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考点10 论述类文本常见考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74246602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考点10 论述类文本常见考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考点10 论述类文本常见考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考点10 论述类文本常见考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考点10 论述类文本常见考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考点10 论述类文本常见考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考点10 论述类文本常见考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考点10 论述类文本常见考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原卷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0 论述类文本常见考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文学创作如何用好历史文化资源,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十分迫切的课题。如果并不严谨地划分,我们大致可以把文学作品分为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幻想题材等类型。这些作品不论描写的是什么,都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好,那就是如何看待并评价我们的历史。尽管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过去式”,但它总是或隐或显地影响着现实中的人们,并对人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选择未来产生重要作用。不论是现实中的人还是未来的人,无不被打上历史的烙印。这种烙印一方面来自客观的生活方式、风俗伦理等外在于个体的社会存

2、在,并不自觉地渗入人们的血液之中,演化为潜意识表现:另一方面来自个体对历史文化内在的主观自觉的接受并形成个体认知,转化为观念性价值取舍。历史文化资源有多样的存在形态,比如留存下来的各种典籍,以实物形态呈现的历史原貌,口耳相传或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某种传说、风俗等。无论如何,它们可以帮助我们重回历史。在许多典籍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历史的风貌,获得精神上的激励。我们知道,一定的文明,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建立起与自身发展相应的方法论与价值体系。在陶寺遗址中,我们看到了巨型观象台的观测点“地中”。人们为了更好地把握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仰观天象,俯察地理

3、,研究感受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寻找“地中”成为那一时期人们的科学命题与意义归属,它升华为哲学概念、方法论与价值观,超越了实用含意而成为文化追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这样的价值观。当然,尽管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价值认同上存在差异,但就人类而言,仍然存在着超越其差异的共同价值观,如爱、善、真等。但是,当一种文化处于强势时,往往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否定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别。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化渐成强势,成为衡量其他文化的“标准”。这其中既有历史的某种必然性,也存在着历史的无奈与悲凉。工业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既改变了历史演进的方向,也为人类日常生活创造了新的方式,同时,也引发了诸如资源的巨大消耗、自

4、然生态的破坏、社会以及国际秩序的不平等问题,特别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问题。其发展显现出巨大的局限性,人类在寻找未来出路的过程中陷入迷茫。究其根本原因,是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严重的缺陷。如何构建具有民族文化传统、适应时代要求、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文化形态与价值体系,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而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通达未来的方向,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价值体系,最急迫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仍然有丰富的可以转化为现实价值的资源。这些源于传统又立足现实,既具有现代意义又体现出充沛的现实精神的价值观,对当下人类的发展模式、未来走向具有重要的启示。由此中国的作家

5、当然也能够提供充满思想深度、想象魅力与艺术活力的精彩的中国故事。(摘编自杜学文用历史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个作家,不管你想写什么题材的作品,直面历史这个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B相比其他实物形成的历史资源,典籍更有其优越性,它可以让人们获得精神激励。C综观文明的发展,具备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两个因素,就会形成一定的文明。D西方文化在处于强势时,它不但以自己的标准否定了其他文化,还将其进行消除。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先点出历史文化资源的话题,接着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提出如何用好历史文化资源的问题。B文章从对不同地

6、区的人们在价值认同上存在差异的论述引出了关于人类价值体系存在缺陷的讨论。C文章从好、坏两方面阐释了工业化、现代化给人类历史带来的影响,体现了思维辩证性。D文章按照总分总结构来组织,末段指出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可以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对“现实人”的影响很大,它关系到现实人如何认识自己和如何选择未来的问题。B寻找“地中”是中国以外的人无法理解的,因为不同地区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C历史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具有多样性,其作用不尽相同,但都会带领着我们重回历史。D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寻素材,进行文学创作,可以讲出有思想深度的精彩的中国故事。阅读下面的

7、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人生差异在读书任何一个人,不论是官是民,是忙是闲,或多或少都有点业余时间。倘若长时间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支配业余时间,其结果也大不相同。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相反,有的人虽有才气,但因不懂得珍惜时间,得过且过,终其一生,别无建树。不过,依我看,人生的最大差异在于读书。因为,读书至少有三大“好处”。读书可以“明目”。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一个人如果热爱读书,坚持读书,就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就会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大是大非面前,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读书可以“清心”。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大潮澎湃,街头巷尾灯红酒绿,堪

8、称诱惑多多、考验多多。唯有能够静下心来坚持读书学习的人,才能做到清心静气,淡泊名利,不为名所累,不被利所惑。读书可以“强体”。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不仅国与国之间充满竞争,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竞争。因而人们都希望自己素质强一些,形象好一点,以适应竞争,赢得竞争。而一个人外塑形象也好,内强素质也罢,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老老实实读书,才能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丰富知识,增加营养,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首先,要乐于读书。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人生在世,要做的事情很多。尽管如此,也要养成勤于读书、乐于读书的良好习惯。其次,要善于读书。古人云:开卷有益。然而,今天看来也不尽然。因此,要善于择书而购,捧书而

9、读。这样,才不至于读了坏书,中了邪气。再次,要巧于读书。要通过消化吸收,去粗存精,把前人、他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智慧,并用以知道实践,推动工作。4文章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5文章关于读书的好处的分论点提出有何特点?有何效果?6文章-段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请你补出:7文章-段是否属于并列结构,请讲出理由。8你认为-段是否恰当地阐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美国学者Richard Lehan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

10、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非我辈所长与所愿;我们的兴趣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而是都市生活;不是纯粹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如此兼及“历史”与“文学”,当然是我辈学人的学科背景决定的。关注“文学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

11、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谈到都市,我一再坚持,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另一方面,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

12、去。“驰骋想象”,这个让历史学家深感头痛的话题,很可能在文化史家那里如鱼得水解读诸多关于北京的“不实之辞”,在我看来,意味无穷。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关于都市的论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就像所有的回忆,永远是不完整的,既可能无限接近目标,也可能渐行渐远正是在这遗忘(误解)与记忆(再创造)的巨大张力中,人类精神得以不断向前延伸。记忆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过程,它本身也可以成为舞台,甚至构成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既然我们对于城市的“记忆”,可能凭借文字、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实物形态,今人之谈论“都市想象”,尽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言的建筑、遥远的

13、记忆、严谨的实录、夸饰的漫画、怪诞的传说、歧义的诠释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珍惜,并努力去寻幽探微深入辨析。因而,在对都市的解读中,可以是正宗的“城市研究”,也可以是“文学中的城市”;可以兼及古今,也可以比较中外;可以专注某一城市,也可以是城城联姻或城乡对峙;可以阐释建筑与景观,也可以是舆论环境或文学生产;可以侧重史学,也可以是艺术或文化。一句话,只要是对于“都市”的精彩解读,不讲家法,无论流派。(摘编自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材料二: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

14、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要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表征与文学形式之间看出隐秘的联系。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目前我们对城市学本身的理解还存有一定的问题。城市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子嗣,换句话说,在传统学科里面增加一些城市视角,以此应付分散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社会学中的城市问题,以及历史学中的城市主题,这样的“城市学”可能很难称之为一门自足的学科。真正的城市学有着它自己的问题域和

15、方法论,并且,唯有在这样一种问题域之内加以观照,在这样一种独有的方法论的统摄之下,城市学才能够兼容其他传统学科,才能触及到这门学科所要处理的对象的本质。在这一点上,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乡土文明传统,城市一直是被诅咒的对象,甚至是被删除的对象。一种城市经验的出现,在文学这个范畴内,势必分裂为两种不同倾向。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青年一代的写作者必须去关注的,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像年长一代作家那样,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东西,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已经不再可能。而对于城市学研究者来说,他们所要处理的对象就更为复杂,他们既要思考诸种城市经验元素,以便将

16、它向认知提升,还要面对已然被塑造了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形态。经验走在前面,而判断总是滞后,但城市学的研究和城市学的评论也不能过于滞后,它应该跟上来。(摘编自张柠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将城市作为阅读对象也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方式,研究者通过不断还原历史真实,去除误解,从而丰富对城市的解读,也就丰富了城市本身。B通过跨学科研究,在诸如文学、历史、社会等传统学科里面增加城市视角,以整合分散在各学科领域里的城市研究课题,是城市学得以成立的关键。C中国文化有重乡土轻都市的传统,当代的城市学研究者既要思考当下的城市经验元素,也要面对文学传统中的城市经验。D关注“文学的城市”,是在传统的文学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