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保护海洋的措施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170683503 上传时间:2021-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保护海洋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保护海洋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保护海洋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保护海洋的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保护海洋的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保护海洋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保护海洋的措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保护海洋的措施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假如我们不保护好海洋,不采取保护措施,最终危害到的也还是我们人类自己。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保护海洋的措施实施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开展海洋环境容量研究防止和控制沿海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农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流域污染防治和海域污染防治相结合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防止、减少

2、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防止、减轻和控制海上养殖污染。我国海水养殖主要位于水交换能力较差的浅海滩涂和内湾水域,养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环境恶化。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等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防止和控制海上倾废污染。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加强资源养护措施,保护渔业资源。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试验区,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海岛生态环境,促进海岛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近岸海域赤潮的监测、监视和预警,努力减轻赤潮灾害。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海洋是一个完整的水保护海洋的重要性体。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

3、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 海洋污染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每年把1000万吨石油排入海洋;约有100万吨滴滴涕已滞留在海水中。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是各国的共同要求。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多,扩散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因此,海洋污染比起陆上的其它环境污染要严重和复杂。 海洋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是海洋生物资源的损害。如河北南堡渔场,在近岸未受污染以前,捕捞鲆鱼、鲽鱼多集中在秦皇岛沿岸510米等深线以内,现在已移至1523米水深作业

4、。过去在营口、塘沽、羊角沟附近的浅水区产毛蚶最多,现在也大大外移了。莱州湾的小清河口附近,过去盛产河蟹及银鱼,现因小清河成为排污河,使河蟹和银鱼绝迹。大连湾由于海水受污染,引起海带腐烂和贝类死亡。甘井子区柳柴沟原有7个海水养殖场,现在只剩下了一个;污染荒废的滩涂达5 000多亩;过去棉花岛一带盛产海参、扇贝,现也基本绝迹。胶州湾原是一个多种鱼虾产卵、索饵场,生产多种经济鱼虾,现在产量也下降了,每年经济损失约150万元。1978年4月,南黄海北部发生一次大面积的漂油事件,事故发生后的10多天内,在收购的376万斤海产品中,受污染的鱼虾达56万斤。福建沙埕港也因农药厂的污水排入,致使八尺门以内海口

5、的贝类养殖一度大幅度减产。赤潮在中国沿岸也多次发生,辽河口(1975、1976年)、大沽河口(1977年)、黄河口(1952年)、大连湾(1979、1980、1981年)、青岛沙子口近岸、东海(1972年)以及湛江港(1980年)等相继出现过。尤以1952年5月在黄河口由夜光虫形成的赤潮最为严重,持续2个月时间,影响范围长70公里、宽20公里。 此外,海洋污染还直接危害沿海人民的身体健康。卫生部门调查指出渤海、黄海沿岸的渔民头发中发现的汞、镉含量高于内地居民。北戴河、大连、青岛、烟台等地一些著名的风景游览区、疗养区和海水浴场,近几年来也有过油膜或油块的污染。 中国筑海塘及其它围海工程的历史悠久

6、,遍及沿海各省,这对防止海潮泛滥,围垦滩地和发展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围垦,任意建造海洋工程,随意挖沙采石,乱砍滥伐防护林,都可能损害近岸的海洋环境,会造成海岸后退,水土流失,破坏鱼虾等栖息、繁殖的场所,使滨海地区和生态平衡失调。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兴办围海造田,出现过围后积水过多或缺乏淡水等围而不用的现象。如海南岛四周围垦了7万亩土地,但已利用的还不到10%。莆田湄州湾围垦后,把渔船的避风港也围掉了,机帆船都无法靠岸。广东饶平县汫洲乡,原有牡蛎养殖滩涂3万亩,因围海造田把海水养殖挤掉,使农民生活下降。福建诏安下河围垦后,每年损失蚶苗12亿粒,价值30万元。厦门港内,自

7、从修建集美、杏林、马銮、筼筜港海堤,因水文状况发生变化,冲刷区变为淤积区,东渡新港尚未建成,却已出现淤浅现象。自集美海堤建成及策槽、东坑滩涂围垦后,刘五店一带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砂砾底质变为淤泥底质,使中国稀有珍贵的文昌鱼难以栖存,有的死亡,有的外游。在建造海河闸工程时,由于没有建造相应的过鱼设施,致使溯河而上产卵的鱼蟹濒于绝迹。浙江姚江建闸后,反而导致涌江下游的严重淤积,影响宁波港的航运。在海南岛东岸和南岸的沿海沙滩和沙堤中含有钛铁成分,许多农民进行盲目任意的挖凿开采,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辽宁旅顺柏岚子砾石堤,每年约开采5 000立方米砾石,以致引起岸线后退现象。盖县鲅鮹窝的岸线逐年后退,

8、侵蚀土地和公路,原因也是过量开采滨海砂石引起波能剧增的结果。海南岛还有人下海打捞珊瑚,以珊瑚作原料来烧石灰,这是直接破坏水产资源的行为。 近几十年来,中国海洋渔业资源明显衰退,渔获量下降,质量受到影响,除与海洋环境受污染有关外,渔业结构不合理,重捕轻养,捕捞过度,酷鱼滥捕是一个重要原因。过度捕捞,往往造成滥捕未成熟的小鱼,破坏渔业资源的再生产能力,使经济价值高的鱼种逐渐消灭,代之而起的小杂鱼和劣质鱼上升。 海洋里提供给人类的渔业资源是有限度的。在渤、黄、东、南海大陆架区域内,估计可能提供的渔业资源大约 1000万吨,其中可捕量为500600万吨,而目前近海的捕捞量已达600万吨以上。即实际捕捞

9、量已大大超过容许捕捞量,尤其在渤、黄、东海,过捕现象更加严重。中国很多经济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鳕鱼、真鲷、黑口、白姑、黄姑、红姑、绿翅、鳊鱼、牙鲆、高眼、舌鳎、太平洋鲱鱼等资源均已严重衰落,一些高质量的经济鱼类产量大幅度下降。小黄鱼最高年产量达17万吨,目前年产量仅2万吨。以吕四渔场为例,原是一个最大的小黄鱼产卵场,早在50年代后期资源就已遭到破坏,到60年代中期就逐年失去捕捞的价值。鱼的最大年龄从18龄缩减为近期的34龄。小黄鱼资源衰落后,接着又开发了吕四大黄鱼产卵场,10多年后,年产量由原来的67万吨降为12万吨,鱼龄由29龄缩至近年的10龄左右。著名的舟山渔场,1974年大黄鱼、小黄

10、鱼、带鱼、墨鱼的产量为1000多万担,1978年降至600多万担。渤海除对虾、毛虾外,许多经济鱼类几乎绝迹;黄海带鱼、小黄鱼已形不成鱼汛;东海、南海的大黄鱼、带鱼产量也大幅度下降;南海的产量也以幼鱼占多数。 渔船和网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船只越来越多,马力越来越大,网眼愈来愈小,渔场单位海域面积的捕捞次数愈来愈频繁。以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近海拖网船马力数增加2.47倍,而捕捞产量只增长57%。以渤海渔场秋捕对虾过程时损害的幼鱼情况为例,1994年仅272对渔轮拖网,共损害幼鱼4517.8吨,计58 068.7万尾。两年后,若成活率为50%,则可提供的可捕量达27 935.39吨。 1976

11、年1073对拖网机帆船,共损害幼鱼15 376.1吨,计192 595.9万尾,两年后,能提供104 983.8吨产量。其中小黄幼鱼损害最为严重,约占50%,达7 693.4吨,计87 095万尾,两年后可提供43 547吨产量。由此可见,过度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拖网渔业对经济鱼类的幼鱼损害很大。 渔业资源一旦遭到破坏,恢复是极不容易的。如黄、渤海的真鲷,19201935年间被日本渔轮滥捕后至今尚未恢复。小黄鱼资源自50年代破坏后,亦长期得不到恢复。上述情况说明,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保护海洋资源,防止恶性循环继续发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海洋环境保护不仅指海洋污染的防

12、治,而且涉及海洋资源的保护,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工业布局、能源结构、产品结构等许多问题,即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就是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资源和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自然资源对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破坏资源,就是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并不是消极地保持自然的天然面貌,而是有效地、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及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者是统一的和互为因果的。要以生态平衡的整体观和经济观,科学地、全局地、长远地正确处理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开发是为了人民的需要,为人民造福;保护是保护资源再生

13、产能力,防止污染,防止生态系统恶化。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而开发利用必须注意保护。要从环境的全局出发,使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做到海洋开发事业既能全面发展,海洋环境又能得到保护。保护水资源演讲稿篇一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应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无序开采和严重污染,加剧了其供需矛盾,对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如今,地域

14、辽阔、资源丰富的塞外赤峰也已成为缺水地区之一。赤峰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已不足9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40%,是全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41%,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的用水安全线。而“十年九旱“已成为我地去的气候特点,旱魃为虐,随之而来的是赤峰大地河流中断、湖泊干枯,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使得我们不得不把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上升为战略性高度,作为民生问题对待。严峻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水“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每个塞外赤峰人都陷入沉沉的思考:目前赤峰市水资源究竟危机到什么程度?地上和地下水资源缺乏给农牧业生产乃至人民生活造成多大影响?政府乃至民众应采取哪些应对

15、举措,才能扭转危机局面?下面,我以阿旗为例分析水资源现状。一、水量逐渐减少客观原因是:丰枯悬殊,年际季节变化大,全旗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5%,多年平均降水量308.1mm,年际降水变率大,1998年降水562.4mm,20xx年仅为117.5mm;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不丰富,并且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极差;连年干旱致使四条主要河流已常年断流;基础设施薄弱,蓄水能力差,导致无法利用自然降水,只能依靠地下水来发展农牧业和工业。目前,我旗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水位逐年下降且不断加快,城镇地下水以每年2米的速度下

16、降,从20xx年至20xx年为止,已下降10米。主观原因是:人为因素已成为水量减少的重要原因。目前,我旗农牧业用水量占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的82%。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全旗涉水工矿企业已有55家,其中矿业开采类26家、渣石厂13家,砖场16家。用水量较大的就有9家,年累计用水量达393.69万立方米,且逐年递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及居民生活用水逐年增加,由于节水观念淡薄,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突出。二、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客观地讲,我旗在水资源保护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综合起来看,我地去今后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必须要加以保护。首先,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