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联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68000446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联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联考试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联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与我国科技成果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天眼蛟龙号潜水器飞机港珠澳大桥A.传输信息用的光纤材料是硅B.用到钛合金,22号钛元素属于过渡元素C.用到的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用到的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性能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 传输信息用的光纤材料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B. 22号钛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VA族,属于过渡元素,故

2、B正确;C. 氨化硅陶瓷属于无机物,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D. 跨海大桥使用的合金材料,必须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故D正确;故选A。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中所含中子数为B. 溶液中含有数目小于C. 熔融状态下,中所含阳离子数目为2D. 25C时,的碳酸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数目为【答案】D【解析】【详解】A. 18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9mol,而重水中含10个中子,故0.9mol重水中含个中子,故A错误;B. 溶液体积不明确,所以溶液中铵根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C. 熔融状态下NaHSO4只能完全电离为钠离子和HSO

3、4-离子,故1mol熔融的NaHSO4中含阳离子个数为NA个,故C错误;D. 25C时,pH=11的碳酸钠溶液中,c(H+)=10-11mol/L,由水电离出的浓度为c(OH-)= ,则1L溶液中OH-数目为,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易错点在A项,D2O的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之和,即摩尔质量为20g/mol。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和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单体都是不饱和烃,均能使溴水褪色C. 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D. 通过石油分馏获得乙烯,已成为目前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答案】A【解析】【详解】A.

4、油脂中含有酯基,所以能和NaOH反应,氨基酸中含有羧基,所以能和NaOH反应,故A正确;B.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单体分别为乙烯和氯乙烯,因为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使溴水褪色,但氯乙烯不是烃,故B错误;C. 葡萄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醛基,而果糖的官能团羟基和羰基,故C错误;D. 通过石油分馏产品进行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已成为目前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故D错误;故选A。【点睛】糖类是指多羟基醛或是多羟基酮或是水解之后能生成它们的物质,所以官能团不一定相同;只含有C和H的化合物成为烃,氯代烃属于烃的衍生物。4.下表中相关物质信息都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化学式物质的性质与性质相对应的用途A水溶液呈弱碱性工

5、业制硝酸B具有两性耐高温材料C强氧化性消毒液D受热易分解泡沫灭火器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 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生成氢氢根离子而使其水溶液呈弱碱性,但该性质并不是工业制硝酸的原理,故A错误;B. 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具有两性,但用于耐高温材料是因为氧化铝的熔点高,故B错误;C. NaClO具有强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可以作消毒剂,故C正确;D.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但作为灭火剂是因为碳酸氢根能和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与其稳定性强弱无关,故D错误;故选C。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与

6、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C. 溶液:D. 的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 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在碱性溶液中NH4+因为与OH-结合生成NH3H2O而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钙离子不能大量存在,ClO-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 溶液中,HCO3-与OH-、Ba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 的溶液呈酸性,离子间均不反应,一定可以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7、能发生氢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6.催化还原的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B. ,发生加成反应C. 中,被氧化为D. 生成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C【解析】【详解】A. 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则H-H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故A正确;B. 如图所示,C=O键转化为单键,为加成反应,故B正确;C. 中,CO转化为甲烷,C元素的化合

8、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故C错误;D. 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反应为,故D正确;故选C。7.下列离子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稀,若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含B.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若出现红色则原溶液中含C. 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含D.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未观察到紫色火焰,则原溶液中不含【答案】B【解析】【详解】A. 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沉淀,也可能为BaSO4沉淀,二者都不溶于稀稀HNO3,则说明原溶液中不一定含Ag+,故A错;B.

9、 可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二者反应溶液颜色变为红色,为Fe3+的特征反应,故B正确;C. CO32-和HCO3-都能与HCl反应生成CO2气体,不能判断出是否含有CO32-,故C错误;D. 实验室检验K+的存在用焰色反应,可以观察到紫色火焰,但要通过蓝色钻玻璃观察,以便滤去黄色光,避免干扰,故D错误;故选B。8.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A向浓度均为的和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溶液变成红色非金属性:B.向含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观察到红色变浅证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室温下,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约为5电离大于水解D.向盛有10滴溶液的试

10、管中滴加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 NaCl溶液不变色,Na2SiO3溶液变成红色,证明酸性:HCl硅酸,但由于HCl不是氯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无法比较二者非金属性,故A错误;B.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CO32-+H2OHCO3-+OH-,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溶液颜色变浅,可证明存在平衡,故B正确; C. 0.1mol/L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溶液呈酸性,说明HSO3-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C正确;D. 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溶解度

11、AgIAgCl,则溶度积,故D正确;故选A。9.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一定不含,可能含有B. 段参加反应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或C. 段一定生成了气态物质D.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B【解析】【详解】溶液X是无色溶液,Cu2+在溶液中显蓝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没有Cu2+,根据图像可知,AC段没有沉淀生成和消耗,说明AC段发生反应CO32-+2H+=CO2+H2O,该反应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AB段碳酸根离子恰好转化为碳

12、酸氢根,BC段的反应为HCO3-+H+=CO2+H2O,根据离子共存原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Mg2+、Al3+,CD段沉淀减少,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但沉淀不完全消失,说明含有SiO3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的原则可知原溶液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Cl-。A. 根据上述分析,溶液X中一定不含,可能含有,故A正确;B. CD段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假设盐酸浓度为1molL-1,与Al(OH)3反应的盐酸体积是1L,n(A1O2-)= mol, OA段发生的反应为,2H+SiO32-=H2SiO3,AlO2-+H

13、+H2O=Al(OH)3,推出n(SiO32-)= mol,因此n(SiO32-):n(A1O2-)=11:2,故B错误;C. 根据上述推断,BC段反应为HCO3-+H+=CO2+H2O,一定生成了气体,故C正确;D. 根据上述推断,CD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故D正确;故选B。10.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说明该反应的B. ,与过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说明该反应在bc时间段内反应速率最快C. ,常温下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若时,两者的相等D. ,常温下的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的变化

14、曲线,说明两者的电离平衡常数 【答案】D【解析】【详解】A. 由图可知,升高温度K减小,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H0,故A错误;B. 图中曲线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该反应在ab时间段内反应速率最快,故B错误;C. c(S2-)=1molL-1时,金属阳离子浓度相同,但Ksp为浓度幂之积,可知Ksp不同,故C错误;D. pH=3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相同倍数时,HA的pH变化大,可知等浓度的HA酸性强,则,故D正确;故选D。11.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右,该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4B2O3 +2V2O5。下列说法不正

15、确的是A. 电极a 为电池正极B. 图中选择性透过膜为阴离子透过性膜C. 电池工作过程中,电极a附近区域pH减小D. 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 +22OH22e- = V2O5 + 2B2O3 + 11H2O【答案】C【解析】A、电极a通入空气,则电极a为正极,故A说法正确;B、电极a的反应式为:O22H2O4e=4OH,负极反应式为:2VB2 +22OH-22e = V2O5+2B2O3 + 11H2O,OH需要向负极移动,因此选择性透过膜为阴离子透过性膜,故B说法正确;C、根据B选项分析,电极a产生OH,pH增大,故C说法错误;D、根据电池总反应,负极反应式为2VB2 +22OH-22e- = V2O5+2B2O3 + 11H2O,故D说法正确。点睛:本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