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电阻实验专题(2012gzm)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3750052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电阻实验专题(2012gzm)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测电阻实验专题(2012gzm)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测电阻实验专题(2012gzm)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测电阻实验专题(2012gzm)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测电阻实验专题(2012gzm)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电阻实验专题(2012gz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电阻实验专题(2012gzm)(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电阻实验专题一、伏安法测电阻(电压表与电流表)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2、实验原理:I=U/R3、电路图:(右图) 6个电路元件(“五串一并”)4、实验步骤: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限流)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及电流。UR1R2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I1、在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中(1)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为图18其中有几处是错误的,请在错误之处打“”并改正实验电路图:(2)下表是小明同学拟出的实验报告请将上述报告中的三处空白补充完整实验名称

2、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测定未知电阻R的阻值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_,使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根据测量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R的阻值。实验记录电压U/V电流I/A电阻R/2.00.20实验结论略 (3)从“实验步骤”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2.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38V、15W”的小灯泡、标有“20,1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甲乙(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

3、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恰当);(2)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_。(3)乙组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A更换小灯泡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4)下表是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计算出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其原因是_。考点3: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1、小明想测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工作电流小于0.3A的小灯泡的电阻。(1)图25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

4、值最大)(2)连接好电路后,小明进行了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仔细分析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表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数据,请指出错误数据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图25(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想用原电路测量一段电阻丝Rx的阻值(约10)。他用电阻丝替换了灯泡,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已损坏,将其拆除,不改变其他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小明也完成了实验。请简述实验步骤并写出计算Rx的最后表达式。(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实验步骤:。表达式:Rx=。考点4:伏安法测电阻(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1、若在实验中小明不慎将电流表损坏,请利用余下的器材要测定一只未知电阻RX的

5、阻值.滑动变阻器标有“25 2A”字样,电源电压未知,只能连一次电路。要求:画出电路图; 说明所需测量的数据及步骤(用字母代号表示);写出计算RX的数学表达式.考点5: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与定值电阻)1图l4是小明研究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图l5是据实验数据绘出的U-I图。小灯泡标有“2 V”字样,滑动变阻器R标有“20 1 A”字样。 (1)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端。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_。(2)小明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故障原因可能是_。全品中考网(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_:ASR0Rx图112.某学习兴趣小组

6、同学利用下列实验器材测一个未知电阻阻值大小:电压恒定的电源一个(电压未知),定值电阻R0一个(阻值已知),待测电阻Rx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实验室学生用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并设计出了如图11所示的电路图。(1)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并用相应的字母代替物理量(2)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_。巩固练习1、某同学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如图5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为4.5V。他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并检查各元件完好。然后闭合开关S,发现灯泡很亮,且电压表的读数为4.5V。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为是 。2、在图6(甲)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3V,电流表A1 、A2的示数如图6(

7、乙)所示,则通过R1的电流是 A,R2的阻值是 。(甲)图6(乙)图103、铅笔芯是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不同类型的铅笔的笔芯软硬程不同,其中6H的铅笔芯最硬,6B的铅笔芯最软,HB的铅笔芯软硬居中。铅笔芯是导体,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度是否有关呢?小明用如图10所示的装置探究这个问题。他先后将6B、HB和6H的铅笔芯分别接入电路A、B两点间,通过观察 ,比较出三者电阻的大小。用此方法比较电阻大小的依据是: 。他选取的这三支铅笔芯应满足的条件是: 。4、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a b 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为粗略

8、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 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 5、在探究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后,同学们又提出了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3 15 0.6 3 3 15ACDB电压U=2V次 数123电阻R/51020电流I/A0.40.20.1(2)在导线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还应 。(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同

9、学们继续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读取完电流表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0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简捷高效。那么,电压表示数会怎样变化: 。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_。(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请你总结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考物理电学实验电阻测量专题一、类型: 1、 伏安法测电阻2、 单用电压表法测电阻3、 单用电流表法测电阻4、 等效法测电阻二、详细讲解1、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流经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再计算出电阻。出题方式(1)连接完成电路图,主要是完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2)给出电路故障的现象,找出故障原因(3)读出电压表和电

10、流表的示数进行计算例题:小林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实验电路如图23甲所示。(1)按照图23甲所示的电路衅,将图23乙中的电流表(用 0.6A量程)正确连入电路(用笔画线表示导线)。(2)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V2的示数如图23丙所示,由此可知,电阻R1=_。(3)小林发现另一个同学实验时,电路连接正确,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但是反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表表V2的示数总是与V1示数相等。由此可见,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_或者是R1_。 2、单用电压表法测电阻解析:给出一只电压表、待测电阻、电阻箱(或已知阻值的电阻)及开关电源

11、,测出电阻值。因为题目只给出了电压表,无法直接测出电流值,此时可利用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将待测电阻和电阻箱串联,先测出已知阻值的电阻两端电压,计算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再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利用公式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例题:小东想利用下列下列器材测未知电阻RX的电阻值。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稳压电源一个,待测电阻RX和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各一个,量程满足要求的电压表一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下面是小东测电阻RX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S断开,用电压表测出 两端电压 ;(3)_ ;(4) 的电阻值为_ 。

12、(3分)3、单用电流表法测电阻解析:给出一只电流表、待测电阻、电阻箱(或已知阻值的电阻)及开关电源,测出电阻值。因为题目只给出了电流表,无法直接测出电压值,此时可利用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将待测电阻和电阻箱并联,先测出流经已知阻值的电阻的电流,计算出此时电路中的电压;再测出流经待测电阻的电流,利用公式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例题: 4、等效法测电阻解析:先将待测电阻和一已知电阻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再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读出此时电表的示数;用电阻箱代替待测电阻接入原来的电路,电路中其他部分保持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表示数与替换前示数相同,读出此时电阻箱的读数,即为待测电阻的值。例题:用图23甲所示的电路测量RX的阻值,图中R为电阻箱(电阻箱符号为 ),R0为滑动变阻器,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1)请你完成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A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 B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