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744334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教神话女娲造人一到六班又受到了强烈欢迎,学生搬着凳子往过道里塞,因班级人数太多,有的看不清楚就动了位置,我觉得不能辜负学生每一节课的兴趣,所以每次都是好好的进行了备课。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由于没能及时预习,首先我给学生先说了本课中重要的或容易写错的字词:蓬勃、疲倦、偶然、蹲、掘起、掺和、揉团、模样、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注音及注释) 。我让学生站起来读着划着写着,弄会了就坐下,教学中发现有时候让他们这样站起来效果比较好,可以无形中有一种竞争意识。先坐下来的学生就给课文标上段落序号然后开始读课文。学生读完后,我让停了下来。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有学生站起来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还有学生加了一些形容词“聪明、智慧”等等。然后我说,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那么你能说说什么是神话吗?”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对童话的认识。紧接着,我在屏幕上打出来“什么是神话?马克思对神话的见解”这些内容,让学生自读。这使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神话,补充了以往不知道的知识。作者袁珂不是很重要,所以稍微让学生读了一下文学常识。并对作者的著作水经注校注中的“校”做了正音,多音字。“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内容,你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吗?就当是回家讲给家人听一样,练习着试一试,要讲出“女娲为什么造人” , “怎样造人” , “怎样造更多的人”及

3、“怎样使人们继续生存下去”这些情节。 ”这个环节其实就是锻炼学生讲故事的的能力,别看这是个小事情,其实复述课文一直是中学生一个大困难,尤其是再将故事生动的讲出来就更难了。不信,你看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人讲话没有逻辑性,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很好地表达出来,所以我设计了这个版块。确实如我所想,学生的确讲得不好,就像是生硬的背课文一样,力求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原文背出来,而这样的方法是极其错误的,脑中只是在简单的复制,更别说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创造了,所以故事讲得坑坑巴巴,索然无味。于是,我给他们做了一个例子,听了之后再让他们练讲,有了提高。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问道“你认为女娲造人还有哪些动机?”“为

4、了排除寂寞”“我说的是还有 ,文中已经说了寂寞、孤独,就不要再重复了” ,我重申道。“为了统治宇宙,他想让人类来帮他管理” 。一男生说。紧接着,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想使学生再往想象能力的锻炼上走一步, “大胆想象:如果你是神,由你来造人,亿万年前的你会怎么造?怎样才会造的更多?”这个问题像一颗石子一样,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动荡了起来,有一些答案很出人意料,但又很合理有趣。比如:范海潮说, “我会先做一个风车或者是水车,将藤条绑在车叶上,然后由风或者是水带动起来,甩出来的泥点施上魔法就都变成了人,又快又省力。 ”大家听完自觉地报以掌声。还有一女生更浪漫一些,说是把黄土洒在云彩里,在下雨时那些云

5、中的泥点落下来就全变成了人。还有好多奇思妙想。我想现在的中国,学生缺乏了创造力,不敢想象,不知想象为何物,这大多是教育惹的祸,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当悬崖勒马。我算见识了,看吧,当你打开他的想象大门的门缝时时,瞧那里是多么美的景色吧!而我也只是偶然地窥见了一角而已,多希望我们的教育不再继续扼杀学生的思想了!我接着上课,我是这样说的:“好,大家说的很精彩。再来看课文,请你说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女神或者是妈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经过简单的思考后,很多同学开始举手,他们从文中找到了相关例句并作出了自己的分析,最后我们一起总结了一下:女娲一天变化七十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从神性

6、的方面来说她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而从寂寞孤独,自豪欣慰, 忙碌疲倦,从人性的方面可知她是一个勤劳、聪明、有爱心、有创造力的母亲。并且学生做了笔记。然后,我讲道:“女娲真的是一位勤劳善良的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降生是那样的开心,快乐,那么,作为孩子的人类对自己获得生命又有着怎样的情感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说说自己的体会。语句很容易找,但分析人类欢喜的情感时遇到了些许障碍,于是我启发道:“当你由于事故被埋于地下时,渴望什么?”“吃的,喝的”有人说。“希望被人快点救出来”有学生说道。“对,很希望获救,有没有希望死的?没有!那么你被解救时,生命有了重生,你会觉得”“特别幸运,开心,快乐,”“这就

7、是为什么人类诞生了会感到快乐的原因了,人人都希望生,这样在世间才会继续产生爱 真情 幸福感 ,不是吗?”同学们似有所悟。我接着说:“当人难吗?”“难”齐声回答。“那你下辈子还做人吗?”我又问。“做,一定还做人。 ”是快乐地回答。“为什么这么难你还做?”答案不一,但从学生的脸上及不停地回答中我觉得他们已经明白刚才的问题了。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的是比较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一是翻译后的内容,而我将风俗通的原文打到了屏幕上:原文: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创造了人类)抟黄土做人。剧务(工作繁忙) ,力不暇供(没有多余的力量来供应需要) ,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

8、黄土人;贫贱者,引縆(绳)人也。 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原文: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译文: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我在学生读完之后问道:“这与课文里及研讨与练习一相比什么地方不一样?”“缺少了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绳)人也。这一句”七嘴八舌的都找到了。“为什么少了呢?”同

9、学们思考着,之后马上就有举手的了。 “我认为它放在这里不合适,因为女娲是爱他所创造的每一个孩子的,而那一句话是古时的统治阶级利用来麻痹人民的,所以课文没有再采用。”还有同学说:“本文的内容是女娲造人 ,如果写了那个部分就有点跑题了。 ”“对,我也不赞同有,因为这么多小人快快乐乐的,一会儿一个小人说我是妈妈捏的,我要通知你们,很不合时宜,况且女娲妈妈听了一定会不高兴的。 ”对这些回答我抱赞同的态度,不时地表扬他们说得好。接下来,我又回到了课本中,问道, “那么,课文与风俗通相比,它增加了那些内容?”“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人被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女娲的心理活动及情绪” ,同学们一一找出作

10、了回答。最后我说道, “不仅如此,作者将自己的看法,评价也写了进去,这在表达方式里叫做议论。 ”这已经超出了本课的范围,但我想着应当让学生稍作了解,于是我举了个例子,指着正倾听的一位女生雨露说:“雨露侧耳倾听着老师讲课,低下头来拿起笔在书上做出来了笔记,一会儿,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这是什么?”“动作描写”有同学喊了出来。“不错”我说, “是描写吧,这是表达方式的一种,那么,我对雨露的这种好的听讲状态是雨露,真是一位好学的同学啊!这是我的什么呢?”“评价”学生立即答道。“对,我的评价就是我的看法,而我的看法、评价、观点,发自我内心的见解都被称为议论。 ”“哦,原来这就是议论啊.”同学

11、们若有所悟。“所以说我们的课文还另加入了作者的评述。 ”最后我补充说。到这里应当说已经可以截止了,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知识,我又问大家:“大家还知道哪些神话?”就有学生立即说到了上帝,还讲了伊甸园的故事。还有学生说到了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等等。时间到了,要下课了,但学生的兴致未尽。于是我说,在平时希望大家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多补充我们的知识,好,就到这里,下课。原文: 女娲造人(袁珂)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

12、,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

13、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

14、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

15、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教案:学习过程:1、导入 (多样化)2、出示目标(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2)会分析出女娲的形象。3、了解神话神话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烂漫的幻想,最初是口头流传的。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想像的手法。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4、作者介绍袁珂,生于 1916 年,神话学

16、家。四川省新繁县人。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 、 山海经校注等。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5、读课文,了解内容,会讲这个故事。要讲出“女娲为什么造人” , “怎样造人” , “怎样造更多的人”及“怎样使人们继续生存下去”这些情节。最好再讲一讲看过这个故事后的感想、看法、评价或者是想法,可以是对女娲亦或是对全文的。6、勇于思考: 你认为女娲造人还有哪些动机?大胆想象: 如果你是神,由你来造人,亿万年前的你会怎么造?怎样才会造的更多?7、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女神或者是妈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8、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请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说说你对人类诞生喜悦感的体会。例如:人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 ;“妈妈”女娲的心理及神态描写:女娲给孩子命名;许多小人儿的欢呼跳跃;女娲的辛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