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400559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中国搜课网 http:/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07 高考语文热身训练试卷第卷(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婢女 碑文 睥睨 大有裨益 稗官野史B骑士 旖旎 崎岖 倚老卖老 绮丽多姿C泥淖 桂棹 悼念 绰绰有余 卓尔不群D竣工 穿梭 险峻 怙恶不悛 英俊潇洒2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文学批评领域,历代评论家无不将刘勰的文心雕龙奉为圭臬。这次我也买了一本,打算好好研读一番。B我的专业并不在社会学研究方面,我的专业研

2、究方向是艺术,对贵单位要我出任社会学系主任一职,我只能敬谢不敏了。C西欧各国风景如画,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我对那里久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D我的这位同事平时总是显得高深莫测,这次与我共居一室,作了一次酣畅的长谈,终于使我看到了他为人的真诚的一面。3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注重实效,不盲目攀比;要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B正在中国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日前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巴基斯坦愿意充当进入中亚市场和能源领域的运输线。他说:“我们有兴趣为中国建设一条贸易和能源走廊提供一切方便。 ”C信

3、息产业部 21 日启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活动将持续一年,全面治理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上违法不良信息,倡导网络文明。D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内黄县南部渠庄镇三杨庄北的黄河故道中,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汉代农田和庭院建筑,经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两年的发掘和勘探,目前已有七处庭院基址得到确认。二、 (12 分)阅读下文,解答 4-7 题。中华人在其生命形态和文化形态早期形成的过程中, 产生了影响深 远的“太极说”;西方人在其生命形态和文化形态形成的过程中, 产生了影响深 远的“伊甸说”。正是“太极说”与“伊甸说”分别构成了中西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母结构” ,即源头性总体构架。 “太极说

4、”实乃哲学层面上的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互动互生的动力构架;“ 伊甸说 ”则是神学层面上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设定的众生框架。前者 认为天、地、人(“天”、 “地”、 “人”均为哲学范畴)互生、互大;后者认为上帝单向度 创造宇宙人类与人类单向度被 创生,同 时人又为万物的主宰,人类是宇宙万物中惟一的一个中心“主体”。在思维方式上,中华人重整合,重悟性,西方人重分析,重实证;在对自然的认识上,中华人重万物的灵性,西方人重万物的物性;在对人自身的态 度上,中 华人重人的身与心的协调性,西方人重人的肉体与灵魂的相悖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华人强调人对自然的亲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5、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中国搜课网 http:/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和性,西方人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性;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华人强调人的人格修养,西方人强调人的个性张扬;在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上,中 华人是宗教式的,西方人是纯宗教的。 对于人类自我或曰人格问题框架,在古代中国孔子最先 给 了明确的表述。他 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中“知之” 、“好之” 和“乐之”三元结构,相当于西方自我即人格论中的“理性 ”、“激情” 和“意志”三元结构。只有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使人的生命活动与审美活动进入理想的

6、境界。庄子也 这样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名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这番 话,几乎将理性(成理)、情感(大美)和意志(明法)三元结构进行了完美的统一。中华美学中的自我人格三元结构“合命题”思想,源于伏羲“易”创世说。正如系辞传所阐释的:“仰则观 象于天,俯则观 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其中的“观天”、 “观地 ”、“观人” 不仅是伏羲八卦的由来,而且本身就是一种通观天地人的全方位的、立体的大审美观。这种大审美 观, 实现了审美本体论与审美方法 论的高度辩证统一,成为一种大观照、大智慧、大运作的精神实践活动。反观整个西方

7、哲学包括美学,虽经苦苦探索,至今仍未能真正走出理性何以规定经验、经验何以掌握整体的两 难境地。 4对“太极说”和“伊甸说”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太极说”与“伊甸说” 分别构成了中西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源头性总体构架,即“母结构” 。B “太极说”认为天、地、人三位一体互动互生; “伊甸说”认为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上帝单向度创造宇宙人类,人类单向度被创生。C “太极说”属于哲学层面, “伊甸说”属于神学层面。D 中华“太极说”主张“天人合一” ,西方“伊甸说”认为“天主宰人” 。5对中西比较内容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中华人重整合,重悟性,重灵性;西方人重分析,重实证,重物性。B中华人反对人

8、对自然的征服,西方人反对人对自然的亲和。C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中华人特别重视人的人格修养,而西方人特别重视人的个性张扬。D中国古人很早就实现了审美本体论与审美方法论的高度辩证统一,而西方至今仍未能真正走出理性何以规定经验、经验何以掌握整体的两难境地。6下列对文章内容整合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人与西方人在审美母结构层面上的差异对中西方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影响深远。B由于生命意识和审美意识上的主要差异,中西方各自生成和发展出了不同特点、不同形态和不同范畴体系的美学思想。C中华古老的易经无论从哲学的角度,还是从美学的角度看,都可以为解决当代西方哲学、美学难题提供求解的途径。D中华美学

9、儒道两家的审美观完全一致。7下列对原文涉及的话题进行探究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西文化在各自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发展,长期缺少密切的沟通,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B中西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中西双方需要在沟通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C当代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科技与艺术、理性与情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与日俱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中国搜课网 http:/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增的矛盾,给中华通观天地人的大审美观的更新与拓展带来了良机。D孔子的“知之” 、 “好之”和“乐之” ,三者是一种并

10、列关系。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9 分)魏收,字伯起,巨鹿下曲阳人也。初除太学博士。收下笔便就,不立稿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深奇之,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 ”迁散骑侍郎, 寻典起居注,并修国史,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天保二年,诏撰魏史。初帝令臣各言尔志,收曰:“臣愿得直笔东观,早成魏书。 ”故帝使收专其任。帝敕收曰:“ 好直笔,我 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 ”收于是部通直常侍房延佑、司空司马辛元植、国子博士刁柔、裴昂之、尚书郎高孝干专总斟酌,以成魏书。辨定名称,随条甄举,又搜采亡 遗, 缀续后事,备一代史籍,表而上闻之。修史诸人祖宗姻戚多被书

11、录 ,饰以美言。收性颇急,不甚能平,夙有怨者,多没其善。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 ”初收在神武时为太常少卿修国史,得阳休之助,因谢休之曰:“ 无以谢德,当为卿作佳传。 ”休之父固,魏世为北平太守,以 贪虐为中尉李平所弹获罪,载在 魏起居注。收 书云:“固为北平,甚有惠政,坐公事免官。 ”又云:“李平深相敬重。 ”时论既言收著史不平,文宣 诏收于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前后投 诉百有余人,云“遗 其家世职位”,或云 “其家不见记录”,或云 “妄有非毁”。收皆随状答之。范阳卢斐父同附出族祖玄传下,顿 丘李庶家传称其本是梁国蒙人,斐、庶讥议云:“史书不直。 ”收

12、性急,不胜其愤,启诬其欲加屠害。帝大怒, 亲自诘责。斐曰:“ 臣父仕魏,位至 仪同,功业显著,名闻天下,与收无亲,遂不立传。博陵崔绰,位止本郡功曹,更无事迹,是收外亲,乃为传首。 ”收曰:“绰虽无位,名义可嘉,所以合传。 ”帝曰:“卿何由知其好人? ”收曰:“高允曾为绰赞,称有道德。 ”帝曰: “司空才士, 为人作赞,正 应称扬。亦如卿为人作文章,道其好者岂能皆实?”收无以对,战 栗而已。但帝重收才,不欲加罪。时太原王松年亦谤史,及斐、庶并获罪,各被鞭配甲坊,或因以致死,卢思道亦抵罪。然犹以群口沸腾,敕魏史且勿施行,令群官博议。听有家事者入署,不实者陈牒。于是众口喧然,号为“秽史”,投牒者相次

13、,收无以抗之。时左仆射杨愔、右仆射高德正二人势倾 朝野,与收皆 亲,收遂为其家并作传。二人不欲言史不实,抑塞诉辞,终文宣世更不重论。又尚书陆操尝谓愔曰:“魏收 魏书可谓博物宏才,有大功于魏室。 ”愔谓收曰: “此谓不刊之书,传之万古。但恨 论及诸家枝叶亲姻,过为繁碎,与旧史体例不同耳。 ”收曰:“往因中原丧乱,人士 谱牒, 遗逸略尽,是以具书其支流。望公观过知仁,以免尤责。 ”帝以魏史未行,诏收更加研审。收奉 诏,颇有改正。及诏行魏史,收以为直置秘阁,外人无由得见。其后群臣多言魏史不 实。(北齐书魏收传)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初除太学博士 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14、。 ” B寻典起居注 数典而忘其主 C李平深相敬重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D诏收更加研审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9下列各项既表现魏收修史态度不公又与群臣否定魏史的例证有关的一项是 A固为北平,甚有惠政 司空才士,为人作赞,正应称扬B中原丧乱,人士谱牒,遗逸略尽 及斐、庶并获罪,各被鞭配甲坊C高允曾为绰赞,称有道德 此谓不刊之书,传之万古D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 博陵崔绰,位止本郡功曹10下列各项对文章相关信息的概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魏收很有才华,年轻时就为当时人所钦佩。他独自编纂的魏书掺杂了私人的恩怨,对自己的祖宗亲戚好友隐恶扬善,对自己关系疏远的人评价多有所出入,因此这部

15、史书被称为“秽史” 。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中国搜课网 http:/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B由于众人对魏书的批评十分厉害,皇帝大怒,亲自追究此事。但皇帝爱重魏收的 文才,不想对他加罪,反而处罚了批评得特别厉害的王松年、卢斐、李庶、卢思道、杨愔、高德正等人。C魏收修撰魏书本来具有很好的基础:他先前就写过皇帝的起居注,编修过国史,又参考收集了许多散佚的遗文,加之朝廷的支持。但最终魏书没能修成一部信史,他是有极大的责任的。D由于魏收不肯听从众人的意见,纠正魏书的错误,致使魏书一直放置秘阁,外人无由得见。第卷(120 分)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