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二中2015-2016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暑假作业1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0560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定州二中2015-2016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暑假作业1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定州二中2015-2016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暑假作业1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定州二中2015-2016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暑假作业1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定州二中2015-2016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暑假作业1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定州二中2015-2016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暑假作业1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定州二中2015-2016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暑假作业1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定州二中2015-2016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暑假作业1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定州二中高一生物 暑假作业 1命题人: 申越 审核人: 申越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 4 个精细胞,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精细胞变形成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2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相比,精子形成过程特有的是( )A染色体数目减半 B精细胞的变形C染色体复制一次 D细胞连续分裂两次3在被子植物中,双受精作用发生在下列哪一结构中A花粉粒B花粉管C花药D胚珠4下图是基因型为

2、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过程图B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C细胞中有 1 个四分体,4 条染色单体D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 卵细胞5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 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 示细胞中,a 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6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c)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三者之

3、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2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7 (10 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1 分)图(一)中 A 表示基因型为 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体内处于某状态下的一个细胞,B、C 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二)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动物的性别为_,结合图二分析判断依据是_。 (2 分)(2)A 细胞处于_时期,C 细胞的名称是_。(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 A 和 a 的分离

4、发生在_(用图一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图一中 B 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E 的基因型是 _或_。(4)试在坐标系中用曲线表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 目与染色体数目的比例”的变化情况。 (2 分)8 (10 分)下图是一种雄性动物的某种细胞。请识图作答: 和互为 ,对应位点上的基因一般都是相同的,原因是 子是以亲代 为模板,遵循 原则,这说明 子复制的方式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_。此细胞的名称是 ,与分离发生在_ 期,预计该细胞能形成_种配子,基因型是_。(3)若上有基因 上有基因 可能发生了_或 。参考答案1A【解析】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5、,A 错误;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4 个 2种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确;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卵细胞不需要变形,C 正确。【考点定位】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名师点睛】2B【解析】试题分析:精子形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均为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造成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故 合题意;精子形成过程中有精细胞的变形,而卵细胞形成过程没有变形过程,故 B 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的比较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 D【解析】 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卵和受精极核都是在雌蕊的子房

6、中的胚珠中进行。4D【解析】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为,为次级卵母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正常减数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 卵细胞。5B【解析】图示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据此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再结合题意可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A 项错误;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该精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图示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子细胞的基因型为一个次级精母细

7、胞形成的两个精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 3 种: 项正确;因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以图示细胞中,a 基因只来自于基因突变,C 项错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传种接代中的传递规律,而基因 A 与 B(或 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项错误。【考点定位】减数分裂、遗传的基本定律。6C【解析】试题分析:如 果 细 胞 处 于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后 期 , 同 源 染 色 体 分 离 后 , 染 色 体 在 纺 锤 体的 牵 引 下 移 向 细 胞 两 极 , 所 以 可 能 发 生 , A 错 误 ; 如 果 细 胞 处

8、于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前 期 , 则 同 源 染 色 体 联 会 , 四 分 体 内 非 姐 妹 染 色 单 体 交 叉 互 换 , 所 以 可 能 发 生 , B 错误 ; 细 胞 中 染 色 体 移 向 细 胞 两 极 的 时 期 为 有 丝 分 裂 后 期 、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后 期 和 减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后 期 , 由 于 有 丝 分 裂 后 期 和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后 期 着 丝 点 分 裂 , 没 有 染色 单 体 , 而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后 期 , 同 源 染 色 体 分 离 , 细 胞 中 某 一 极 的 染 色 体 数 目

9、为N, 所 以 不 可 能 发 生 , C 正 确 ; 如 果 细 胞 处 于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中 期 , 则 细 胞 中 无 同源 染 色 体 联 会 , 染 色 体 着 丝 点 排 列 在 赤 道 板 上 , 所 以 可 能 发 生 , D 错 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 数 分 裂 过 程 中 染 色 体 和 规 律 性 变 化 的 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 (1)雌性 图(二)中乙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不均匀(或图(二)中乙细胞不均等分裂)(2 分)(2)有丝分裂后期 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3) 序可变)(4)如下图(2 分

10、)【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二)中的乙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不均匀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2)A 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期,C 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 A 和 a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图一中的过程。图一中 B 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故一般情况下,E 的基因型是 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8 ( 1)姐妹染色单体 两条链 碱基互补配对 半保留复制(2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1 3)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解析】染色体复制后每一个着丝粒连接着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是 子半保留复制的结果,以亲代两条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对应位点上的基因一般都是相同的,但也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此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此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