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完整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744543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完整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本章考情分析在最近 3 年的考试中,本章平均分值为 3 分,2011 年的分值为 4 分,题型主要为客观题,2011 年的案例分析题涉及本章“诉讼时效的中断” 。本章作为全书的开篇,包括“法律行为制度” 、 “代理制度” 、 “诉讼时效制度”和“民事诉讼与仲裁制度”等内容,大多数考点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复习难度较大。最近 3 年题型题量分析题 型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单选题 2 题 2 分 1 题 1 分 2 题 2 分多选题 1 题 1.5 分 1 题 1.5 分案例分析题 2 分合 计 3 题 3.5 分 2 题 2.5 分 2 题 4 分本章基本结

2、构框架法律的一般理论法律行为制度第一章 代理制度诉讼时效制度民事诉讼与仲裁制度第一单元 法律的一般理论一、法律渊源(法律的形式) (2004 年单选题)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法律(仅次于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3行政法规(仅次于宪法、法律):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5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7国际条约或协定【相关链接 1】 股东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相关链接 2】 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致使公司遭受严

3、重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负赔偿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曾表明异议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董事可以免除责任。【例题单选题】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 (2004 年)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2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答案】B【解析】 (1)选项 A 属于“ 法律” ;(2)选项 B 属于“行政法规” ;(3)选项 C 属于“地方性法规” ;(4)选项 D 属于“部门规章” 。二、自然人的行为能力(2009 年新制度单选题)1无民

4、事行为能力人: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小于 10 周岁)或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解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 周岁以上(10 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解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 周岁以上(18 周岁)的成年人【解释 1】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解释 2】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

5、事活动。【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2009年新制度)A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十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答案】C【解析】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3的精神病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 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者 1618 周岁但以自己

6、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本题的关键在于:不满 10 周岁(不含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才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选项 C“10 周岁以下”是指“小于或者等于 10周岁” ,因此选项 C 肯定错误。至于选项 B 并非 100的正确, 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剔除掉选项 A 的特殊规定,剩下的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表 11无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所为的民事行为是否有效? ? ?能否成为普通合伙人? 能否成为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能否成为上市公司的收购人? 在票据上的签章是否有效? 能否作为发明人? 三、法律事实(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1事件(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1)

7、人的出生与死亡(2)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3)时间的经过2人的行为(1)法律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如订立合同)(2)事实行为(与意思表示无关的行为,如创作行为、侵权行为)【解释】 (1)甲公司和乙公司因订立有效合同(法律行为)而发生合同关系(法律关系);(2)因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侵权行为(事实行为) ,甲公司应当对乙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3)因甲死亡(事件) ,其继承人乙继承了房屋的所有权;(4)诉讼时效(时间的经过)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相关链接 1】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和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第 8 章)【相关链接 2】由于发明创

8、造属于“事实行为” ,不属于法律行为,因此,不论从事发明创造的人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只要其完成了发明创造,都可以被界定为发明人。第二单元 法律行为制度民事行为包括有效的民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 、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和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一、法律行为有效的实质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二、无效民事行为(2000 年多选题、2002 年多选题、2006 年单选题)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4(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奖励、获得报酬等纯获益的行为,属于有效行为。(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

9、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法律行为(如 9 岁的男孩从小卖部购买了 1 元的雪糕) ,该行为有效。(3)除上述情形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解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虽然不能独立实施民事行为,但可以在法定代理人的帮助下完成法律行为。如在法定代理人帮助下,作为房屋买卖合同的出卖人或者买受人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合同,直接有效。 (见第 9 章)除上述情形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2)单方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以外的行为(如限制民事行为

10、能力人所订立的遗嘱) ,是无效的民事行为。3欺诈(1)合同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5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2)单方民事行为因欺诈而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如债务的免除) ,属于无效民事行为。4胁迫(1)合同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2)单方民事行为因胁迫而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如债务的免除) ,属于无效民事行为。【解释】 (2011 年新增)受胁迫方可以是相对人,也可以是相对人的亲友。受胁迫的客体可以是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5乘人之危(

11、1)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不论是否损害国家利益,一律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2)因乘人之危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如债务的免除) ,属于无效民事行为。6恶意串通恶意串通,不论其损害国家、集体还是第三人的利益,均属于无效。7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一切与法律的“强制性或者禁止性”规定相抵触的、违反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均属无效。8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通过合法的买卖、捐赠形式来达到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目的,属于无效行为。9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6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表 12合同 其他单方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

12、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效力待定/有效合同 无效胁迫、欺诈 (1)损害国家利益:无效(2)不损害国家利益:可撤销 无效乘人之危 可撤销 无效恶意串通 无效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无效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无效重大误解 可撤销显失公平 可撤销【例题单选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 。A因乘人之危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B因乘人之危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C因胁迫而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D恶意串通,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答案】D【解析】 (1)选项 AB: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不论是否损害国家利益,一律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2)选项 C:因欺诈

13、、胁迫而订立的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可撤销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3)选项 D: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合同,不论损害国家、集体还是第三人的利益,均属于无效合同。三、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1无效民事行为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区别(1)法律效力不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撤销前已经生效,在被撤销之前,其法律效果可以对抗除撤销权人以外的任何人。无效民事行为则当然无效、自始无效、绝对无效。7(2)主张权利的主体不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申请,人民法院不主动干预。无效民事行为,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可以主动干预,宣告其无效。但是,不

14、论当事人是否主张,也不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的确认,该民事行为当然无效。(3)行为效果不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权人对权利行使拥有选择权,当事人可以撤销其行为,也可通过承认的表示使撤销权消灭。如果撤销权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撤销权,或者仅仅要求变更民事行为的部分内容,并不要求将该行为撤销,则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仍然有效。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经撤销,则视同无效民事行为,其效力溯及于行为的开始,即自行为开始时无效。无效民事行为自始无效、绝对无效。8(4)行使时间不同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1 年内行使,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无效民事行

15、为当然无效、自始无效、绝对无效,不存在此种限制。2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1)重大误解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一律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2)显失公平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律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解释】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合同是否显失公平进行判断的时间点,应当是“订立合同之时” 。合同订立之后发生的情势变化,导致显失公平的,不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3)乘人之危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不论是否损害国家利益,一律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因乘人之危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4)欺诈、胁迫受欺诈、胁迫而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才属于可变更

16、、可撤销的合同。3撤销权(1)撤销权是权利人以其单方的意思表示变更或撤销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的权利,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依撤销权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无须相对人同意) 。(2)在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中,并非所有当事人均享有撤销权。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只有受损害方才有权撤销。撤销权人变更或者撤销的意思表示应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作出,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其撤销权是否成立。【解释】对于“重大误解” 、 “显失公平”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均有撤销权。(3)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1 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该期限属于除斥期间(不变期间) ,不得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4民事行为被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