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744733 上传时间:2017-07-1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南瑶族自治县基本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连南瑶族自治县基本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连南瑶族自治县基本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连南瑶族自治县基本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连南瑶族自治县基本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南瑶族自治县基本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南瑶族自治县基本概况(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连南瑶族自治县基本概况一、 基本情况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粤北山区的西北部,东北于连州市交界,东南与阳山县相连,南接怀集县,西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与湖南省接壤。在汉、晋时属桂阳郡地,隋朝时属熙平郡,清康熙年间建三江城,并设立理瑶同知署,但行政区域属连山、阳山、连县版图。直至一九四六年三月才设立连南县。连南地区于 1949 年 11 月解放,1953 年 1 月 25 日成立连南瑶族自治区,并把原属阳山县的寨岗地区和连县的三江地区划入自治区版图。1955 年 6 月改称了连南瑶族自治县。1958 年与连县、阳山、连山合并为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 年改属连州各族自治县,1961 年恢复

2、连南瑶族自治县。始为韶关专区后为韶关市辖,1988 年 1 月成立清远市后,归为清远市辖。今连南县境内区域土地面积 1306 平方公里,全县 7 个镇,有69 个村民委员会,3 个居委会。2007 年来全县共有 39864 户、160008 人。其中瑶族人口 82398 人、壮族人口 1478 人,瑶族散居面积占全县的 80%以上,是我省瑶族聚居最多的县份,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三江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二、自然环境自治县地形南北长,东南狭,大部分属山区,海拔 500 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县总面积 70%以上,境内有 1000 米以上的山峰 114 座,2最高为金坑镇大雾山,海拔高达 1683

3、 米。全县地形可分为三类;一是西部、北部、南部高山区,海拔多为 500 米1000 米以上,地质主要系花岗石、硬质砂岩构成,该地区植被丰富,是本县主要的林业产地;二是东部的石灰岩丘陵地区,海拔在 250 米500 米之间,属喀斯特地形,该地区石林、山峰突出,风景秀丽,但地层透水性强,形成地下河多,地面河少,易干旱;三是沿河冲积平原和山间(谷低)冲积平地,分布在三江河、寨岗河两岸和河流发源地区,该地区地势低平,水流充裕,是本县主要的粮食产地,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 2%。自治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北,介于东经 1124至 11224和北纬 2418至 2457之间。属于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一年四季由于地势较

4、商,距海较远,大陆性山地气候显着,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昼夜温差较大。历年平均气温 20.6,最高气温 29.9,最低气温-0.1,月平均气温以 29.2为最高,在 8 月间,极端最高温度 39.3;月平均气温最低为 1 月-0.1;极端最低气温-0.1;初霜期多在 12 月份,终霜期多在 2 月份,高山区则年年见冰雪,冰雪期 5060 天,无霜期 298 天。历年平均降雨量为 1752.1 毫米。三、 自然资源全县 2007 年末有耕地面积 105502 工亩,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旱粮主要有玉米、山禾、番薯、黄栗。经济作物以大豆、花生、生姜较为大宗。土特产品主要有茶叶、冬菇、猴头菇、苦斋婆、竹

5、笋、山苍子油等。野生动物有山猪、金钱龟、白鹇、穿山甲、娃娃鱼等3数十种。山间还出产黄柏、黄连、黄精、蜂蜜、金银花数百种药材,素有“绿色宝库”之称。1、 森林资源:我县是广东省的重点林区之一,在境内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现有林面积 156 万亩,以杉木为主,松木次之,主要林区有被林业部授予“杉都”称号金坑、涡水、山联等镇村。三排、南岗两个石灰岩镇油茶分布很广,有茶油面积10.6 万亩,是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地。2、 水力资源:全县河流总长 130 多公里,集雨面积 750 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三江河、寨岗河、涡水河、金坑河、大龙河、盘石河、龙水河。溪河纵横、支流多、落差大,形成了丰富的水

6、力资源,2007 年末全县已建成投产电站 224 座,总机容量 15.8335 万千瓦,年发电量 3.9611 亿千瓦时,全县所有村委会均已通电,被列入为电气化县。3、 矿产资源:我县山多矿多,挖土见宝。据地质部门勘查,地下蕴藏有煤、铁、铜、锌、锰、铅、金、银、铋、钼以及云母,石棉、水晶等二十多种矿产品。在南岗、白芒、大麦山一带,漫山遍野是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等建材资源。4、 有风景独特的瑶族风情和自然景观 :我县的瑶族风情旅游在省内众多线路中,日益显示共特色和潜力,利用 107 国道清连一级公路全线开通,交通条件大为改善的有利时机,未雨绸缪,修理和管理好原有景点,投资开发三排、南岗旅游景点

7、。与此同时,用改革宣传促销方法,开展直接面向社会的宣传,先后选派瑶族青年4到深圳、广州等地表演歌舞,在广东电视台和省、市报刊宣传介绍瑶族风情、自然景观,提升连南知名度,组织举办“耍歌堂” 、 “开耕节”等瑶族节庆活动,从而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7 年全年接得游客人数多达 28.6 万人次。四、 国民经济发展情况1、 农业:建国前,由于历代反动阶级的统治,我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落后,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瑶汉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苦命精神,兴建水利,开荒造田,不断改善生产条例。目前农村已使用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

8、,瑶汉族已全部用上电力。2007 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 36235 万元,其中:1、种植业产值 16605 万元;2、林业产值6971 万元;3、牧业产值 11554 万元;4、渔业产值 655 万元。粮食总产量 46066 吨,其中:水稻总产量 31145 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连南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扶持农业生产。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全县大力发展蚕桑、蔬菜、柠檬、麻笋、油茶、毛竹、药材、有机稻等“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业,获得了“中国油茶之乡” 、 “中国蚕桑之乡” 、 “中国无核柠檬之乡”和“广东绿色名县”美誉,农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主

9、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成就。到 2007 年底,全县 98.5%的村委会实现水泥公路硬底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建立,农民参保率达到 96.02%。52、 工业:解放后,自治县工业从无到有,飞跃发展,先后兴办建立了冶金、电力、森工、化工、机械、机电、建材、食品、纺织、印刷等工业部门,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新进展,经过调整充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制定了关于我县国有企业改革转制的实施意见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改革。先后一是实行产权转让,全员持股;二是兼并企业,以物抵债,减轻企业负担,再实行全员持股;三是对资源抵债,长期停产的企业实行依法破产;四是强化企业管理,实行定员定岗,减

10、员增效的做法,搞好企业的工作,全县国有企业(含商业企业)全部实行改革。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连南工业发展在曲折的道路中前进。面对市场竞争激烈,县委、县政府做出实施“打强工业牌”的战略举措,举全县之力抓招商引资,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创新民营工业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全县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07 年全县工业总产值 83780 万元,增长 25.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58107 万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 25673 万元。3、 交通邮电、市政建设二 00 七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4075 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 34269 万元,更新改造投资 15123 万元,房地产投资 5772

11、万元,城镇私人投资 780 万元,农村私人投资 15805 万元,其它投资166 万元。十六大以来,全县共投入 2 亿多元用于路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国道、省道、县道 100 多公里,98.5%的村(居)委会实现水泥厂公里硬底化。全县公路通车里程 998 公里,主干线 98 公6里,地方公路 894 公里。城乡固定电话 21849 部,移动电话 56008部,互联网用户 3742 户。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先后建顺德广场、顺德大道、瑶山路、团结大道、盘王路、民族路改造,市容景观绿化工程、路灯交通灯美化工程、县行政中心、文化宫、少年宫等一批市政工程,恒通房地产、天顺山山庄房地产商品楼建设顺利进行,

12、电力新村、华泰宾馆、迎宾馆相继落成。还有一批县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 1.31 亿元的县城防工程已完成 75%的工程量,牛路水食水工程基本完成,县城面貌焕然一新。4、 文教、卫生解放后,自治县的文教卫生事业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在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团体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帮助下,捐资捐物,修建簿弱学校,建造教师住房 218 套,面积 1.64 万平方米,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教育事业稳步前进。在实施“打实教育牌”战略以来,连南大力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积极推进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007 年,全县中小学生共有 24236人。其中:小学在校生 1437 人,职业技术学校在

13、校生 321 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 99.8%,初中入学率为 97.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 64.5%,全县高考录取率为 62.93%。在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和改善办学条件取得新成果中,现有普通高中 1 所,职业技术学校 1所,幼儿园 7 所。先后创建了市一级学校 3 所,县一级学校 9 所,优质学校逐年增多,多渠道引进人才,稳定教育队伍。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先后投资修建大坪卫生院、南岗卫生院、金坑卫生院、7县人民医院急救门诊综合大楼,更新购置一批先进医疗设备。2007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 13 个。其中:县级卫生院 6 个,镇级卫生院 7个,妇幼保健院 1 个,防疫疾控中心 1 个,卫生

14、监督检验所 1 个。有医师 85 人,助理医师 54 人,护士 151 人,药剂师 27 人,检验人员 20 人,其它人员 163 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取得重大进步,全县参加合作医疗人数 122765 人,占农业人口的 96.02%。2007 年共筹集农村合作医疗资金 809.7 万元,全县共有 59099 人次获得医疗补偿共 547.3 万元,其中住院补偿 425 万元,补偿人次 5936 人,门诊补偿 130.2 万元,补偿人次 47907 人,全县有 134 人因大病住院享受大病救助资金补偿 28.1 万元。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等社会难点得到明显缓解,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了农村合作

15、医疗体制建立带来的实惠。8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万元项目年份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其中:工业第三产业1986 8019 3741 1668 1378 26101987 9500 4393 2154 1825 29531988 10671 4425 2757 2350 34891989 12612 4833 3244 2762 45351990 13185 4954 3494 3004 47371991 14819 5154 4038 3477 56271992 18876 6054 6115 5143 67071993 23336 7192 8304 6896 78401994 29281

16、9530 9285 7103 104661995 34247 13422 10690 9246 101351996 39564 16255 12325 8184 109841997 37793 15624 11323 7932 108461998 38384 15805 10257 8235 123221999 40574 16215 11794 8879 125652000 43375 16628 10718 9837 160292001 47401 17166 12177 11248 180582002 50685 17644 12946 11400 2009592003 56004 18369 15132 12175 225032004 64284 19813 18553 14006 259182005 72271 20006 23276 18229 289892006 84344 20702 27555 24955 360872007 106035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