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0636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72527467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0636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0636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06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0636(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横向的维度。()判断题对错 2: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单项选择题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多项选择题A、道德规范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E、道德行为 4: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A、角色信念形成B、角色认知C、角色认同D、角色内化 5: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是() 单项选择题A、觉知性B、能动性C、目的性D、社会历史性 6: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这是() 单项选择题A、示

2、范法B、系统脱敏法C、惩罚法D、行为塑造法 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单项选择题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8:“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单项选择题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9: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有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与() 单项选择题A、沉默的B、对抗的C、安静的D、活跃的 10: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单项选择题A、打开收音机B、骑车C、实弹射击D、打字 11: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单项选择题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 12:学习策

3、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规则系统或技能构成,是学习技巧和学习技能的组合。() 判断题对错 13:计算“5060(32253)?”属于()问题。 单项选择题A、有结构B、无结构C、创造性D、一般性 14: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 单项选择题A、八个阶段B、七个阶段C、六个阶段D、五个阶段 15: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单项选择题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 16: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使表征更明直观,这是()的过程。 单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 17:在心理测验中,成

4、就动机测验属于()。 单项选择题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 18:元认知策略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A、目标监控B、领会监控C、策略监控D、注意监控 19: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单项选择题A、攻击性行为B、亲社会行为C、性别角色的获得D、观察能力 20:创造力可以表现在人类生活的一切实践活动中。【】 判断题对错 21:青年初期的学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 单项选择题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辩证思维D、直觉思维 22: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单项选择题A、兴趣B、认知内

5、驱力C、高尚的动机D、成功感 23:学校情境下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有()。 多项选择题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介E、教学环境 24:“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单项选择题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25: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_。 单项选择题A、比较紧密B、缺乏学业效度C、很不协调D、基本协调 26:学习定势属于学习心向。() 判断题对错 27:一般而论,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 单项选择题A、课堂教学能力B、进行家长工作的能力C、研究学生的能力D、组织班集体能力 28:课堂气氛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

6、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单项选择题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 29:成败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A、马斯洛B、韦纳C、班杜拉D、阿特金森 30: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 单项选择题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31: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A、沃尔夫B、桑代克C、布鲁纳D、奥苏伯尔 3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如何控制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这是() 单项选择题A、言语信息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智慧技能学习D、认知策略学习 33:行为塑造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

7、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判断题对错 34:维果茨基把人的心理机能分为生物进化获得的低级心理机能和文化历史发展获得的高级心理机能。() 判断题对错 3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多层次、多侧面,不能孤立、片面、割裂地看问题。这句话强调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单项选择题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联系实际的原则D、教育性原则 36: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A、史莫克B、莫雷若C、加涅D、奥苏贝尔 37: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A、史莫克B、莫雷若C、加涅D、奥苏贝尔 38: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被称为() 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

8、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39: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单项选择题A、系统程序B、严格规则C、系统规则D、标准规则 40: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单项选择题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 41:自动化的操作如穿衣,也可称得上是问题解决。() 判断题对错 4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是() 单项选择题A、格式塔效应B、艾宾浩斯效应C、马斯洛效应D、罗森塔尔效应 43: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9、。 单项选择题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44:()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内倾的和外倾的。 单项选择题A、苛勒B、西蒙C、荣格D、马斯洛 45:在充实制教学策略中,以增加难度较深的教材或作业为特点的是() 单项选择题A、水平充实B、垂直充实C、原则充实D、内容充实 4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 单项选择题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4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10、()。 单项选择题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48: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49:认知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被称为生长需要。() 判断题对错 50:上位学习又称()。 单项选择题A、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1:答案错误 解析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维度。 2:答案C 解析 3:答案B,C,D,E 解析 4:答案A 解析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形成

11、。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角色信念形成。(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D 解析 略。 8:答案C 解析 平时的印象影响到当前的评价属于晕轮效应。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连续动作技能即连续型操作技能,这类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操作技能表现为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协调的动作序列。只有B选项符合这一定义。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12、 16:答案B 解析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其中监视策略包括根据对认知目标达成程度的监控、对学习策略的效果的监控和对自己注意力、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监控。其中不包括的是领会监控。(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9:答案D 解析 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 20:答案正确 解析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在人类生活的一切实践活动中,人们都可以产生这种独

13、创,所以是正确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略。 23:答案A,B,C,D,E 解析 略。 24:答案C 解析 平时的印象影响到当前的评价属于晕轮效应。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7:答案A 解析 略 28:答案A 解析 课堂气氛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它会使许多学生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促使他们按照课堂气氛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导致学生问发生连锁性感染。 29:答案B 解析 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韦纳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而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A 解析 形式训练说源于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Woiff)所提出的官能心理学(本解析由影骄子2012提供) 32:答案D 解析 33:答案错误 解析 代币奖励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34:答案错误 解析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认为从起源上看:低级心理机能是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