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24019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32014 学年度第 2 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高二级文科政治试题卷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 I 卷和第 II 卷,共 4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题卡对应题号上所选的字母涂黑。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反的是()A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B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2、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C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 300 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 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有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 。从哲学角度看, “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忽略了意识的能动性 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 B C D3.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总书记的面背诵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 , “北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

3、戴口罩” ,现场发出一片笑声。 沁园春霾形象地描绘了北京的空气状况。这说明()意识是人的主观想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 B. C. D. 4 2013 年 1 月 10 日起,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A B C D5.基因

4、工程是利用重组技术,在体外通过人工“剪切”和“拼接”等方法,对各种生物的核酸(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微生物或真核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者改造、创造新的生物类型。它克服了固有的生物种间限制,扩大和带来了定向创造生物的可能性,这是基因工程的最大特点。上述材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生物固有的属性创造新的物种通过高科技改变物质的自然属性,创造出全新的物质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事物发展的规律A B C D6.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也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单元之一,共有三种类型:电子中微子、 中微子和 中微

5、子。它的一个特殊性质是可在飞行中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通常称为中微子振荡。原则上三种中微子之间相互振荡应有三种模式,其中两种模式已被实验证实,第三种振荡则一直未被发现,甚至有理论预言其根本不存在。2012 年 2 月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利用大亚湾核反应堆群,经过实验首次发现了第三种振荡,被认为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新的认识。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曲折的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的真理性认识不存在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认识具有条件性,真理都包含正确和谬误的成分A B C D7.我国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历时三十多年徒步游历考察大半个

6、中国,论证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源头,否定了被人们奉为经典的禹贡中关于“岷山导江”的说法。此外他关于喀斯特地貌的探索和详细记述,在当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获得直接经验比学习间接经验更重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A B C D8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坚持原则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 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 D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9. 2012 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 。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

7、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 B C D10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

8、动反映A B C D11. 近期,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 。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A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D.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无条件的12.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C.万物都在运动,

9、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13.近期,我国长江流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其数量比大熊猫还少。食物资源锐减、长江航运、污染物排放是长江流域物种消亡的三大“杀手” 。如果长江流域的顶级物种相继消亡,就意味着一个有生命的河流的“行将就木” 。这充分说明()人为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实践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自然的破坏难以避免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会对自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A. B. C. D.14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 25 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

10、的旅行方法。 ”布朗立即寄去了 25 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布朗目瞪口呆的原因,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A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B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15据研究证实,人类大脑中存在着一个具有早期预警作用的特殊区域这个区域可以监控外界环境线索,同时衡量环境变化可能会给人体带来的后果,并调节人们的行为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这表明人脑为

11、人们行动提供选择依据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A B C D16承办 2014 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的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是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 C物质决定意识 D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17.自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几年来,我国循环经济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目前已有26 个省市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从哲学角度来看,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能

12、动地改造世界A B C D18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的法新社发表文章称,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关注中国动荡的 20 世纪。他的作品带有政治意义,有着黑色、愤世嫉俗的幽默感。作品背景包括辛亥革命、抗日和中国内部的斗争等。莫言在海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是红高粱 ,讲述了中国上世纪 2030 年代东部乡下的故事。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这表明()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A B C D19人的心灵和身体在不停地进行对话。如果人的心情愉快,常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

13、想,体内就会分泌出具有活跃脑细胞、增强体质功能的荷尔蒙。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0.下列说法能体现漫画寓意的是()A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总是不同的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C不同的人世界观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同D人的主观精神有时起着决定作用21一盆兰花放在这里,诗人看见气质:“啊,多么高洁的气质,冷峻清丽,典雅脱俗。 ”画家瞧见造型:“哦,多么优雅的造型,茎游叶舞,婀娜多姿。 ”医生关注药性:“呵,多么珍贵的药材,行气解郁,镇心去烦。 ”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A目的性 B计划性 C自觉选择性 D被动复制性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 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 B C D23如果遇到不舒服的事可以学着看电影,让电影治愈你。如果你缺乏学习动力,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