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说题稿4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3754462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说题稿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说题稿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说题稿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说题稿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说题稿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说题稿4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科组说题稿原题再现33(16分)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该反应H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流程如下。(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 ,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 。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写出两条)(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

2、=10.2)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硝酸、AgNO3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样品含NaCl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_。_样品含NaOH(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准确称取a g KIO3(化学式量:214)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c(Na2S2O3)_molL1。(只列出算式,不作运

3、算)已知:IO35I+6H+= 3I23H2O 2S2O32I2=S4O622I说题过程: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晚说题的题目是2014年广州一模理综卷的第33题。一、考点分析这是一道无机化学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无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和滴定计算。这种题型以新物质制备为背景,涉及知识面广,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反应原理的理解,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化学语言的准备把握,还要较强的化学计算能力,属于中等偏难题目。二、试题讲解与评价讲解:本题涉及内容篇幅比较大,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才能够顺利解题。由题目可以得到两层信息:一、这是一道有关无机物

4、制备的实验题,制备原理和制备所需的试剂都已给出来。二、这个无机物制备需要经历一系列流程,在某个流程步骤中还涉及到气体的吸收装置。通过通读问题,整合题干信息,可以知道:第(1)题第一小问主要考查的是常见实验室制备的流程分析方法和实验现象的描述,结合SO2的性质,要求在理解装置特点与用途的基础上,结合SO2的漂白性与还原性进行解题。解题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化学语言准确应用。第二小问考查的是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和实验改进能力。解题过程要掌握各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因素,结合新情境进行分析,开放性比较强,答案合理即可。第(2)题为常见离子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报告的书写。学生

5、首先要了解实验目的检验Na2CO3含有的少量NaCl、NaOH杂质,结合实验要求和题目提示的信息,设计实验方案,根据NaCl含有氯离子特点,可以通过沉淀法鉴定,这一小问容易解决;而如何检验NaOH的存在,就必须在充分理解提示(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0.2)的基础上。利用其提供的(限选试剂及仪器)设计实验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后在大脑里模拟实验的进行,进而把想法转化为准确的化学语言,把操作过程和预期现象描述出来。第(3)题为滴定计算题,首先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电子守恒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思想,然后理清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计量关系,由已知的两个方程式,分析消去中间变量可以得

6、到KIO3与Na2S2O3之间的计量关系是1:6,然后列方程式求解得到相应物理量。参考答案:33(16分)(1)品红、溴水或KMnO4溶液;溶液颜色很快褪色或指出相应试剂的正确颜色(红色、黄色等)很快褪色也可得分。 增大SO2的接触面积、控制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使用多孔球泡,减缓通入SO2气体的速率等(答其中二条即可)(2)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pH计测定上层清液pH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大于10.2(3)根据滴定关系可知: KIO3 6 Na2S2O3 1mol 6mol a/21

7、4 cv/1000 列式有: cv/1000 = 6a/214 解之得:c = 6000a/214V 或3000a/107V 二、试题讲解与评价评价1、命题立意综合实验题,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 又有能力提升的考查。 2、能力水平能够体现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 三、学情分析 对于我现在所教的两个教学班的学生来说,储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但是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题的灵活性还不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重点依然是巩固好基础,再谋求提高;而在动手设计实验方案的方面还有待加强,在运用化学语言方面也缺乏练习,化学计算能力低,尤其是运用抽象字母的运算能力更

8、低。为适应高考要求及变化趋势,我提出以下学法指导。四、学法指导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这是我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这启示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培养学习兴趣,多寻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加以训练;同时课堂教学中突出化学的学科特色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报告的书写;又因为化学计算是学生的一个短板,我们就要从学生一开始学化学就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培养解题思路。五、题目变式3合成氨是“将空气变成面包”的反应,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图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图: .原料气的制备 (1)合成氨所需氮气来自空气,方法之一是将空

9、气液化后再加热分离;请另设计一种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的方法:_。 (2)请写出工业上获得氢气的一种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 .原料气的净化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原料气在进入压缩机之前必须经过净化、精制处理,“精制”过程通常是将含有少量CO、CO2、O2和H2S等杂质的原料气体通入含有氨水的醋酸亚铜二氨(Cu(NH3)2Ac)溶液,以获得纯净的原料气。其中,吸收CO的反应为COCu(NH3)2AcNH3H2O Cu(NH3)3COAcH2O(l)H0。(3)为了提高CO的吸收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4)除去氧气时,氧气将Cu(NH3)2Ac氧化为Cu(NH3)4(Ac)2,则反应中还

10、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氨的合成(5)合成氨工业中采取的下列措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填序号)。A采用较高的压强(2050 MPa)B采用500 的高温C用铁触媒作催化剂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N2和H2循环到合成塔中并补充N2和H2(6)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法合成氨的简易装置。简述检验有氨气生成的方法: _。解析:这种题以物质制备为背景,涉及知识面广,解题思路是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进行解题,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顺序是:第一,认真阅读题干,提取有用信息。第二,仔细观察框图和所给的装置图,联想熟悉的实验,了解每个步骤和食品与熟悉实验相似的地方,分析每个仪器中所装药品的作用;第三,通读问题,整合信息,把所有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题给信息和化学基础知识解出正确答案。六、预测及反思近几年广东高考化学卷依然会以物质制备为背景,综合考查以物质的组成、性质为主要探究点设计的试题,其命题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这类试题的有效办法是: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熟悉常见探究角度、考查设计的问题,掌握基础实验操作方法,掌握正确分析方法和答题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