认真做好“四群”工作。是的,人类社会因事而变得纷繁,甚至于发生矛盾。又因矛盾激化而起冲突,为之负出惨痛的代价。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关系事业成败。党的 90 年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上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

2、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是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气力源泉。但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中,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严重性的新形势,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发生偏差,精神懈怠,不断出现脱离、疏远群众,甚至和群众对立的现象,直接损害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同道在庆祝建党 90 周年的讲话中夸大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因此说省委提出做好“四群”工作意义深远,至关重要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2 / 10众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以为要做好当前的群众工作,必须从以下

3、几方面进手:一是解其心结。纵观古今,一切纷争皆因心起。世上事 ,大多为利益之争,或为教义之争,无论是利益,还是教义,皆为人之心起 ,都是众人之间的事,求人心大小间的平衡,若有偏差,就会出现失衡,就会导致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升,经济繁荣昌盛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生就了一批拥有物质财富的巨人,人们也从“穷即光荣” 、“越穷越光荣”中醒悟过来 ,意识到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是个人的权利。在这种潜意识的推动下,特别是看到别人有收获,自己还处于相对不足时,有的人心里的价值天平就发生倾斜,心理失衡或是仇富现象不断发生。加之 ,在社会的发展中,社会

4、利益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 ,就是群众的利益也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各个方面,而且不同阶层对利益的实质要求也各具内容,完全不一致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转型期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凡是社会大变动时期都是轻易产生新题目,我的生活水平进步了,你比我还进步得更多 ,我就心里不舒服。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是说有多少大的什么事,就是心理失衡,就导致行为失衡。这种社会利益的多样化,必然在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引起新的矛盾,而这些3 / 10矛盾都属人民内部的矛盾,它不是敌我矛盾,假如是敌我矛盾,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事,而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缓解。解什么?解其心中的那个结。俗话说:解铃还须

5、系铃人,心必须专心同等对待,真诚沟通,求取心的平衡,方能解结,方能让心回到平衡的家,获得安全感。如同一社区中不同的社会利益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需求,而且差异很大。这种社会需求,也会引起人们精神上、心理上的不*现象,假如不加引导,任其自然发展,其结果也必然影响这个社会的* 。因而要让人们正确熟 悉社会利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性,正确面对社会利益多样化现象,使属于各个阶层的人们相互沟通,找到他们的利益共同点,从而疏导人们的心理压力 ,缓解人们的心理不平衡现象,达到推进*社会的建设目的。二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俗话说人上一百五颜六色,各有千秋,各有想法,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也是如此 ,想法不一致,方向就不

6、会同一,就象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谁也跳脱不了 ,只有等死的份。过往也好,现在也好,为什么我们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都要开个动员大会,领导们反复夸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际上就是为了感动具体实施者的心,让你排除心中的杂念,全心容进工作中。实际上就是让你一心扑在工作上,终极获取工作的最佳效果。群众工作也是如此,需要宣传引导。群众是通理的 ,也是讲4 / 10理的,但他对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对于群众来说,法律不是画在纸上的饼,而是与其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称 ,无论怎么使用都必须是公平公道的。要让他从内心明了自己的权利义务,知晓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 ,与我们同心,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 。而这

7、些年来,固然通讯发达、信息畅通,但人与人的勾通越来越少,甚至于处在一种陌生状态,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情形下 ,群众获得的信息多为道听途说、传来传往的多,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某些个体为自身利益而谣传。俗话说众口生金,传的多了,就会越来越真。小时候记得生产队一个星期要组织一次会议,会前大家在一起议这议那,互通感悟,张家长李家短,后开会传达政策,群众在一起既通感情,又知政策。目前,特别是农村一年也就由村里组织社干部开一两次会,会议传达会议,至此为止,群众对上级的精神知之甚少,甚至于不理解,他怎能与你同心呢?为此,我以为我们还是要拾起传统的一些工作方法 ,多到基层,与群众在一起,宣传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8、传达给他们真实的信息,带给他们真实的希看,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个体和集体利益,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利益,净化其内心世界 ,坚定其信念,激发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斗志和干劲,调动其创业的积极性。三是真心暧人。世间人际关系种类繁多,同事、父子、5 / 10夫妻 、妯娌、朋友、婆媳、翁姑无不隐躲着十分复杂的关系,织就着最为牢固而又最轻易扯断的关系网。由于不同阶层或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在追求利益过程中,人本性的那颗善心最轻易被利欲熏蒙,有时仅仅只是一丝蝇头小利或是一点小事 ,由于心眼小,会在心里激起千层浪,甚至于浪涛汹涌,无论在什么时候,人最注重的就是亲情,

9、由于亲情让人感到热和、亲切,给人安全。心境如何 ,往往决定人的处事方法 。纵观古今,我国的民众始终有“民怕官”的观念 ,一般情况下,群众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尽量自己解决,不愿意往找政府,一旦要找政府就证实已是情非得以,无奈之举。群众之间发生的纠纷大多数是因林地、土地及邻里、家庭之间的利益之争,在我们看来也许是小事一桩,是鸡毛蒜皮的事 ,但群众往往由于要一份尊严,要争一口气,对他来说是一件大事,事关尊严的大事。在与群众打交道过程中,由于我们面对的群众素质不尽相同,无论群众在反映时显得多么琐碎,还是有理无理,我们都要保持善心,尊重他 ,用包容的心宽容一切事 ,象大肚佛一样容天下事 ,笑待天下人

10、,把每个人都当作亲人,耐心听,细致地予以解释,专心待之 ,专心与之沟通,唤起每个人心里天生具有的那份亲情,用感情换感情,宛如一家人生活着,专心把苦日子过得出色、丰富、充裕,让心满足,世间就会少很多纷争,增添很多快乐和友谊。6 / 10四是把事办实。民心,水也,既可以载船,也可以覆船。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各个方面,而且不同阶层对利益的实质要求也各具内容,完全的不一致。在这些众多利益中,经济利益最是基本的,但决不是群众的唯一利益。 群众不仅要经济上的富裕,还要政治上 、精神文化上的利益。利益是对人们未来有好处的事物,而且决定人们的价值观的

11、取向,人们追求的主流利益形态随着时代变迁而悄然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部分、单位的特殊利益日益凸现出来,特别是地方利益与大局利益, 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矛盾日益凸现。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这样的题目 ,怎么处理好本位利益和大局利益,群众的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题目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我们的一些干部高高在上,或满足于在办公室里“上传下达” ,或忙碌于“文山会海” ,或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还有一些干部沾染上旧衙门习气,老爷做派十足,总是侃侃而谈,随口许诺,事后不当回事。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利益为基本的衡量点来对行为、决策、举动进行权衡。我们的群众是实在的,他们只相信眼

12、见的事实,任何虚无飘渺、海市蜃楼式的空中楼阁,他们是不会相信的。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上想题目 、做事情,7 / 10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推进*政治建设,使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权、知情权、监视权 、治理权等得到体现和落实,创新工作方式,专心与群众沟通,了解群众的想法,弄懂群众的心思,尽心尽责地为民解忧释惑 ,用民族的共同理想同一民众的思想,特别是为群众办事情不能推,不能拖 ,更不能骗,及时是小事 ,也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扎实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碰到一时办不了的事情,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以感情换感情,争取他们心的谅解,让他们从心中认可和追随你,从而赢得民心的支持 ,重塑党和

13、政府的公信力 。总之 ,只要我们每一个* 员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聪明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看,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等各项权益,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的工作就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气力源泉,我们的事业就会生机盎然。近期,按照省 、州、县党委、政府的安排,我认真阅读了秦光荣同道在中国*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8 / 10报告,深

14、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省委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发展、跨越式发展 ,基础和根本在于认真做好“四群”工作。是的,人类社会因事而变得纷繁 ,甚至于发生矛盾。又因矛盾激化而起冲突,为之负出惨痛的代价。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 、群众工作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关系事业成败。党的 90 年发展历程告诉我们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上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气力源泉。但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

15、化的情势中,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严重性的新形势,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发生偏差,精神懈怠,不断出现脱离、疏远群众 ,甚至和群众对立的现象 ,直接损害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同道在庆祝建党 90 周年的讲话中夸大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因此说省委提出做好“四群”工作意义深远,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以为要做好当前的群众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手:9 / 10一是解其心结。纵观古今,一切纷争皆因心起。世上事,大多为利益之争 ,或为教义之争,无论是利益,还是教义,皆为人之心起,都是众人之

16、间的事,求人心大小间的平衡 ,若有偏差,就会出现失衡,就会导致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升,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生就了一批拥有物质财富的巨人,人们也从“穷即光荣 ”、“越穷越光荣”中醒悟过来,意识到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是个人的权利。在这种潜意识的推动下,特别是看到别人有收获,自己还处于相对不足时,有的人心里的价值天平就发生倾斜,心理失衡或是仇富现象不断发生 。加之,在社会的发展中 ,社会利益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就是群众的利益也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各个方面,而且不同阶层对利益的实质要求也各具内容,完全不一致。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转型期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凡是社会大变动时期都是轻易产生新题目,我的生活水平进步了,你比我还进步得更多,我就心里不舒服 。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是说有多少大的什么事,就是心理失衡,就导致行为失衡。这种社会利益的多样化,必然在社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