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6514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二章章末复习课【知识体系】答案填写 静止 重力 均匀变化 大小和方向主题 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1公式中各量正负号的确定s、a、 v0、v 应用公式时,一般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与 向相同的矢量为正值,相反的矢量为负值2善用逆向思维法特别对于末速度为 0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倒过来可看成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公式可以简化( 如 vtat,s 初12速度为 0 的比例式也可以应用3注意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刹车类问题一般先求出刹车时间(2)对于有往返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加速度 a 恒定) ,可对全过

2、程应用公式 vtv 0at、sv 0t 式求解12(3)分析题意时要养成画运动过程示意图的习惯对于多过程问题,要注意前后过程的联系前段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也要注意寻找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典例 1】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静止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依次通过 A、B、C 三点,已知 2 m,2 m,小物块通过 C 所用的时间均为 2 s,求:(1)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2)小物块通过 A、B、C 三点时的速度解:解法一(1)设物块下滑的加速度为 a,则 s AB,所以 a m/ m/s 0 1222(2) m/s8 m/222解法二由 vtv 0 vAv B8 22) m/s4 m/

3、s,vCv B8 22) m/s12 m/s.由 s :12: 12v A2 a22,12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 32v A4 a42,12联立得 m/s,a2 m/s vBv A m/s,v Cv Aa2 t12 m/v B 8 m/s,由 v 2即 2082 a22,得 a2 m/s vtv 0 vAv B m/s,v Cv B2 m/1)2 m/s 2(2) m/sv B8 m/2 m/车以 20 m/s 的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时的加速度为 5 m/么开始刹车后 2 s 与开始刹车后 6 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4 B35C34 D59解析:汽车的停车

4、时间 4 s, s 的位移为 s1v 030 1刹车后 6 s 的位移等于 4 s 的位移,刹车后 4 s 的位移可看作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40 m,另解:s 2 40 0答案:运动图象问题1 “六看”识图象首先要学会识图识图就是通过“看”寻找规律及解题的突破口为方便记忆,这里总结为六看:一看“轴” ,二看“线” ,三看“斜率” ,四看“面” ,五看“截距” ,六看“特殊值” (1)“轴 ”: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特别要注意纵轴是 s,还是 v.(2)“线 ”:从线反映运动性质,如 象为水平直线表示匀速运动,象为水平直线表示匀速运动,v t 图象为倾斜

5、直线表示匀变速运动(3)“斜率 ”:象斜率表示速度;象斜率表示加速度(4)“面 ”即 “面积”:主要看纵、横轴量的乘积有无意义如象面积无意义,v t 图象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5)“截距 ”:初始条件、初始位置 初速度 6)“特殊值”:如交点,象交点表示相遇,象交点表示速度相等( 不表示相遇)2如下是 象和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静止表示物体反向匀速直线运动(斜率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t 1 时刻物体的位移为 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表示物体做匀速直

6、线运动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在同一时刻的共同速度t 1 时刻物体的速度为 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 间内的位移)【典例 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但由于发动机故障而发射失败,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已知 g 取 10 m/10(1)火箭上升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2)火箭从发射到落地总共经历的时间解析:(1) 由图象可知,当火箭上升 25 s 时离地面最高,位移等于几个图形的面积,则s 1520 m 5 m 550 m450 0 502 12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2)火箭上升 25 s 后从 450

7、m 处自由下落,由 s :t 212 2 s0010所以总时间 tt 1t 21)450 m(2)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g 取 10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下落过程与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B碰撞时速度的改变量为 2 m/球是从 2.5 m 高处自由下落的D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主题 3纸带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1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1)若纸带上相邻两点的间隔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 s 知,若纸带上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差相等,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瞬时速度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

8、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n 12加速度(1)逐差法如图所示,纸带上有六个连续相等的时间 T 内的位移s1、s 2、s 3、s 4、s 5、s 6.则 a( ( (段位移都用上了,有效地减小了偶然误差,所以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时,可采用逐差法(2)图象法先求出各时刻的瞬时速度 v1、v 2、v 3、v n,然后作 象,求出该 线的斜率 k,则 k此求得值的偶然误差较小【典例 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 0、1、2、3、4、5、6 共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各有四个打点的点未画出,用刻度尺

9、测得 1、2、3、6 各点到 0 点的距离分别为 s 打一次点求:(1)小车的加速度;(2)打计数点 3 时小车的速度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1) 由纸带的数据可知,小车在连续相等的时间 T0.1 cm,s 2cm,s 3cm,s 4cm,s 5cm,s 6 a ( (3T)2102 m/ (m/s 2.(2)打计数点 3 时小车的速度 ,m/1) m/2)m/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 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 s.(2)A、 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10、从图中求出 C 点对应的速度是_ m/s,运动的加速度是_ m/s 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2)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统揽考情本章知识核心是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高考对本章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运动图象问题;行车安全问题真题例析(2015广东卷)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 1 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解析:题图为 象,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都为 0,甲的斜率比乙大,所以甲

11、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A 错误,B 正确;的位移是5 m,乙的位移是 3 m,C 错误;时内,甲、乙的位移相同,但是路程不一样,D 错误答案: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在 40 s 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48 000 箭经过 120 s 落回地面D火箭经过 40 s 到达最高点解析:由速度时间图象知,火箭前 40 s 向上匀加速运动,40120 s 内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 A、C 、D 错上升的最大高度 h 800120 m48 000 m,B 对12答案:多选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 6 m/s,

12、经过 10 s 速度的大小变为 20 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A0.8 m/s 2 B1.4 m/s 2C2.0 m/s 2 D2.6 m/s 2解析:经 10 s 后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 20 m/s,速度的方向有两种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a 可 、D 正确答案: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2(多选 )一个物体以 m/s 的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加速度的大小为 2 m/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A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 6 m/3 s 末的速度为零C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12 s 内的位移是 16 t 上 4 s,即物体冲上最高点的时间为 4 s,又vtv 0物体 1 s 末的速度为 6 m/s,A 对,B 错根据sv 0t 体 2 s 内的位移是 12 m,4 s 内的位移是 16 m,第 5 12s 内,物体沿斜面返回,仍可用上述公式求得 5 s 的位移是 15 m,亦可求第 5 s 内下滑 1 m,得 5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