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4562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1.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 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B. 嫡长

2、子拥有继承特权C. 严格的等级关系 D.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2.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商代()A.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3. 阅读下面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情况表,从中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有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地理位置晋姬姓贵族山西卫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燕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鲁姬姓贵族山东南部齐功臣山东北部及河北西南部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姬姓诸侯大都分布在富庶地区分封制扩大了

3、西周的统治疆域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 B. C. D. 4.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周王在封鲁公至鲁时,除分给他殷民六族,还“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封康叔于卫时,不但确定封疆的四至界限,而且“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并教导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可见分封制在当时()A. 传播了周文化 B. 妥善安置了殷商遗民C. 拓展了疆土封界D. 稳固了周天子的统治5. 史书上载“益(当时一位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 实行了禅让制 B. 实行了分封制C.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 确立了皇权至上原则6.

4、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 具有民主色彩 B. 以血缘为纽带C. 权力高度集中 D. 神权与王权结合7. 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 原始社会 B. 商朝C. 西周D. 秦朝8. 2014年1月31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

5、权相结合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 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B.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 中央集权制建立 D. 王位世袭制确立10.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至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 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C

6、.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11. 有学者指出,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秦朝的“基因缺陷”指的是( )A. 强力推行重农抑商 B. 实行皇位世袭制度C. 以郡县制控制地方 D. 不合理的治理方式12. 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C. 地方推荐 D. 皇帝任命13.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 职分细化

7、,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14. 认真了解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后你发现,其基本特征是()A. 权力的高度集中 B.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C. 以神权强化皇权 D.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15. 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A. 维护了国家统一 B. 发展了社会经济C. 防止了外敌侵略 D. 加强了民族团结16.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 丞相 B. 郡守 C. 太尉 D. 刺史17.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

8、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 分封制被彻底废除 D. 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18.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 汉武帝时建立的“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朝以来的“三公九卿”B. 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司法权C. 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西藏及宗教事务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19.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

9、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20.“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C. 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21.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 地方无选官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22. 唐代文学家

10、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3. 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 尚书中书门下 B. 中书门下尚书C. 尚书门下中书 D. 门下中书尚书24.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 B. 重视地方监察,加强

11、中央集权C. 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 D. 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25.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是:刺史 都察院 御史台 参知政事A. B. C. D. 26.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 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 权力不

12、再受到中央节制27.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说明()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官僚政治的弊端C. 君主专制的削弱 D. 行政效率的低下28.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在评价内阁制度是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由此可知( )A. 内阁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内阁成员可参与中央决策C. 黄宗羲肯定内阁制度 D. 内阁制度强化了专制皇权29. 皇帝

13、下达给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通称为“廷寄”。“廷寄”制度反映出( )A. 军机处权利大于内阁 B. 军机处提高清政府行政效率C. 军机处直接统领兵部 D. 军机大臣掌握行政决策权30.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拟皇帝旨意)过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纵论军机,谋划战事31.

14、从中国古代历朝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B. 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C. 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D. 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32.明朝阁臣制取代了宰相制,后期阁臣的实际权力非常之大,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 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B. 阁臣的地位极高C. 明朝后期皇帝昏庸,皇权旁落,阁臣越权越位D. 君主专制自身的弊端33. 元朝和清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西藏事务的行政机构分别是A. 中书省、理藩院B. 枢密院、理藩院C. 宣政院、理藩院D. 御史台、都察院34.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 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 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 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 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35.历史大脉络中说:“16世纪是世界形势的转折点那时中国只可惜暮气已深,又昧于外面的情形,民间有企图开拓之心,官方则全无向外发展的意愿。”对于16世纪中国政治的状况,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内阁开始出现B.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统治思想日益保守C. 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D. 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倾向,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