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68001441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具有解热、镇痛等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该物质属于( )芳香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羧酸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芳香烃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该物质含苯环,属于芳香化合物,正

2、确;该物质不含脂环,不是脂环化合物,不正确;该物质含-COOH,属于羧酸,正确;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不够大,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正确;该物质含O原子,不是芳香烃,不正确;所以,正确的是;答案选D2.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B. 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C. 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D. 测定酸后的温度计要用蒸馏水清洗干燥后再测碱的温度【答案】B【解析】【分析】中和热测定实验是定量实验,所以要注意减少误差,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是其中的重点。【详解】A.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

3、损失,减少误差,A选项正确;B. 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快速,以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减少误差,B选项错误;C. 使用环形玻璃棒可通过上下方向的搅拌避免损坏温度计,C选项正确;D. 测定酸后的温度计要用蒸馏水清洗干燥后再测碱的温度,防止温度计上沾的酸与碱反应,减少误差,D选项正确;答案选B。3.反应A2+3B2 =2AB3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5s后,A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A. v (A2)=0.01 mol/(Ls)B. v (B2)=0.08 mol/(Ls)C. v (AB3)=0.03 mol/(Ls )D. v (AB3)=0.06 m

4、ol/(Ls )【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A2的反应速率v (A2)=0.03 mol/(Ls),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B2的反应速率v (B2)=3 v (A2)=30.03 mol/(Ls)= 0.09 mol/(Ls),AB3的反应速率v (AB3)=2 v (A2)=20.03 mol/(Ls)= 0.06 mol/(Ls),D正确,故选D。4.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

5、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答案】B【解析】【分析】提高该反应的NO的转化率只需让平衡正向移动,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加催化剂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虽反应速率加快,但反应逆向进行,因此NO的转化率减小,A项错误;B加催化剂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由于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正向移动,因此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能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B项正确;C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虽反应速率加快,但反应逆向进行, NO的转化率减小,充入N2,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但

6、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误;D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反应正向进行,NO的转化率增大,由于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正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D项错误;答案选B。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B. 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方向,应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来判断C. 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D. 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答案】A【解析】【详解】A熵值指的是物质的混乱程度,同一物质的固、液

7、、气三种状态混乱程度不同,所以熵值不同,A项错误;B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方向,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来判断,B项正确;C. 根据反应NH3(g)HCl(g)NH4Cl(s)可知,熵值减小,所以在室温下若该反应的H0,可以使G0,所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D项正确;A项错误。6.用水稀释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是A. c(H+)和c(OH-)的乘积B. C. OH-的物质的量浓度D. H+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D【解析】【详解】A.c(H+)和c(OH-)的乘积等于水的离子积常数,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A错误;B.在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

8、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 n(NH3H2O)减小,n(OH-)增多,所以减小,B错误;C.加水稀释,c(OH-)减小,C错误;D.加水稀释,c(OH-)减小,由于水的离子积不变,所以c(H+)增大,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7.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工作时的电池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Pb为正极被氧化B. 溶液的pH不断减小C. SO42-只向PbO2处移动D. 电子由Pb极流向PbO2极【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PbO2):PbO2 + 4H+ + SO42-

9、+ 2e- = PbSO4 + 2H2O负极(Pb):Pb + SO42- 2e- = PbSO4可在此基础上对各选项作出判断。【详解】A. Pb为负极被氧化,A选项错误;B. 根据题给反应可知,反应消耗了酸,溶液的pH不断增大,B选项错误;C. 根据分析,正极和负极均有SO42- 参与反应,C选项错误;D. 电子由负极沿外电路流向正极,所以电子由Pb极流向PbO2极,D选项正确;答案选D。8.升高温度,下列物理量的值一定增大的是( )A. 化学反应的焓变B. 化学平衡常数C. 反应物的转化率D.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答案】D【解析】【详解】A.当化学方程式一定时,焓变只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与

10、温度无关,所以升高温度焓变不变,故A错误;B.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故B错误;C.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弱酸的电离平衡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弱酸的电离,则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增大,故D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在可逆反应中,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化学平衡常数和反应物的转化率都会减小。9.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A. 1.7B. 2.0C. 12.0D. 12.4【答案】B【解析】设溶

11、液的体积都是1L,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L0.1molL-1=0.1mol,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L0.06molL-1=0.06mol,H+的物质的量为0.06mol2=0.12mol,则当酸碱发生中和时H+和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2mol和0.1mol,则硫酸过量,过量的H+的物质的量为0.12mol-0.1mol=0.02mol,则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0.01molL-1,pH=-lg10-2=2.0,故选B10.工业生产中常用MnS作为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Cu2+:Cu2+MnS=CuS+M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达平衡时c(Mn2+)=c

12、(Cu2+)B. MnS的Ksp比CuS的Ksp大C.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变大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答案】A【解析】【详解】A. 该反应达平衡时,c(Mn2+)、c(Cu2+)浓度不变,但不一定相等,A选项错误;B. 用MnS作为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Cu2+,利用的是CuS比MnS更难溶,所以MnS的Ksp比CuS的Ksp大,B选项正确;C.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Cu2+)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Mn2+)变大,C选项正确;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D选项正确;答案选A。11.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

13、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 图2中,插入溶液中的铁棒容易溶解,主要是发生电化学腐蚀C. 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D. 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负极【答案】D【解析】【详解】A. 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O2含量越低,所以腐蚀相对越不严重,A选项错误;B. 插入溶液中的铁棒连接电源的负极,作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不容易溶解,B选项错误;C. 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在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较快,C选项错误;D. 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构成的是原电池,镁比铁活

14、泼,所以镁块作原电池的负极被腐蚀,钢铁管道作正极被保护,D选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金属的腐蚀包括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构成原电池,其中较活泼的部分更易被腐蚀;金属的防护可采取隔离、改变结构和电化学防护等方法。其中电化学防护包括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用较活泼的金属与被保护的金属、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将被保护的金属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12.下图是电解饱和 NaCl 溶液的实验装置,x、y 都是惰性电极,a 是饱和 NaCl 溶液,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下列有关该实验正确的说法是A. x 电极为阳极,y 电

15、极为阴极B. x 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色,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 若将两电极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X电极得到的气体与Y电极得到的气体之比之比略大于 1:1D. 电解后,将溶液混匀,电解前后溶液 pH 未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与原电池正极连接的是电解池的阳极,氯离子在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黄绿色的氯气;与负极连接的是电解池的阴极,氢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氢气,同时有氢氧化钠生成,据此分析。【详解】Ay与原电池正极相连接,所以是阳极,x与原电池负极相连接,所以是阴极,故A错误;Bx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所以是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