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398438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乳源高级中学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12 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注】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 )这段记载说明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13到了秦、汉统一,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化家为国 ”,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这里“化家为国”指的是A分封制的瓦解 B郡县制的实行C封建制度的确立 D郡国并行制的实施14 海伦 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

2、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此段描述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15 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 美国 1787 年宪法 D 拿破仑法典16 孙中山说:“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

3、的。 ”发生在 20 世纪初的“那次血战”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17 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 “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 。文中的“分水岭”是指A由“帝制”转入“民治”B由“器物”转入“制度”C由 “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D由“近代史”转入“现代史 ” 18 20 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国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 ”他写这篇文章的主要

4、背景是A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C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19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A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0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图 1 和图 2 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

5、中 a 年和 b 年分别指A1921 年和 1922 年 B1927 年和 1928 年C1937 年和 1938 年 D1949 年和 1950 年21 20 世纪 20 年代初,美国的“红色恐惧”浪潮到达顶峰,政府逮捕了数千名被怀疑为激进分子的人,国会还通过法律将持不同政见的外国人驱逐出境。与美国这一行动密切相关的是A中国五四运动爆发 B德国法西斯势力猖獗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22 咬文嚼字杂志认为下图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A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B “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C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D文章

6、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23毛泽东于 1937 年写的矛盾论中对俄国十月革命做出了如此评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 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看,材料中第二个“新纪元”是指A革命结束了俄国封建专制统治 B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C人类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D世界局势发展由战争走向和平38.学历史,有比较,就会有感悟。观察下面四幅关于国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示意图,分析比较后回答问题:(24 分)皇帝 公民大会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将军委员会 执行官 陪审法庭司法立法图一 图二 总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人民 最高人民 国务院 中

7、央军事国会 最高法院 检察院 法院 委员会图三 美国 图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请回答:(1)图一的政治体制形成于古代中国的哪一封建王朝?图二的政治体制出现于古代希腊的哪一著名城邦?这两种政治体制有何显著区别?(8 分)(2)美国政治体制是近代西方典型的代议体制,它是依据哪一著名宪法而建立的?从图三中可以看出其权力结构最主要体现了哪一基本原则?(4 分)(3)图四中还缺少机构名称,其中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并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各是什么?(8 分)(4)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4 分)39 ( 28 分)不同时期的历史教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观念。阅读下表中

8、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材料序号 名称 颁行时间 基本内容(摘要整理)材料 1 奏定中学堂章程 1903 年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 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 ”。外国史当“示以今日西方东侵危局”, “注意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 ”。材料 2 中学校课程标准 1913 年侧重“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本国历史授以历代政治文化递演之现象与重要事迹”。材料 3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大纲(

9、草案) 1956 年“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 “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苏联是人类解放道路上的灯塔”。 “美国是战后世界上新的反 动的侵略的中心”。材料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标准(实验) 2003 年“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 优秀文明成果”。(1 )根据材料 1,概括当时国史教学的核心宗旨。归纳当时外国史教学中注重培养什么意识,结合背景说明当时强调培养这种意识的主要原因。 (6 分)(2

10、)材料 2 特别注重对“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的学习,其教育意义何在?结合史实分析这种教育对历史发展的潜在影响。 (6 分)(3 )材料 3 与材料 4 在世界史教学的目标上有何差异?结合中国当时的外部环境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8 分)(4 )以上四则材料反映了不同的史观。根据材料内容,将与下列史观相对应的材料序号填入表格中。 (8 分)史观 进化史观 文明史观 帝王史观 阶级斗争史观材料序号答案12-23 CBAACA CDBCAB38.(24 分)(1)秦朝(2 分)雅典(2 分)秦朝实行君主专制,雅典则是民主政治(4 分)(2)1787 年宪法(2 分)分权与制衡(2 分

1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 分)(4)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民主政治的模式因国而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以上答案任答两点即可) (4分)39 (28 分)(1 ) (共 6 分)宗旨:强调忠君尚贤。 (1 分)意识:民族危机与自强意识。 (1 分)原因:(外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或答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等)(2 分) ;(内因)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 分)(2 ) (共 6 分)意义:培养学生民主共

12、和的价值观,促进青年一代思想解放。 (2 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反对专制、维护民主的进步运动。如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4 分)(3 ) (共 8 分)差异:(材料 3)强调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对抗,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2 分) (材料 4)强调全人类的和谐发展与文明交流,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世界意识。 (2 分)原因:1956 年, 世界处于两极格局对峙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003 年,两极格局已经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 (4 分)(4 ) (共 8 分,每空 2 分)史观 进化史观文明史观 帝王史观阶级斗争史观材料序号材料 2 材料 4 材料 1 材料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