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_教学设计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72306494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欢乐的泼水节》_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欢乐的泼水节》_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欢乐的泼水节》_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欢乐的泼水节》_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欢乐的泼水节》_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乐的泼水节》_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欢乐的泼水节》_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 欢乐的泼水节_模板【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6 个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教学重难点、关键】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板书课题。2教学 “泼 ”。读准字音 “po,”怎么记这个字?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二、初读。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tong hu shi lin

2、2(出示词语)水桶互相湿淋淋幸福jiao sai ken li banna象脚鼓赛龙舟不肯离去西双版纳feng huang dai ji凤凰傣族吉祥( 1)自读生字词。( 2)你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字音:“赛 ”:读平舌音。“湿 ”:读翘舌音。“幸 ”:读后鼻音。“离、淋 ”:读边音。字形:“幸 ”:不能跟 “辛 ”混淆。( 3)带读,指读,开火车读。( 4)去拼音,齐读词语。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5再指名分段朗读。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1通过朗读课文, 你知道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了吗?如果知道,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2指名回答。

3、3齐读课文。四、学习第1 自然段。1自读课文第1 自然段。2简介:西双版纳凤凰花。3 “一年一度 ”是什么意思?4从第 1 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什么?5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 自然段。五、教学生字。课文读的好,字也会写得好。1分析字形。“互、泼、离 ”: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2指导写字。“备 ”:上面的 “ ”,要包住下面的“田”。“旁 ”:中间的 “ ”写得长些,包住下面的“方 ”。“幸 ”:第三笔横要长。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xiang zheng zhun bei po shui yi nian yi du( ) ( ) ( ) ( )pang bian li q

4、u ken ding shi lin lin( ) ( ) ( ) ( )二、数笔画,填空。“离 ”:共()画,第9 画是()。“互 ”:共()画,第2 画是()。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一定的句式。3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4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2指名分段读课文。3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二、新授。1教学第1 2 自然段。(1) 第 1 自然段。(2) 一天 于来 了:指 “ 一天 有的撒上花瓣”部分。a哪几个 写出了人 盼望 水 的

5、到来?(板 :早早、早已)通 你的声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出来。b你看,就 那清水有的洒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同学 ,我 学 的 文中有没有 似的句子。c生回 。d你也能用 “有的 - 有的 - ” 一句 ?e有感情 第一句。(3)指 “开始 水了 - 人人 上笑开了花”部分。a 开始 水了,怎么 的呢?- ,可做做 作。b 看看 ,你如果参加 水 ,你希望是 ? 什么?c 有感情地朗 部分 文。( 4)指 “清水是吉 如意的象征 - 怎么能不高 呢! ”部分。a 喜 水 ?指名答。b 指名朗 “怎么能不高 呢! ” 好感 句。( 5)有感情地 第 2 自然段。2教学第3

6、自然段。( 1) 水 不 水呢!( 2)自 第 3 自然段( 3) 个自然段中也写了一系列的 ,写得多么准确呀!( 4) 第二句。( 5)你也能用 些一系列的 一段 ?( 6)有感情地朗 第三自然段。3你 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 俗?三有感情地朗 全文。作 一、比一比,再 。淋()幸()味()桶()林()辛()末()通()二、造句- 有的 - 有的 - :三、搜集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 俗 ,然后全班开个以“民俗 ” 的 。第三 【教学目的】1背 文。2做 堂 。【教具准 】教学挂 或多媒体。【教学 程】一、复习。1上节课, 我们一起跟傣族人民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那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全班齐声有

7、感情地朗读全文。二、指导背诵。1看录象,读读书上的语句,再自己背背。2同座位互背,还可以做做动作。3指名背。4全班齐背。三、做课堂作业。作业设计一在挂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花瓣()的泼水节()的鼓点()的清水()的鸟儿()的生活二、照样子写句子。例:来鸟岛玩的人很多。很多人来鸟岛玩。1小草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2花丛中飞舞着美丽的蝴碟。三、按课文内容填空。1这一天,人们_, _ ,来到了大街上。2大家 _,_ , _ ,还不肯离去。四造句。一年一度 迎来 附:板书设计:21欢乐的泼水节早早早已追赶泼水20欢乐的泼水节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8、出处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 课,课题是 画鸡蛋师: (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讲谁画鸡蛋的事 ?生:达 芬奇。师:很好,答的很对,如果你要是把这句话说完整了,那就更好了。可以吗?请你再试一下!生:这篇课文是讲达达芬奇画鸡蛋的事。师:恩,非常好,要是把达 芬奇什么时候,谁让他画鸡蛋也说清楚,就更好了。谁来试一试。生:这篇课文是讲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的事。师:他说得好不好?生: (齐 )他说得好。师: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再重复一遍给老师听呢?生: (齐 )这篇课文是讲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的事

9、。师:恩,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是从哪几方面概括介绍达芬奇的?思考一下后请同学回答。生: (大家轻声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四百多年以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个著名的画家。生: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师:恩,很好,那你能告诉我们这两句话告诉读者什么吗?生: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四百多年以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个著名的画家。师:噢,对是对的,但是你只是把这两句话照着书读了一遍。要是能由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概括那就更好了,好,请坐。师:接着让老师来帮你们把思路理一下吧,首先,我们先来看这段开头的“四百多年以前”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生: “四百多年以前 ”是告诉我们时间。生:

10、 “四百多年以前 ”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师:说得都对。(出示 “什么时候 ”的卡片 )师:那么接着的这个“意大利 ”又是告诉我们什么?生: “意大利 ”是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师:对,非常好,请坐。我们知道“意大利 ”是个国家的名字,所以说课文里是告诉了我们确切一个国家。 (出示 “国家 ”的卡片。)师:接你们能告诉我“达 芬奇 ”是告诉了我们什么吗?生: “达 芬奇 ”是告诉我们人物。师:对很好,那么(出示 “人物 ”的卡片 ) “著名的画家 ”是告诉我们什么?生: “著名的画家 ”是告诉我们他是什么人。师: (出示 “是什么人 ”的卡片 )什么叫画家 ?生:画家就是会画画的人。师:图画课上老师

11、教你们画画,你们也会画很多画,你们能叫画家吗?生: (发出笑声 )不能。师:那你们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画家?生:会画画的大人才能叫画家。师:是这样吗 ?我们学校教图画课的老师都是大人,又会画画,他们都是画家吗?师:看来这个问题难了一些,听老师说。画家一般是指有画画的特长,画画得很好,并以画画为主要职业的人。懂了吗?生:懂了。师:文章里面提到了“画家 ”,老师也都解释了什么是画家,那你们还能指出些其他什么“家 ”吗?生:歌唱家。师:很好,那么歌唱家就是有歌唱特长,歌唱的很好,并以歌唱为主要职业的人。生:音乐家。师:对,音乐家呢就是有音乐特长的人,并以音乐方面为主要职业的人师:通过老师对这些“歌唱

12、家 ”“音乐家 ”的解释后大家理解了吗?生:(齐)理解了! !师:很好,老师来考考你们吧,谁能把“舞蹈家 ”的定义告诉老师呢?生:我知道。舞蹈家就是有舞蹈特长,舞跳的很好,并且以舞蹈为主要职业的人。师:恩,答的很好, 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好接着我们看下面,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著名的画家 ”呢?生: “著名的画家 ”就是出名的画家。生: “著名的画家 ”就是有名的画家。师:对了。像达芬奇一样,他很有画画的特长,一生画了好多世界名画,不但意大利人知道他,世界上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他就是著名的画家。师:好,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从“什么时候、哪个国家、什么人物,他是什么人”四个方面概括介绍达芬奇,用话不多, 讲得很清楚。 一齐把这两句话读一遍。读的时候, 要把 “四百”“意大利 ”“达芬奇 ”“著名 ”读得重一些, “有个意大利人”后边稍停顿一下。生:(齐读)四百多年以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个著名的画家。师:很好,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