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金色的鱼钩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69818683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金色的鱼钩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金色的鱼钩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金色的鱼钩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金色的鱼钩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金色的鱼钩北京课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金色的鱼钩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金色的鱼钩北京课改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色的鱼钩课文说明: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自己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迹。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1默

2、读 , 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讨论明确:第一次: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 背有点驮, 四方脸, 高颧骨, 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明确: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明确: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第 1页板书: 照顾、三病号1/眉头拧成了疙瘩2/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明确:1/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

3、,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2/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明确: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像保姆一样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 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 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 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板书:救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明确:这个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有很大的纪念意义。老班长生前用

4、这个鱼钩给三个小战士钓鱼补养身体,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出草地,这个鱼钩挽救的是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从这个长满红绣的鱼钩上, 我们可以看出老班长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 一心为同志,有着舍己救为人的高尚品质,这崇高的品质永放异彩,光芒万丈。板书:怀念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 我们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 唯独没有自己的 优秀共产党员。你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这种品质。要求:预习上面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2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二

5、课时第 2页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生字、 新词,通过查字典掌握“喜出望外”、 “回味”、 “严峻”、 “收敛”、“奄奄一息”、“瞻仰”、“闪烁”的本意,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二)初读课文,了解题意及课文的基本内容。(三)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段意。(四)学习课文第1 段,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二)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 长征 一诗,了解了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千难

6、万险。今天,我们学习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这是一篇有关长征故事的课文。 在红军过草地时, 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 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情况。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你们都理解了吗?1什么叫“青稞”(k5)?(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在西藏、青海等地。)2“作料”的“作”读第几声?什么叫“作料”?(“作”是多音字,作料的“作”读第二声。“作料”就是烧菜时用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3“回味”是什么意思?(“回味”是指在回忆中体会曾经经历过的美好事物。课文中老班长这样说,是为了消除“我”的怀疑,使病员安心地喝鱼汤。)4“弥( m0)漫

7、”两字怎么讲?“夜色弥漫”是什么意思?(“弥漫”是充满的意思,“夜色弥漫”就是到处充满夜的景色。)5什么叫“严峻”?(“严峻”就是严厉、严格的意思。)6“敛”( li3n )字要注意读音和字形。“敛”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是什么意思?(“敛”是收拢的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指老班长的笑容收起来了,消失了。)第 3页7“掣”( ch8)字怎么讲?(“掣”是拽、拉的意思。)8什么叫“奄奄一息”?(“奄奄一息”是呼吸微弱,快断气了的意思。)9“瞻”字在字典上怎么讲?什么叫“瞻仰”?(“瞻”是往上看或向前看,怀着敬意仰起头来看,如瞻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容。)(三)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

8、么课题叫“金色的鱼钩”?(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分段?1给课文分段。2试说出各段段意。(课文按故事发展顺序共分为四段:第 1 段:(从开头到“大伙都叫他老班长”),讲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当时的情况, 介绍了老班长的外貌和“老班长”这个称呼的由来。第 2 段:(从“三个病号走不快”到“沉重极了”),讲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 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 第 3 段:(从“挨了一天又一天”到“很久很久”) ,讲走到草地边缘, 老班长牺牲了。 第 4 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五)指四名学生读课文。(六

9、)学习课文第1 段。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在1935 年秋天, 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2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保护三个小病员过草地。)3把刻画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画出来。读后说一说从老班长的外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4齐读课文第1 段。小结段意:写1935 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了保护三个小病员的任务。(七)作业。1读课文。2抄写常用词语。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第2、 3、 4 段课文。第 4页(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过程(一)听写字词。喜出望外回味衰

10、弱弥漫严峻奄奄一息收敛抚摸瞻仰闪烁(二)继续学习课文。默读第 2 段。1看课文第 3 自然段,什么叫“合不拢眼”?老班长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因为“饥饿威胁着我们”。) 为什么用“威胁”?(说明当时困难十分严重,如再找不到吃的,大家就有生命危险。)2第 4 自然段中写老班长“喜出望外”地跑回来,他为什么“喜出望外”?(正当饥饿威胁着他们的时候,老班长忽然在池塘边发现有一条鱼跳出来。他想, 可以钓鱼烧鱼汤给三个小病员吃。喝了鱼汤,他们的生命就能得救,可以走出草地了,所以老班长“喜出望外”。)从“喜出望外”这个词语中,想想当时老班长的心情。(老班长正在为找不到吃的而忧虑, 忽然发现有鱼,

11、 他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这也说明老班长有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高度责任感。)3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从来没有吃鱼时,老班长是怎样向小梁解释的?老班长为什么坚持自己不吃鱼? (老班长牢记教导员的教导,所以坚持自己不吃鱼。老班长又向小梁讲述了目前的困难,说明自己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必须这样做。这充分体现了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4为什么小梁端起搪瓷碗,觉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因为他知道这小半条鱼来之不易,而且老班自己没吃。)5老班长看见大家不吃鱼汤,说了什么话?把老班长说的话读一读。为什么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小梁知道?(最后一句话是暗示小梁,要他记住,“共产党员

12、要服从党的分配。 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鼓舞他们的信心”。这是老班长前一天对小梁说的话。这里的暗示带有命令的意思,所以是严厉的。)第 5页6读课文,从“以后”到“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指名三人读。分角色朗读其中小梁和老班长的对话, 一人读叙述部分。 (从对话朗读中体会老班长确实是小战士的“上级”、“保姆”、 和“勤务员”, 突出老班长的精神感人之深, 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决心之大。 )7为什么老班长看到大家不吃鱼汤,收敛了笑容?看到大家吃完鱼汤,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 嘴边露出了笑容? (老班长看见大家不吃鱼汤, 怕大家身体更加瘦弱, 走不出草地,完不成任务,所以心里发愁。看

13、见大家吃完鱼汤,虽然鱼汤很少,但总可以维持生命,可以走出草地, 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 所以他心里很高兴。 )老班长的感情变化, 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意见。)小结第 2 段段意:写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三)学习课文第3 段。默读课文。分小组讨论。1接近草地的边缘时,小病员是怎样的情形?老班长呢?老班长怎么对小病员说?大家的心情怎么样?2小梁他们发现老班长昏倒在水塘边时,是怎样抢救的?3老班长为什么还坚持不肯喝鱼汤?(老班长生命垂危,仍然惦念着党交给的任务,坚持不喝鱼汤,而要把鱼汤让给小病员吃,让小病员喝了鱼汤后能走出草地。)4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结第 3 段段意:老班长完成了任务,走到草原边缘,老班长牺牲了。(四)学习课文第4 段。齐读第 4 段。1“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小梁为什么要这样做?(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梁当时的感情。)2为什么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