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市2015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500143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茂名市2015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茂名市2015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茂名市2015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茂名市2015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茂名市2015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茂名市2015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茂名市2015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茂名二模考试地理试题第卷(选择题,44 分)本卷共 11 个小题,每个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 2014 年海尔集团在日本增设第三家白色家电研发中心。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利用先进技术,塑造国际品牌B. 降低研发费用,获取最大利益C. 拓展日本市场,产业升级转移D. 参与品牌竞争,提升创新能力【答案】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工业区位选择,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日本经济和科技发达,海尔集团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其目的就是要利用先进技术,塑造国际品牌,故 A 项正确。日本劳动力

2、成本比中国内地高,研发费用也比中国内地高;产业升级转移一般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部分产业向劳动力、地价等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转移。发达国家或地区形成高附加值产业聚集,而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形成低附加值产业聚集的现象,所以海尔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的目的不是产业转移升级;家电研发中心主要负责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并不直接生产和销售家电用品,因而参与品牌竞争不是海尔在日本增设研发中心的目的。2014 年 9 月 11 日至 19 日,习近平主席对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进行国事访问。到访四国都是“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沿线的重要站点。读图回答下列

3、 2 题。2这期间,下列所述自然现象正确的是( ) 。A. 地看到日出的时间最早B. 地的白天时间最长C.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地小D. 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9 月 11 日至 19 日处于夏至(6 月 22 日)到秋分(9 月 23 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直射点由北回归线自北向南移动到赤道,故 D 项正确。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晨线在地球上的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9 月 11 日至 19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接近赤道,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晨线呈西北东南走

4、向,但与经线夹角很小,又因地在最东边且与其他几处经度相差较大,可推知晨线最先越过,即日出最早的是,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图中地纬度最低,白天时间最短,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由题干信息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相较而言,地更靠近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比地大,故 C 项错误。3有关这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印合作领域在于海洋资源的共同开发B. 斯里兰卡是亚洲最大的岛国,盛产茶叶C. 马尔代夫为美丽的旅游胜地,淡水资源丰富D. 中塔合作发

5、展的优势是能源贸易【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世界地理概况,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D 线塔吉克斯坦境内段是符合双方国家发展利益的战略性项目,中塔双方将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以及加工、综合利用方面合作,确保双方已商定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故 D 项正确。中国和印度不是隔海相望的国家,合作领域主要在工商业等产业,而不是海洋资源的共同开发;亚洲最大岛国为印度尼西亚,不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国土面积小,流域面积小,河流短小,流速快,蓄水区域小,径流快速汇入海洋,因而淡水资源紧缺。4 2015 年 3 月,黄河兰州段出现河床

6、“露底”现象。许多市民纷纷踏入裸露的河滩,希望能从中淘到“黄河奇石” 。形成下图中的“黄河奇石”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B. 固结成岩C. 流水搬运D. 风化作用【答案】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外力作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 “黄河奇石”之“ 奇”在于其形态各异。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途经巴颜喀拉山、祁连山等山脉, (河流携带的岩块)经流水长期搬运、冲刷、撞磨之后形成色彩多样、花纹美丽、形状奇特的卵石,即将“黄河奇石” 带到兰州段的外力作用主要为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而形成“黄河奇石”的主

7、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 ,故选 A。2014 年 11 月,历时 8 年的雅鲁藏布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藏木水电站正是投产发电。据此回答下题。5建设藏木水电站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 季风气候,降水丰富B. 山高谷深,工程量小C. 地势低平,便于蓄水D. 地域广阔,径流量大【答案】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水电站的布局条件,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藏木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但流域面积较小;藏木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地区,山高谷深,地表崎岖,河流落差大,工程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8、故选 A。6下图所示的新镇区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河流B. 公路C. 气候D. 工业规划【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老镇区主要布局在河流附近,而新镇区的发展主要沿着公路展开,即新镇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公路,故选 B。7 2014 年亚运会开幕式于 9 月 19 日 18 点(东九区区时)在仁川亚运会主竞技场举行。此时全球两个日期的比例约为( ) 。A. 1:2B. 1:5C. 1:7D. 1:10【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考查获取和

9、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经线是国际日界线(大致与 180经线重合)和自然日界线(地方时 0 点所在经线) 。由题意可知,此时东九区区时为 9 月 19 日 18 点,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可知,地方时 0 点所在经线为 135W。则此时由 180向东至 135W 为“昨天”范围(9 月 18 日) ,由 135W 向东至 180为“今天”范围(9 月 19 日) ,两个日期的比例(所跨经度范围之比)经计算可知为 1:7,故选 C。下图为某市人口变化及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下题。8从该市人口增长及年龄结构的特点可知( ) 。A.

10、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 该市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过剩问题C. 该市城市化发展的拉力远大于推力D. 该市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社会赡养压力大【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人口增长、人口迁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由左图可知,1990 年以来,该市非户籍人口急剧增加,人口迁入量大,说明该市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如就业机会多、社会服务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等)远大于推力(人地矛盾加剧、自然灾害频发、收入低、社会服务资源短缺等) ,吸引人口流入城市,故 C 项正确。由左图可知,该市的人口增长以人口迁入的机械增长为主;该市非户籍人口大量增加,

11、所占比例较大,表明该市可能有大量的工作机会吸引劳动力迁入该城市,而不是面临劳动力过剩的问题;由右图可知,该市人口主要以 20-50 岁的青壮年为主,老年人口比例偏低,社会压力不大。9下图反映的是城镇化发展转型过程。据此推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 为资源输入型B. b 为资源枯竭型C. c 为产业外迁型D. d 为产业升级型【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城镇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由图可知,d 类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前期通过资源的投入促进经济发展,后期借助技术、经济等相关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负效,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12、为产业升级型,故 D 项正确。由图可知, a 类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资源的开采是驱动城镇化前期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过度开采带来严重的环境负效应,从而制约经济的长远发展,说明该城镇在后期并未有大量输入资源,不属于资源输入型,故 A 项错误。由图可知,b 类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主要依赖大量的资源优势和强大的环境自净能力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并未出现资源枯竭,故 B 项错误。由图可知,c 类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前期依赖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减排等以降低环境污染负效,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并没有出现产业外迁,故 C 项错误。综上所述,选 D。10 “潮汐车道”是指在不同的

13、时间内变化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一种交通组织方式。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 。A. 控制出行车辆数量,减少城市污染B. 管制道路通行时间,引导错峰上班C. 合理配置道路资源,疏导交通拥堵D. 减少城市交通事故,美化城市道路【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 “潮汐车道”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内变化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一种交通组织方式;例如,当左转车道很拥堵,但直行车道却车少畅通时,可将直行车道变为左转车道,便可消除左车道的拥堵状况。即“潮汐车道”设置的主要目的合理

14、配置道路资源,疏导交通拥堵,并没有控制出行车辆、管制通行时间,故选 C。11 2014 年 2 月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迅速曼延。世界卫生组织要想及时准确了解各地疫情的最新状况,做出对应措施,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B. 地理信息系统C. 全球定位系统D. 数字地球【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地理信息技术,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遥感是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是采集地理信息的一种手段;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的手段;全球定位系统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数字地

15、球是管理地球信息数据的系统。世界卫生组织要想及时准确了解各地疫情的最新状况,做出对应措施,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对收集到的疫情信息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表达,故选 B。第卷(非选择题,共 56 分)40 ( 28 分)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地处西北大西洋沿岸,北邻塞内加尔,东部、南部邻几内亚,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根据以下图文材料,完成(1 ) -( 4)题。材料一: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左图)和首都比绍气候统计图(右图) 。材料二:近年,我国与几内亚比绍合作频繁,中方派遣技术人员,带来了国内的良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提供农机具和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在该国进行水稻种植

16、技术培训、示范和大田推广,使水稻单产比当地传统种植高 5-6 倍,被视为国际合作的样板。(1 )从东、西半球的划分来看,几内亚比绍属于_,从水循环类型来看,热巴河流域属于 _水循环。 (4 分)(2 )随着全球变暖,比热戈斯群岛部分岛礁面临被淹的威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你对该地区能源开发有何建议?(6 分)(3 ) 6 月到 11 月是该地区的雨季,说出此时盛行风向并分析其原因。 (6 分)(4 )简述几内亚比绍种植水稻的自然区位条件,并分析该国水稻种植有哪些不利的社会经济因素。 (12 分)【答案】 (1)东半球;海陆间( 4 分)(2 )合理开发石油资源;加强海洋能,如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加强风能的开发利用;加强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引进技术发展核电。 (每点 2 分,答其中 3 点即可,共 6 分)(3 )西南风(2 分)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西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