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4434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远县西片三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在非答题区位置作答无效。一、选择题1. 下列对于美国三权分立理解不正确的是A.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形成三权鼎立之势B. 每个部门都能通过某种方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止其中任何一个部门滥用权力C. 总统的权力力量最大,受到的制约和限制最小D. 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美国的政体模式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来构建的,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彼此

2、制衡而又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能,尽管总统为权力的中心,但并不能说明总统的权力最大,凌驾于国会和最高法院之上或受到较小的约束,故C项表述错误,与美国史实不符。考点: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点评:此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是美国政治中最突出的两点,成为美国政体的象征,它来源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并严格照此执行,成为继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后有一个有开创性的政体。2. 禹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贡献主要是A. 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行之有效的制度B.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C. 推行禅让制D. 发明了甲骨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是在秦朝;C是在原始社会后期;D是在商朝时期;

3、禹建立夏朝,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因此选B.考点:王位世袭制点评: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袭制度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3.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其中包括泰勒、强森、克里弗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它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A. 中央集权B. 分权制衡C. 两党制D. 联邦制【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九位美国

4、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说明,美国总统受到议会的制约,即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美国实行两党制,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C项错误;联邦制指的是在保证中央权威的同时,保留部分地方权力,故D项错误。4. 美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下列内容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A. 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B. 最高法院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C. 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大权D.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说,民主性是通过选举方式产生,所以答案选A。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考点:

5、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民主性5. 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A. 皇权被削弱B. 相权得到加强C. 中书省独揽大权D. 中书省职能专一【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说明中书省长官的权力增大,相权得到加强,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的“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表明皇权是强大的,中书的职权是皇帝赋予的,不能反映皇权被削弱和中书省独揽大权,排除AC项;中书省作为元朝最高行政机构,不可能职能专一,排除D项。6. 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

6、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A. 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B. 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C. 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D. 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基本肯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晚清南方各省地方权力较大,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故C正确。材

7、料没有反映清政府的态度,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故B排除。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基本肯定,过于绝对,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7. 对现在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和政府首脑特蕾莎梅表述正确的是梅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梅为首的内阁就一定要下台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决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梅为首的内阁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A. B. C. D. 【答案】B【解析】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内阁首相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错;如果现

8、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首相必须下台,或者请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错误,正确;议会通过的议案,英王基本无权否决,正确;故答案为B。8.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能够为作者观点提供佐证的史实是A.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 参加万隆会议C. 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 改善中日关系【答案】B【解析】材料“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可知是指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国际关系而非之前的革命道路,故排除A项;材料“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说明新中国在对外交往注重与发展中国家交往

9、,即参加了万隆会议,而苏联是超级大国,日本是发达国家,故B项正确,CD项错误。点睛:材料 “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是解题关键。9. 元世祖诏立“中书省”总理全国军务,所谓“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由之”,不仅总管内外,而且也统辖六部,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三省向一省的转变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B. 有效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C. 提高了行政效率D. 力图解决宰相专权的问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三省向一省的转变”,可见并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君主专制下不可能有效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排除B。“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

10、,大小由之”“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可见宰相的权力和地位较高,排除D。唐宋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但是分权往往带来行政效率的降低,所以元朝逐渐过渡为一省制,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中书省。10.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日臻成熟的主要原因有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水利工程相继兴建农作物资源的丰富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古代农业生产体系指的是在生产工具和技术等领域已经取得比较系统的配套的体系。原因主要是由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水利工程的相继兴建。这些都有力地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正确,是

11、生产体系形成的结果。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成熟原因11. 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最能反映上述现象的政治制度是A. 三公九卿制B. 三省六部制C. 内阁制D. 军机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概念的掌握情况。题干的核心信息是专制君主的权利要受到官僚官僚制度的约束。内阁制和军机处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工具,排除CD。三公九卿制是中央集权制的组成部分,其权利来自于皇权,排除A。三省六部制下,因为门下省有封驳权,所以能对皇权产生一定的制约,

12、故选B。考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演进三省六部制12. 吴玉章说,在1918年,他读到了约翰里德写的震动寰球的十日:“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我们北方邻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个劳农政府。”此时,“我们的北方邻国的”国名应该是A. 俄罗斯帝国B. 苏俄C. 苏联D. 俄罗斯联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的出现,再结合时间“1918”,这个时间段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是指新生的红色政权苏维埃,也就是苏俄,B正确;A俄罗斯帝国在二月革命中已经被推翻,排除;苏联1922年之后才成立的,排除C;俄罗斯

13、联邦是在苏联解体后建立的,排除D。所以选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历史意义13. 中国共产党曾在一份宣言中提出“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A. 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释放出诚意B. 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 以民族大义为重D. 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做出了让步【答案】C【解析】题干中中国共产党的若干主张,确实体现中共中央期望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诚意,但这只是表面信息,并没有体现这

14、些主张深层次的本质问题,排除A。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题干中无从体现,与题干无关,排除B。由题干中共产党表示重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放弃与国民党对抗等主张,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国民党共产党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民族矛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准备民族战争,C项正确。此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的和平民主无从谈起,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4. 梭伦改革宣布,废除债奴制,禁止雅典公民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A. 缓和贵族之间的矛盾B. 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C. 扩大雅典公民的基础D. 铲除旧

15、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梭伦改革种解负令,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扩大了公民的基础,故排除AD,C正确。梭伦改革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但不是材料中所述的主要目的,排除B。所以选C15.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 第三世界的崛起C. 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D. 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答案】C【解析】“强大的稳定因素”指的是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保持了世界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D表述错误,雅尔塔体系没有长期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结束。A、B选项不是主要原因。16. 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