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2526564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福建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福建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福建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福建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福建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福建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福建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耕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2图3 所示的耕作方式,应该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 D集体耕作3右图甲骨文所示的四个字分别为春、夏、秋、冬。其中“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寓意春种;“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寓意夏长;“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

2、熟,寓意秋收;“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寓意冬藏。由此我们可以推测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4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5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井田制趋于瓦解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6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

3、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 A战国 B汉朝 C宋朝 D明朝7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8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9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说“织造尚松江,

4、浆染尚芜湖”;芜湖县志记载明嘉靖(公元1522 1566年)年间,徽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雇工达千人。这些记载说明16世纪的芜湖 浆染行业处全国领先地位 沿长江最发达的工商市镇 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已经很高 局部区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10“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海禁”政策 重农抑商 盐铁官营 夜市出现A B C D11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取得的地理大发现的成果有发现绕过非洲南端的航路 到达美洲的沿海地区开通绕过美洲南端的航路 完成通往印度的航行 A B C D12右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

5、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1493年 1570年(据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传染疾病的肆虐工业生产污染严重A B C D13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产生14据记载,19世纪中期,在世界贸易中,英国所占份额超过五分之一。以下是18541856年

6、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这表明A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英国对外贸易顺差 D英国实行自由贸易15观察右图,1870年以后世界能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A煤炭资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绝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16.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表明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A. B. C. D.17观察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发展最快时期的主要原

7、因是A清政府调整财税政策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C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D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18. 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19西方史学家评论苏联经济体制:“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有余粮收集制 取消商品贸易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国民经

8、济比例失调A B C D20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21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22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以下评价正确的是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因

9、为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B没有看到消费水平归根结底取决于广大中下层民众的购买力C强调消费是生产的动力,鼓动消费以减轻供大于求的压力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23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24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者往往只凭心血潮而不是深思熟虑。”与这种观点最为贴切的事例是A.鼓励农民发展副业 B. 扩大

10、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C.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D. 部分承认企业的物质利益25关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B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C建立福利制度、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D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6.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

11、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27在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问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貌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28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29如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粮票。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 B浙江省粮食销售秩序井然C“文化大革命”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D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3

12、0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 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31广东惠阳地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特别介绍了乌石公社景联大队党支部书记写的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横额:“社会主义好!”。“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32.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B实行以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增强企业活力,搞活企业 D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33从1993年3月到1998年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