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3.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70481540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3.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3.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3.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3.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3.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3.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3.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考典题回顾例 1 (2010 广东卷 ) 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答案: A解析:“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广东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本地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区域特征,A 正确, B、 C、D 本身错误。例 2 (2009 福建卷 ) 福建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

2、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答案: D解析:本题为材料型说明题,主要考查文化生活中灿烂的中华文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惠安女服饰独树一帜,兼收并蓄,这正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故选D, A、 B、 C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例 3 (2010 安徽卷 )2010 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 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

3、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古代四大发明、 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照明 (LED) ,既不减少亮度又节省能源百

4、分之九十;安徽馆的建筑和装饰大量使用了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广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答案: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 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 。- 1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社会热点,提取有效信息,

5、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问明确要求“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因此可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及其包容性角度分析。思维互动启迪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考点归纳考点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世界古老文明的衰落、中断或湮灭2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1) 殷周时期, 天命神权思想、 “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3)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 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5)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

6、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6) 宋元明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宋明理学。(7)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8) 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图表 )发展时文化思想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作用间殷周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国秦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

7、博大的胸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在史学、文学艺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宋元明术、科技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理学明清近代西方文化思想传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面临冲击考点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是相对于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等文明古国的文化衰落、消亡和融合而言的,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文化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因此说,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 汉字。 文字,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汉字这

8、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按演变的顺序,其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此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即草书和行书。(2) 史书典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2 -(1) 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 意

9、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考点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2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1) 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2)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重点分

10、析1.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发展状况古代文化存续状况文字及发展状况历史记载两河流域文化历经外族入侵,于公元楔形文字,今人无法通仅有“诺亚方舟”神话初年湮灭读传说古埃及文化先后经历希腊化、罗马象形文字,今人无法通无史书记载化、伊斯兰化读古印度文化后被雅利安化古印度文字,今人无法仅有诗史摩诃婆罗多识别罗摩衍那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甲骨文演化成今天汉各朝代均设有史官,具字,中华民族统一使用有丰富的史书典籍2.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1) 区别侧重点不同:源远流长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博大精深侧重

11、于从静态上,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二者的见证或表现不同。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2) 联系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3文化、中华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3 - 4 -易错明辨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 明辨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与史学典籍,有其合理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 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

12、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史书典籍的出现,能够使大量的历史经验、资料史实记载流传下来。(2)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2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因此应该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 明辨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批判地吸收,吸收的是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不是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考点训练1.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BC D 答案: D-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