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年高考生物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7 生物的变异》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433204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年高考生物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7 生物的变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年高考生物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7 生物的变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年高考生物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7 生物的变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年高考生物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7 生物的变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年高考生物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7 生物的变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年高考生物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7 生物的变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年高考生物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7 生物的变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单元生物的变异 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8G12012广东卷 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3。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图3(注:序列中的字母是氨基酸缩写,序列上方的数字表示该氨基酸在序列中的位置,、表示发生突变的位点)图4(2)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4。据图4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和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

2、绿体。可推测,位点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3)水稻Y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一)培育转基因植株:.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_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合植株。.植株乙:_,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植株甲:_维持“常绿”;植株乙:_。(三)推测结论:_。28(1)A(2)替换增添(3)y2获取Y基因,构建Y基因的表达载体,用含有该表达载体的农杆菌感染y2的细胞叶片衰老后叶

3、片衰老后由绿变黄水稻Y基因通过调控叶绿素降解,使叶片衰老后由绿变黄解析 (1)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可推测出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发育成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分析图3,B从第6天开始总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因此B代表野生型豌豆,则A为突变型豌豆。(2)根据图4可以看出,突变型的SGRy蛋白和野生型的SGRY有3处变异,处氨基酸由T变成S,处氨基酸由N变成K,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发生了替换,处多了2个氨基酸,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的增添;从图中可以看出SGRY蛋白的第12和38个氨基酸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蛋白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y和SGRY都

4、能进入叶绿体,说明处的变异没有改变其功能;所以突变型的SGRy蛋白功能的改变就是由处的变异引起。 (3)本实验通过具体情境考查对对照实验的设计能力。欲通过转基因实验验证水稻Y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的功能,首先应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y2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合植株甲,作为对照组;再获取Y基因,构建Y基因的表达载体,用含有该表达载体的农杆菌感染y2的细胞,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乙,作为实验组。然后观察两植株叶片颜色变化。如果植株甲叶片衰老后维持“常绿”,植株乙叶片衰老后由绿变黄,则可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即水稻Y基因通过调控叶绿素降解,使叶片衰老后由绿变黄。 G2 染色体变异6

5、G22012广东卷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还可能发生变异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6D解析 题干中“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重组酵母菌仍能发生变异,A正确。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中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与原来酵母菌的不同,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

6、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故酵母菌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来决定。 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30G32012江苏卷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10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 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图10(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2)若3 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2 的基因型为_;5 的基因型为_。如果5 与6 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如果7 与8 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如果5 与h 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

7、则儿子携带h 基因的概率为_。30(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 隐性遗传(2)HhXTXtHHXTY 或HhXTY1/361/60 0003/5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判断及概率计算,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1)由患病者的父母都正常可以判断,甲乙两病都为隐性遗传病。甲病女患者(2)的父亲(1)正常,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多在男性发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2)若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可确定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据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可知,1、2的基因型分别为HhXTY、HhXTXt,5为HHXTY(1/3)或HhXTY(2/3)。同理可知,6为HHXTXT(1/6)、HhXT

8、XT(1/3)、HHXTXt(1/6)、HhXTXt(1/3),如果5和6结婚,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hhXtXt)的前提是5和6的基因型分别为HhXTY(2/3)、HhXTXt(1/3),概率为2/31/31/4(hh)1/2(Xt卵细胞)1(Y精子)1/36。7的基因型为HH(1/3)、Hh(2/3),她与8所生的女儿患甲病(hh)的概率为2/31041/41/60 000,此题中性别已经确定,因此不需要再计算性别的概率。据前面分析,5为HH(1/3)或Hh(2/3),与h基因携带者(Hh)所生孩子中HH、Hh、hh的概率依次为1/31/22/31/41/3、1/31/22/31/21/2

9、、2/31/41/6,因此在正常个体中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Hh/(1hh)1/2/(11/6)3/5。31G3、L62012安徽卷 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图4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发病史,2和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非血友病儿子(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图4(1)根据图4,_(填“能”或“不能”)确定2两条X染色体的来源;4与正常女子结婚,推断其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2)两个家系的甲型血友病均由凝血因子(简称F8,即抗血友病球蛋白)基因碱基对缺失所致。为探明2的病因,对家系的第、代成员F8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其

10、产物电泳结果如图5所示,结合图4,推断3的基因型是_。请用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2非血友病XXY的形成原因。图5(3)现3再次怀孕,产前诊断显示胎儿(3)细胞的染色体为46,XY;F8基因的PCR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由此建议3_。(4)补给F8可治疗甲型血友病。采用凝胶色谱法从血液中分离纯化F8时,在凝胶装填色谱柱后,需要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其目的是_;若F8比某些杂蛋白先收集到,说明F8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这些杂蛋白_。(5)利用转基因猪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F8。要使乳腺细胞合成F8,构建表达载体时,必须将F8基因cDNA与猪乳腺蛋白基因的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F8基因cDNA可通过克隆筛选获

11、得,该cDNA比染色体上的F8基因短,原因是该cDNA没有_。(6)为获得更多的转基因母猪,可以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将纯合转基因母猪的体细胞核注入_,构建重组胚胎进行繁殖。31(1)不能0(2)XHXh图解如下在3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带有基因H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形成XHXH卵细胞。XHXH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XHXHY受精卵。(3)终止妊娠(4)洗涤平衡凝胶,并使凝胶装填紧密大(5)启动子内含子(6)去核的卵母细胞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减数分裂、蛋白质的提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1)2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两条X染色体,有可能是精子形

12、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形成了一个含有XY染色体的配子,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后未移向两极,形成了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配子,故无法判断两条X染色体的来源。4的基因型是XHY,肯定将XH传给女儿,女儿不可能患血友病。(2)2是血友病患者,含有Xh,图中位于下部的条带均应含有Xh基因,上面的条带应含XH基因,则3的基因型是XHXh,2是非血友病患者,且从条带的位置可以看出其基因型是XHXHY,故不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出现异常产生含有XHXh的配子,精子的形成过程正常,图解如答案所示。(3)3再次怀孕的孩子是男孩,从条带结果看含有基因X

13、h,为血友病患者,应当终止妊娠。(4)凝胶装填色谱柱后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目的是洗涤平衡凝胶,并使凝胶装填紧密。(5)表达载体上的调控组件包括启动子和终止子,基因必须含有启动子才能开始复制。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转录出成熟的mRNA时经过了剪切,mRNA上不含有内含子,cDNA是mRNA通过反转录得到的,也就不含内含子。(6)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受体细胞是去核的卵母细胞。 G4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32G4 G62012浙江卷 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

14、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请回答:(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获得再生植株。(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_种配子。(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