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基础练习及答案(7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67039709 上传时间:2021-0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基础练习及答案(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语文基础练习及答案(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语文基础练习及答案(7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语文基础练习及答案(7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语文基础练习及答案(7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基础练习及答案(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基础练习及答案(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考语文基础练习及答案(7)小说探究(2010浙江卷改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静流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

2、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世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我那时已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闾巷烟火的不易。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

3、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尘埃随之落定。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吐出,对望,烟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

4、景。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另一面。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是我父亲。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弟头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地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著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则有坚韧自持的力量。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

5、资卡交给了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是在他走后说出来的。(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1.(探究标题)有人觉得将本文的标题改为“父与子”更为吻合小说的情节,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解析:标题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并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语带双关,具有象征意义。围绕这几个方

6、面,从小说的要素入手进行分析。答案:不认同(观点)。“静流”是文章的情感线索(情节);“静流”塑造出了两个外表看似不协调,但内心对彼此都深存爱意的父子形象(人物);“静流”更符合父子间情感“默默变化”的特征(主题);“静流”含蓄而生动,和文章委婉克制的表达风格相一致(文章风格)。“父与子”太普通,太过于直白,不能突出这个故事特点2.(探究人物形象)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解析:结合标题“静流”和文中的叙述内容来确定主人公。“静流”可以理解为父亲与弟弟之间静静流淌的亲情,也可理解为父亲对儿子的静静流淌的亲情。确定一种阐明理由即可。答案:(示例一)是父亲(观点)。父亲是文章着墨最多的人物,文章从

7、开头对父亲的描述、父亲对弟弟的态度以及后来父亲态度的转变的各个角度写出了一个从不理解到理解孩子的父亲的形象(人物形象);弟弟和我的人物安排有力地衬托了父亲的形象(情节设计);对父亲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对孩子的那种静静流淌的亲情,有力地表现出了家庭中亲情的主题(主题表现)。(示例二)是父亲与弟弟(观点)。父亲和弟弟都是文章着墨比较多的人物,文章一开始就对父亲和弟弟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并围绕着父亲与弟弟之间的情感变化,写出了父亲与弟弟之间静静流淌的亲情,有力地表现了家庭中亲情的主题。3.(个性化解读)父亲的态度在前后有明显的变化,你觉得这些变化可信吗?请结合文本和现实来谈谈。解析:小说中有直接

8、议论的句子:“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非常明确地点出了父亲转变的原因。回答这样的问题,要注意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答案:可信(观点)。在文本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在弟弟读书时期不太理解弟弟的很多行为,如“不好好读书,去当文艺兵”等,对弟弟的很多想法都是横加干涉的,但弟弟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父亲对弟弟的态度,内心的亲情驱使他在很多事情上的态度尤其是对弟弟的态度上有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源于对孩子的爱(文本)。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存在着这样的父亲,存在着许多因为某种变故而使人物性格

9、转变的典型,这样的形象就来源于生活(现实)。所以说这种变化是可信的(结论)。4.(个性化解读)文章设置了“侄儿”的情节,你觉得是否有必要?解析:情节类探究题主要是探究情节结构技巧、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分析时可从突出人物形象、体现情节关联情况、突出主题等方面来谈是否必要。答案:有必要(观点)。这个情节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它体现出弟弟的责任与担当精神,也让父亲看到了弟弟懂事的一面(人物形象);这为父亲和弟弟在思想情感上的和解、相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情节);同时,也使父爱的主题得以深化(主题)。5.(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或创作意图)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解析:在答题前要先梳理故事情节,

10、从情节之间的联系中看出作者的倾向性。可重点结合弟弟的成长来谈自己的感悟。答案:(要点)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成长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结合文本和自身经历略。)小说情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失踪周海亮男人随很多人扑出战壕,然后便不见了。活着的兵里找不到他,死去的兵里也找不到他。那次他们打了胜仗,兵的失踪于是变得蹊跷,几近离奇。几天以后队伍打到兵的家乡,营长将兵失踪的消息告诉了兵的女人,女人听了,表情即刻变得不安。“他失踪了?”“找不到了。”“怎么可能?”部队里常有这种事情。营长说:“他可能战死了,死在非常隐蔽的地方,我们找不到他;他可能被俘了,虽然

11、我们打了胜仗,他仍然有走散然后被俘的可能;他可能逃跑了,因为太过恐惧,不敢面对敌人。他回来过吗?”“没有。”女人说,“你们弄丢了我丈夫,你们不该这样问我。”“不是我们把他弄丢的。”营长说,“是他失踪了。”“我猜他战死了。”女人说,“先与队伍走散,然后战死。他既不会逃走也不会被俘,他那么强壮,那么勇敢。他战死了,你们有责 任的。”“当然。”营长笑笑说,“不管他战死,逃走,或者被俘,这点钱都是对你的补偿。现在我得走了,你知道,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光。我先把所有的兵填进去,然后,再把自己填进去”女人不愿相信她的丈夫已经死去,但是现在,她不得不相信。她被自己虚构的故事说服,然后在梦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丈

12、夫只知冲锋,终与队伍走散。他遇到敌人的散兵,他被敌兵打死然后扔进河里丈夫是战死的,他不可能成为俘虏。两年以后,队伍再一次打回来,女人再一次见到营长。营长说他的五百多人,只打剩不足五十人。营长说仍然没有她丈夫的消息。营长说:“我倒希望他被俘,似乎只有被俘才有活命的机会。”女人不相信丈夫会成为俘虏,但现在,女人突然非常希望她的丈夫成为俘虏。只有成为俘虏才可能与部队失去联系,才可能彻底失踪,才可能有活着的机会。可是丈夫成了俘虏,将会受到怎样非人的折磨?每一天夜晚,女人都会被睡梦里丈夫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惊醒。几年以后,战争结束了。在部队,女人再一次遇到营长。营长不再是当年的营长,他现在的任务,是负责核实

13、战争中失踪士兵的名单。他坐在一张桌子后面,两个裸露的胳膊上,整齐地排列着十几个弹痕。“我来找我丈夫。”女人说,“你们是否找到了他?”“当然没有。”营长说,“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被俘。我们拿到了所有的战俘名单,包括死去的战俘,可是没有你的丈夫。他应该逃走了。他肯定逃走了。也许他就藏在村子里,藏在你的家里,藏在墙壁的隔层里。不过这已经不归我管了。再说能活着有什么不好呢,我整整一个营的兄弟啊,现在只剩下我了。”女人不相信丈夫会逃。当初他主动提出要去打仗,他怎么会逃呢?他的胆子大得像狼,他怎么会逃呢?他一直没有在自己面前出现,他怎么会逃呢?女人不相信,可是突然,女人希望他真的逃了。他逃了,保一条

14、命,就什么都有,就可能什么都有,就真的什么都有。女人回到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发现自己早已老去。清晨,出门喂鸡的女人看到一个男人从她面前走过去。男人扫她一眼,目光在她的脸上没有丝毫停留。女人心里猛一哆嗦男人太像她的丈夫了相貌像,身材像,表情也像。可是他是她的丈夫吗?女人僵在门口,任一群叽叽喳喳的鸡崽儿焦急地啄着她的脚背。女人终喊出一声“天啊!”,扔掉怀里的箩筐。她至少追出五里地,可是没有男人的影子既没有像她丈夫的男人的影子,也没有不像她丈夫的男人的影子。女人往回走,想,他是她的丈夫吗?他不是她的丈夫吗?丈夫真的死去了吗?丈夫真的没有死去吗?女人回到家,幻想丈夫站在院子里,坐在屋子里,藏在墙壁

15、的隔层里。女人找了很久,仍然只有孤零零的她。女人叹一口气,拾起箩筐。女人想,不管如何,丈夫给了她等待和希望丈夫有可能活着,有可能死去,丈夫的结果不是唯一的,对她来说,便够了。1.(情节作用题)小说中间安排了“几年以后,战争结束了,女人与营长在部队再次相遇”的情节,请结合文本分析该情节的作用。解析:分析小说情节作用首先要关注情节所处位置,是开头、中间、还是结尾,情节所处位置不同,往往起到不同的作用;然后选准分析的角度,一般从结构上、内容上,以及情节对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等方面入手。答案:为下文女人到底能否找到丈夫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再起波澜,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营长“两个裸露的胳膊上,整齐地排列着十几个弹痕”的描写,以及营长“我整整一个营的兄弟啊,现在只剩下我了”的感慨,烘托出战争的残酷;通过此情节可知“几年来,女人仍然没有放弃对丈夫的思念、寻找”,使得女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突出。(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