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上传人:gu****0 文档编号:167650818 上传时间:2021-02-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0.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应对自然灾害 第1课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台风海贝思肆虐日本,2019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干旱、地震、地质灾害为主,森林草原火灾和风雹、低温冷冻、雪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经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红十字会总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会商核定,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3亿人次受灾,909人死亡失踪,12.6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9256.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270.9亿元,2019年十大自然灾害如下: 1、19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 2、6月上中旬广西广东江西等6省(区)洪涝灾害 3、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

2、害 4、四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5、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洪水 6、南方地区夏秋冬连旱 7、四川长宁6.0级地震 8、四川木里“330”森林火灾 9、山西乡宁“315”滑坡灾害 10、青海玉树等地雪灾,2019年中国 自然灾害 十大事件,03,04,1.2019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一栋28公寓楼由于工人违规进行电焊施工发生特别重大的火灾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70余人受伤。 2. 葫芦岛校门口撞人案。11月22日中午12点多,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第二小学校门前发生重大车祸,多名学生被一辆黑色轿车撞飞。事故造成5名未成年人死亡、19人受伤,其中重伤3人,实事辨析,两则

3、案例中都有很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它们属不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关键词是它一种自然现象而非人为事故,自然灾害的定义,2.小组探究: (1)如图分析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 (2)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集中在哪一部分? (3)哪一类自然灾害分布最为广泛? (4)你居住的地区常发生哪一类自然灾害,分析各地区自然灾害分布种类示意图探究: 1.自然灾害发生与哪一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2.这些自然灾害发生有什么特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种类: 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

4、、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广泛性 区域性 频繁性 周期性 危害性 不可避免性,洪水,地震,台风,泥石流,蝗灾,干旱,2.观看图片小组探究: (1)这些灾害都给人们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2)哪些灾害短期内可以恢复、控制?哪些会造成长远影响?地震常出现的疫情会有什么影响? (3)谈谈你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感受,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資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地震自救儿歌 楼房摇动不要慌,一不跳楼二不扒窗。 下蹲墙角好地方,听从指挥快跑光。 安全走到操场上,万一被埋别紧张。 一不哭喊二不慌,先防身体少受伤。 找水找食找地方,保存体力等救伤,小任务:同学们回家搜集下关于火灾自救的小歌谣吧!比一比谁做得好,图片中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灾害能不能避免呢?人们还有哪些行为间接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发,森林的消失泥石流的到来,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满足个人生产、生活中的需要而做出的不合理的行为也会引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例如:过度砍伐造成植被减少而发生的泥石流、山体滑坡,过度采矿造成的地质塌陷,焚烧秸秆造成的雾霾天气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事件说出来我们共同抵制,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