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基本操作—穿刺类6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0674899 上传时间:2021-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师考试基本操作—穿刺类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执业医师考试基本操作—穿刺类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执业医师考试基本操作—穿刺类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执业医师考试基本操作—穿刺类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执业医师考试基本操作—穿刺类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考试基本操作—穿刺类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考试基本操作—穿刺类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操作 穿刺类执考助手1.胸穿【器械准备】无菌胸穿包(内含弯盘2个,16G和18G穿刺针各一(尾部连有橡胶管),中弯止血钳4把,洞巾1块,巾钳2把,棉球若干(一般是10个),纱布两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瓶5个)注射器5ml,50ml各一,500ml标本容器,1000ml量筒,胶布一卷,靠背椅1张,无菌手套2副,麻醉药,碘伏,抢救车1个。【术前检查】核对患者,准备好物品,戴口罩帽子洗手患者直立坐位,倒坐于靠背椅上,上身稍前倾,双前臂合抱椅背(必要时可在前胸和椅背间放置枕头),充分暴露肋间隙;【操作流程】确定穿刺点:结合X线和叩诊选取穿刺点,一般在腋前线第5肋间、腋中线第6肋间,腋后线或肩胛下角

2、线第78肋间隙作为穿刺点,或由B超定位下选择穿刺点,标记穿刺点(用手指掐一十字为宜),注意穿刺点避开皮肤感染灶;打开胸穿包;消毒穿刺点3遍,铺巾;逐层麻醉;术者用中弯血管钳夹闭橡胶管在穿刺点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穿刺点附近皮肤,右手执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进针,注意在穿刺间隙下一肋的上缘进针,以免伤及肋间神经血管,穿刺过程应缓慢,并观察患者面色、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穿刺;穿刺深度到达麻醉时穿刺深度后,如有突破感且见积液流出,停止穿刺,如未见积液流出则改变穿刺角度、深度直至积液流出;助手戴无菌手套,取一中弯血管钳于皮肤附近固定穿刺针,再取无菌50ml注射器连接橡皮管,松开夹闭在橡皮管上的中

3、弯血管钳,负压回抽注射器,注射器抽满后夹闭橡皮管再取下注射器,首次抽液应作为检验标本置于标本瓶内,排空注射器后,连接橡皮管,打开止血钳,再次抽液,如此反复,连接时注意防止漏气,以免造成气胸;拔针、消毒、贴敷料;清点物品,处理污物,标本贴标签送检,书写操作记录,待有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患者;【注意事项】打开胸穿包的方法助手打开胸穿包外层前3片,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灭菌指示卡,打开外层最后一片及内层4片,术者在两个小消毒杯内放入棉球,助手不接触的分别倒入碘酒和乙醇或在2杯内加入碘伏/活力碘抽液量:诊断性穿刺不超过50ml,治疗性穿刺抽液速度不宜快,抽液量首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宜超过1000

4、ml。拔针时在患者呼气末拔去;2.腹穿【器械准备】无菌腹穿包(内含弯盘2个,16G和18G穿刺针各一(尾部连有橡胶管),组织镊1把,中弯止血钳4把,洞巾1块,棉球若干(一般是10个),纱布两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瓶5个)注射器5ml,50ml各一,500ml标本容器,1000ml量筒,胶布一卷,无菌手套2副,抢救车1个,麻醉药,碘伏;【术前检查】戴好帽子口罩,洗手,携器械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操作,征得同意;患者平卧、半卧或稍左侧卧位;【操作流程】选择穿刺点1取脐与左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反麦氏点”),2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 cm,左右旁开1.5 cm,3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中

5、线交点,4由B超定位下选择穿刺点,标记穿刺点;打开腹穿包;消毒穿刺点附近3遍,铺洞巾;逐层麻醉;术者用无菌血管钳夹闭橡胶管,并在穿刺点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穿刺点附近皮肤,右手执穿刺针于穿刺点45进针12 cm,再垂直进针,并观察患者面色、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穿刺;穿刺深度到达麻醉时穿刺深度后,如有突破感且见积液流出,停止穿刺,如未见积液流出则改变穿刺角度、深度直至积液流出;助手戴无菌手套,取一中弯血管钳于皮肤附近固定穿刺针,再取无菌50ml注射器连接橡皮管,松开夹闭在橡皮管上的中弯血管钳,负压回抽注射器,注射器抽满后夹闭橡皮管再取下注射器,首次抽液不应作为检验标本,须丢弃,排空注射

6、器后,连接橡皮管,打开止血钳,再次抽液,如此反复,连接时注意防止漏气;拔针、消毒、贴敷料;清点物品,处理污物,标本贴标签送检,书写操作记录,待有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患者;【注意事项】打开腹穿包的方法:助手打开胸穿包外层前3片,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灭菌指示卡,打开外层最后一片及内层4片,术者在两个小消毒杯内放入棉球,助手不接触的分别倒入碘酒和乙醇或在2杯内加入碘伏/活力碘;抽液量:诊断性穿刺不超过50ml,治疗性穿刺抽液速度不宜快,抽液量首次不宜超过3000ml,以后每次不宜超过6000ml;标本送检:腹水常规4ml,腹水生化2ml,腹水培养5ml,无菌的注入细菌培养瓶,腹水病理250ml取沉渣送检

7、;3.腰穿【器械准备】无菌腰穿包(内含弯盘2个,腰穿针(内含针芯),中弯止血钳4把,镊子一个,洞巾1块,巾钳2把,棉球若干(一般是10个),纱布两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瓶若干个,无菌测压计),注射器5ml,胶布一卷,无菌手套2副,抢救车1个,三通管,麻醉药,碘伏。【术前检查】备齐物品,核对病人,操作前解释说明;患者体位:患者侧卧位背靠床沿,头向前胸部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脊柱尽量向后弓,呈“虾米”状,充分暴露患者背部,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操作流程】确定穿刺点:去双侧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交点,相当于腰34椎间隙,也可选择其上或其下的一个椎间隙,标记穿刺点(用手指掐一十字为宜),注意穿刺点避开皮肤

8、感染灶;打开胸穿包;消毒穿刺点3遍,铺巾;逐层麻醉;取腰椎穿刺针,检查腰穿针通畅性及密闭性,根据麻醉针头穿刺深度确定穿刺针预期穿刺深度;助手协助固定体位:助手抱住患者颈部和膝;术者在穿刺点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穿刺点附近皮肤,右手执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进针,注意在穿刺针针尖斜面应朝头侧,穿刺过程应缓慢,并观察患者面色、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穿刺;穿刺深度到达麻醉时穿刺深度后,如有2次突破感(进入蛛网膜下腔),拔出针芯,见脑脊液流出,停止穿刺插入针芯,如未见脑脊液流出则插入针芯,改变穿刺角度、深度直至积液流出;测压:术者检查测压计刻度后,拔出针芯,连接三通管,确认其处于关闭状态,将测压计竖

9、直插入三通管,打开三通至穿刺针和测压计两通状态,待液面平稳后读取数值( cmH2O);放液:取标本瓶,首先调节三通放出测压计内的脑脊液,再调节三通放出蛛网膜下腔内的脑脊液,注意放液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发生脑疝,共取3瓶脑脊液,每瓶25ml(分别为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脑脊液涂片染色或培养);注药(如有此步骤):注射药量应与放出脑脊液量相等,或不超过放液量;拔针、消毒、贴敷料;清点物品,处理污物,标本贴标签送检,书写操作记录,待有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患者;【注意事项】打开腰穿包的方法:助手打开胸穿包外层前3片,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灭菌指示卡,打开外层最后一片及内层4片,术者在两个小消毒杯内放入棉球,助

10、手不接触的分别倒入碘酒和乙醇或在2杯内加入碘伏/活力碘;4.骨穿【器械准备】骨穿包(骨髓刺针1个(含针芯),洞巾1块,棉球若干(一般是10个),纱布两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瓶5个,镊子1个)注射器5ml,20ml各一,干净玻片68张,推片一张,胶布一卷,无菌手套2副,抢救车1个,麻醉药、碘伏。【术前检查】携物品至床旁,核对患者;患者体位:1俯卧位或侧卧位(髂后上棘穿刺点),2仰卧位(髂前上棘及胸骨穿刺点),3坐位或侧卧位(腰椎穿刺点);【操作流程】确定穿刺点:1髂后上棘穿刺点(首选),位于腰5和骶1水平旁开3 cm的圆钝凸起处,2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 cm平坦骨面,3胸骨穿刺点,

11、位于前正中线与第二肋间隙水平交点处,4腰椎穿刺点(少用),位于腰椎棘突;标记穿刺点(用手指掐一十字为宜),注意穿刺点避开皮肤感染灶;打开腰穿包;消毒穿刺点3遍,铺巾;逐层麻醉;穿刺(以髂前髂后上棘穿刺点为例)取骨髓穿刺针,检查其通畅性和密闭性,根据麻醉针头穿刺深度确定固定器位置;术者在穿刺点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穿刺点附近皮肤,右手执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进针,穿刺过程应缓慢,并观察患者面色、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穿刺;穿刺深度到达麻醉时穿刺深度后,穿刺针接触骨面后,沿穿刺针长轴左右旋转针体钻刺骨质前进,出现突破感且穿刺针固定于骨内,表明穿刺针已经浸入骨髓腔,调整进针深度至针尖刺入骨膜1

12、cm;抽液:拔出针芯,再取无菌20ml注射器连接穿刺针,轻柔缓慢地负压回抽注射器,抽取0.10.2ml骨髓液,取下注射器,助手取一干净玻片接取骨髓液制片,再拔出针芯,连接注射器抽取适量骨髓液进行骨髓培养、融合基因检测或骨髓流式细胞术;制片:助手用推片沾取少量骨髓液,另取一干净玻片,用推片快速涂片68张;拔针:停止抽液后,插入针芯,取无菌纱布一块,拔针的同时纱布按压;拔针、消毒、贴敷料;清点物品,处理污物,标本贴标签送检,书写操作记录,待有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患者;【注意事项】打开骨穿包的方法:助手打开骨胸穿包外层前3片,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灭菌指示卡,打开外层最后一片及内层4片,术者在两个小消毒杯

13、内放入棉球,助手不接触的分别倒入碘酒和乙醇或在2杯内加入碘伏/活力碘;胸骨穿刺时应注意避免穿透胸骨内侧骨板,否则可能出现心脏大血管损伤,危及生命!动脉穿刺【器械准备】弯盘,无菌玻璃注射器或血气针,止血带,肝素注射液;消毒用品:2%3%碘酒、75%乙醇或0.5%碘伏/活力碘;其他:灭菌棉签,胶布一卷,无菌手套1副,污物桶,一次性治疗巾,无菌橡皮塞;【术前检查】核对患者,准备好物品,戴口罩帽子洗手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暴露前臂和上臂,上臂稍外展,触诊桡动脉搏动清晰;【操作流程】选取腕横纹上方1 cm处为穿刺点,注意穿刺点避开皮肤感染灶,穿刺点下方垫一治疗巾;消毒穿刺点三遍;穿刺前准备:取肝素,用安瓿瓶

14、颈小点处用砂轮打磨,并用碘伏棉签消毒后,以无菌纱布包裹打开,取玻璃注射器,再次确认包装完好无破损在有效期内,打开包装,拔去针帽,抽取少量肝素润管后,将注射器内肝素弃去;穿刺:操作者无菌戴手套,用碘伏消毒左手示指中指及无名指并保持其无菌,操作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在拟穿刺部位两侧相距1 cm处按压固定欲穿刺动脉,右手拇指和中指持注射器(使用血气针则先将活塞拉至1ml处)针头斜面朝上,以4590角进针,见有鲜红血液顶入注射器,固定针头至采集足量血样;拔针:当采样结束后,快速拔去注射器针(或血气针),压迫止血,压迫510分钟;送检:排空空气后,将注射器枕头上迅速插上橡皮塞(血气针则迅速盖上盖子),轻轻旋

15、转68次是血样与肝素混合,低温30min内送检,送检申请单上需标注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及吸氧浓度(吸空气氧浓度为21%,吸氧氧浓度=21%+4*氧流量)后期处理5.静脉穿刺【器械准备】弯盘,无菌注射器或采血针,止血带,试管或采血真空管;消毒用品:2%3%碘酒、75%乙醇或0.5%碘伏/活力碘;其他:灭菌棉签,胶布一卷,手套1副,锐器盒,污物桶,一次性治疗巾。【术前检查】核对患者,准备好物品,戴口罩帽子洗手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暴露前臂和上臂,上臂稍外展,在肘横纹上方或其他穿刺点上方56 cm处扎止血带,嘱咐患者握拳,穿刺点下方垫一治疗巾;【操作流程】确定穿刺点:选取血管直、弹性好、无破损、充盈良好的部位穿刺,注意穿刺点避开皮肤感染灶;消毒;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穿刺目的,待消毒液干透,操作者戴手套;取穿刺针和注射器;拔去针帽,操作者在消毒范围外以左手拇指紧绷皮肤,右手拇指和中指持采血针(用注射器时右手拇指和中指持针筒,食指固定针头下座)针头斜面朝上,以1530角进针,待有回血后,将针头压平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