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语文第1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详解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697862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语文第1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语文第1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语文第1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语文第1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语文第1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语文第1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语文第1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详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石门二中 2013 届第 4 次模拟考试试卷语 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巷道(hn) 闷雷(mn) 倏忽(sh) 蒙头盖脸(mng)B.赍发(j) 倒嚼(jio) 友谊(y) 绠短汲深(n)C.解元(ji) 空当(dn) 伶俜(png) 刀耕火耨(nu)D.翘首(qio) 摩挲(m) 黢黑(q) 大张挞(d)伐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获诺奖前,莫言曾答应好友“巴蜀鬼才”魏明伦,要为魏明伦文学馆题字。昨晚,莫言的题字通过快递送达魏明伦手中,魏明伦为莫言的一言九鼎深深感动。B.闸北区检察院在

2、全区政府采购领域首创并试行政府采购活动诚信证明制度 ,对政府采购领域“潜规则”全面宣战。政府采购只有真正做到水清无鱼,才能让公财花得值当,让纳税人真正安心。C.五年前,新当选政治局委员的汪洋从重庆市委书记的任上主政广东,下车伊始就掀起了“解放思想”的讨论风潮,力推广东“腾笼换鸟” ,力推产业转型升级。D.金玉满堂的明朝亲王墓,随葬器物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不乏精品,有不少器物还较罕见。这在已发现的明代亲王墓中还未见过,数量仅次于明代皇陵,是其后的又一重要考古发现。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多次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部分地区空气污染严重。这表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

3、的任务仍然艰巨。B自凤凰古城宣布于 4月 10日收取 148元的联票以来,便受到了舆论的关注。34 家媒体从全国各地分三拨奔向了凤凰古城,口诛笔伐之势也未曾间断过。C人感染 H7N9禽流感疫情目前还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 H7N9病毒能够人传人。国家卫计委将坚持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的防控方针,充分发挥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专家组的作用,统一部署,扎实做好全国疫情防控工作。D根据高考数据显示,虽然对于高考录取来说,分数高低不是主要因素,成绩排名才是关键,但高考试题难度的下降可能造成名次的“重新洗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随着信徒的脚步,

4、找到了布达拉宫。十三层的布达拉宫有三十层的神秘。这是一个红白分明的佛的世界。用整棵树干做的彭措多郎大门闩上长满了神祇。 , 。 。 。 ; , 。2走进的是同一天地,看到却不尽相同雅士看到的是壁画、灵塔、雕刻、塑像、文物、经卷、古瓷, 记载着千千万万颗灵魂涅槃的历程参观的日子里,谁都可以进去俗人看见的只是金盏银碗和佛像身上的镶着的数也数不清的每一颗都价值连城的各色宝石一年一年瘦了的铜门环上,一月一月凹了的阶石上,一日一日照样飘飞的经幡上只有真正的佛徒进去,才看到佛身,听到佛的秘语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9 分,简答题 4 分)阅读

5、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上梅直讲书 苏 轼轼每读诗至鸱鸮 ch xio: 俗称猫头鹰。常用以比喻贪恶之人。 ,读书至君奭sh 盛大。赤色。恼怒。奭 h 1.恼怒。2.使之恼怒,激怒。 ,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s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 ”颜渊曰: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

6、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

7、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传曰:“不怨天,不尤人。 ”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选自苏轼文集卷四十八)【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宰:掌管 B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 游:出游C非左右为之先容 容:介绍,推荐D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 度:估量36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选出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夫天下虽

8、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B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 斧斤以时入山林 C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D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7. 下列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B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C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

9、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D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8翻译下面的句子。(9 分)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3 分)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3 分)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3 分)9综观全文,请概括文中苏轼的快乐观。(4 分)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题目。 (8 分)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 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宜阳有唐

10、代最大的行宫之一 连昌宫。这里鸟语花香,景色妍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大概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1、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愁绪,表现愁的内涵和手法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4 分2、有人说春思后两句“无理而妙” ,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 (4 分)4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分)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 。(白居易琵琶行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 (杜牧阿房宫

11、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题近年来,“大数据”这个概念突然火爆起来,成为业界人士舌尖上滚烫的话题。所谓“大数据”,是指数据规模巨大,大到难以用我们传统信息处理技术合理撷取、管理、处理、整理。“大数据”概念是“信息”概念的 3.0 版,主要是对新媒体语境下信息爆炸情境的生动描述。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成见:信息是个好东西。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应该多多益善。这种想法是信息稀缺时代的产物。由于我们曾吃尽信息贫困和蒙昧的苦头,于是就拼命追逐信息、占有信息。我们甚至还固执地认为,占有的信息越多,就越

12、好,越有力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不再稀缺,这种成见就会受到冲击。信息的失速繁衍造成信息的严重过剩。当超载的信息逼近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我们会不堪重负。信息的超速繁殖源自于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打开了信息所罗门的瓶子,数字化的信息失速狂奔,使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在后面。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两年翻一番,目前世界上的 90以上数据是近几年才产生的。2000 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的信息都存储在报纸、胶片、黑胶唱片和盒式磁带这类媒介上。2007 年,只有 7是存储在报纸、书籍、图片等媒介上的模

13、拟数据,其余都是数字数据。到 2013 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中,数字数据超过 98。面对数字数据的大量扩容,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料。哈佛大学定量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盖瑞金则以“一场革命”来形容大数据技术给学术、商业和政府管理等带来的变化,认为“大数据”时代会引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生产力,更是信息生产关系;不仅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内容,更是其生产与传播方式。我们此前的知识生产是印刷时代的产物。它是 15 世纪古登堡时代的延续。印刷革命引爆了人类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哥白尼式革命”,它使得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14、突破了精英、贵族的垄断,开启了知识传播的大众时代,同时,也确立了“机械复制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与印刷时代相比,互联网新媒体开启的“大数据”时代,则是一场更为深广的革命。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往往是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术颠覆了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新媒体遍地开花,打5破了传统知识主体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垄断。新媒体技术改写了静态、单向、线性的知识生产格局,改变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抛入空前的不确定之中。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知识生产若再固守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理念,沿袭此前的知识生产方式,就会被远远地甩在时代后面。 (节选自 2013222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12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数据规模巨大,信息严重过剩,总量已超过了人们的承受极限值而成为社会的负担。B. “大数据时代”给人类社会带了的影响犹如引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虽然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C信息生产往往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信息传播方式不再是自上而下,呈动态、多向和空前的不确定性。D精英与贵族的知识垄断被冲破,传统知识主体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1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在信息稀缺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