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高三复习的文章(201212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64867155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篇高三复习的文章(20121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篇高三复习的文章(20121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篇高三复习的文章(20121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篇高三复习的文章(20121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篇高三复习的文章(20121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篇高三复习的文章(2012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篇高三复习的文章(20121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巧摘妙撷增秀添色合理运用教材素材蔡昌秦作文讲究厚积薄发,没有素材的积累,即使掌握了写作的技巧也难登锦绣文章的殿堂。素材积累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源于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二是源于传媒,优秀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闪烁着时代的光芒。博取众长,为我所用;三是源于书本,尤其语文课本更是一座素材金矿,绝大部分课文,内容丰、题材广,文质兼美,如果我们能深刻理解并且准确把握课文的精髓,领悟并运用前人优秀的写作成果,课本就能成为作文的活水源头,为写作平添一抹亮色,提升文章档次,高考写作就会别有洞天。怎样挖掘语文课本中的素材金矿呢?一、积累两原则忠实原文:要使课本成为写作的素材金矿,在平时,就要

2、紧扣课文,挖掘素材。中学所选课文,绝大多数都是久经考验的名篇,无论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还是单元小结、课后注释、课文链接,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素材富矿。我们可以从自己熟悉的课文入手,进行多角度思维,思考材料可以为哪些观点服务、如何为观点服务。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同时,引用要忠实原文,不要随意改动,也要准确理解课文的含义,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篡改。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是由缪贤推荐给赵王的,没有缪贤的推荐,蔺相如很可能成为“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的老舍人,更谈不上为维护赵国

3、的尊严而显露才华,也就不会“拜为上卿,使强秦不敢加兵于赵”。缪贤不仅慧眼识英雄,而且舍己荐英雄。他向赵王推荐之时,能扬相如之长,不避自己之短,“窃计欲亡走燕”,并敢于以己之短来衬托、突出相如之长。我们能挖掘出缪贤的这些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对原文的忠实解读,运用于写作之中,岂不锦上添花?熟而不俗:当然,有些课文素材太熟,大多已成旧例,可能很难达到独特、新鲜的表达效果,难以引起读者的共识共鸣。高考作文中如果使用了这些旧例,就有可能造成表达上的似曾相识和主题上的陈旧感。其实,“熟”并不可怕,相反,太“生”,反倒可能给人伪用之感,关键是挖掘熟悉素材时,要做到不平俗、不凡常,而有新鲜感,怎么办?不落俗套。

4、一是旧例改造,另立新意:其实有些材料,只要经过认真分析,在原素材的内涵上加以拓展发挥,使材料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司马迁,人们大多从“逆境出人才、毅力、坚持、忍辱负重、成功需要积累”等角度挖掘,但我们可以予以改造扩展,另寻新意:只有生存,才有发展蒙受奇辱,以刚毅的意志顶住讥讽,十年著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父临终前要司马迁继承遗志;要想成功,先立目标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立志写一部史书;实践出真知各地考察,收集史料。二是角度变换,别开生面:既然太熟的课文素材已成旧例,以致太“俗”,难以表达出独特、新鲜的效果,我们不妨另辟新径,变换角度挖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避开从廉颇、

5、蔺相如的角度整理,而从缪贤、赵王、秦王等角度挖掘,就会给人新颖之感:缪贤身为宦官,却能舍命举荐门下食客蔺相如为国效力。“完璧归赵”后,相如的地位扶摇直上,升为上卿,权位远在缪贤之上。而缪贤却甘居下人之下,毫无怨言。这种坦荡胸怀、甘当“人梯”的恢宏气量,与满脑子庸俗的名位观念和可怕的嫉贤妒能的廉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际上这也是创新思维,是高考作文素材的点金法门。变换角度天地宽,懂得多角度思考,才有利于积累。二、挖掘三方法单采独撷:就是剪裁取舍同一课文。议论文叙例应针对论点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要简明扼要,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要删去。单个的事例,要呈现最吸引人的部分,使读者对事例产生浓厚的兴趣

6、,从而增加文章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对同一课文多角度挖掘时,要善于剪裁取舍。如鸿门宴,挖掘的角度:1. 名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秋毫不敢有所近2. 人物除项羽、刘邦、张良、樊哙、范增外,项伯知恩图报、好心办坏事,曹无伤利迷心窍、栽在自己手上,祸莫大于欲利3. 情节项羽集团,一盘散沙;刘邦集团,团结一心。(胜败预兆)4. 事件如:刘邦卑词谢罪,项羽坦率说出告密者,曹无伤被诛。从不同角度看:坦诚是有条件的,对敌坦诚只能被敌利用;必要的时候要有点城府和心机;保守秘密,保护投诚者,才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铲除内奸,纯洁内部,取胜之道。可见,同一素材,能适用于不同的话题。5. 课后练习:李清照夏

7、日绝句、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多篇综摘:同时对几篇课文铺陈挖掘,除旧布新。一是概括摘述同一作家:有的作家,在整个中学时代,我们学过他的多篇文章,对他的生平耳熟能详,那么,可以采用集束式的急火猛攻,将该作者拿来作一番总结。如,苏轼初中、高中(含选修)课文:题西林壁惠崇记承天寺夜游核舟记江城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壁赋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喜雨亭记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方山子传石钟山记等。与其羡慕别人的作文写得好,不如静下心来,勤力积累,那么,高考时就成竹在胸。请看2008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在自然中生活(摘录):乌台诗案,彻底粉碎了他的梦路遇

8、贬官南下的黄庭坚,师徒二人相叙迎风于赤壁之下最爱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泛游西湖亦醉心于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一曲水调歌头也是摇曳心情考生在短时间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较完整地呈现了苏轼的人生经历,从而传达着一种达观待世、自然为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价值观。岂不成功于平时的积累?二是同条共贯多篇课文:对于相近(相同)内容,我们学过多篇文章,不妨撷取精要,整合创新。自如运用,能起到一以当十之效。如下文贯穿同一主题:努力奋斗、执着追求。孔子曰:“生无所息。”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屈原离骚道:“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而欧阳修伶官传序则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余秋雨说:“行者无疆。”再看广东考生2008年的满分佳作不要轻易说“不”:当然,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前说“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潜归隐;在挫折困难面前说“不”,如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该考生从不同课文中撷取相同的内容,集中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献身理想的豪情壮志,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多篇整合,要善于分类归纳,以便于查找记忆。采用的标准可自定。如人物类、史事类、风物类、见闻类、名言类等。也可分:自然与人类、精神与物质、科教与社会、个人

10、与国家、创新与继承、经济与文化、人生与对手等。建议分十类左右,太多反而杂,一时无法归类的归于综合类。分析重组:就是用时代的目光审视素材,不只改造整理,还要思悟评点;并围绕某一中心,有层次地组合成文;或变换角度,巧妙剪辑。(1)批注:梳理好的素材,要勤于思考,作好旁批,看看素材适合哪类话题。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读后感、自己的评点。有所思,有所悟,素材运用才会显得多姿多彩。如:兵败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助,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究其原因,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韩信。假如项羽

11、不轻易说“不”,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这段文字对历史寥寥几笔的评点,形象逼真地诠释了主旨。(2)叙议:要改变事例叙完再议论这种常用方法,在积累时,就要会边叙事边议论,或叙中带议,凸显事理。如2008年高考满分佳作彼岸,灯火阑珊(湖南考生):“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那张先亦知晓落花须有月色的距离方显隐约之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林和靖亦明白透着黄昏才可欣赏的朦胧之美。“合掌白莲花未开,隔岸杨柳月如霜”,便是那含蓄之美亦须隔着婵娟才越显婉约。这里“叙”铺垫,“议”升华,句式紧凑有气势,事理得当凸显,论点得当展开论证。(3)再现:变换角度

12、,巧妙重组,再现情景。对课文中的名言、典故以及人物事迹,用时代的目光去审视,略加改造,稍加整理;或通过丰富的想象,进行细致描写,再现典型人物当时的情景,或创设新的环境,展示人物风格:一个冷清、幽深的囚房,墙上的窗户里斜射几丝惨淡的光,一个无奈,但又沉重的声音,低低地说:“我,接受腐刑。”抬起头来,两行清泪从脸颊滑落。对,他就是司马迁,他直言进谏,即惹来君主的大怒,并被赐予腐刑这种让人耻辱的刑罚。这段文字通过超越时空的想象,把历史中寥寥几笔记载的司马迁的遭遇,加以扩充,逼真地再现当时当地的情景,使人物活灵活现。总之,厚积才能薄发。要想在高考考场夺魁,平时就必须用心挖掘课本这个素材金矿,建立自己的

13、素材库。2011年高考小说命题特点及分析 万福成2011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题中有9套试题考到了文学类文本中的小说阅读。本文试就今年的小说命题做一些分析,供大家参考。一、语料选择从国别来看,中国的小说有5篇,分别是山东卷严歌苓的审丑、全国新课标卷林海音的血的故事、广东卷陈秉汉的严冬海猎、江苏卷宗璞的这是你的战争、四川卷宗璞的锈损了的铁铃铛。外国的小说4篇,分别是安徽卷哥伦比亚的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江西卷亚美尼亚国埃格林的晚秋、辽宁卷乌拉圭比亚纳的怪人、浙江卷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的第9车厢。中外小说的比例是5:4。从小说的篇幅来看,除了江苏卷宗璞的这是你的战争

14、是长篇小说西征记的节选外,其余8篇都是微型小说(个别的有删改)。说明2011年的小说命题基本以微型小说为主。微型小说故事情节相对完整,结构紧凑,讲究构思;人物性格比较单一,没有发展,考场上容易把握;微型小说还具备小说的其他要素;同时,这些小说大都是名家作品,因而受到命题人的青睐。 从时代来看,这些小说基本是现、当代作品,所写的生活内容和展示的生活世界以及所塑造的人物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近,易于为广大考生接受。二、命题特点这9篇小说阅读题目都扣紧小说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重点突出(比如都抓住了人物形象);题目能够抓住文本,不旁骛,不拓展;考点具体,设题角度小而巧,易于考生答题,没有从宏观上大的方面来为

15、难考生,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在经过几年的热闹之后,探究类题目大大减少(只有三个),重新回归文本的阅读理解和鉴赏。命题技术上,尽可能多地覆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8个考点)中的考点,考点相对分散,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以及层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三、考点分布(一)人物形象以及特征小说从来以塑造人物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小说中的情节、环境等都是为塑造人物来服务的。今年的这9篇小说中有8篇的命题涉及到了小说中的人物。总的情况是:结合作品,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梳理人物的心理以及变化,探讨人物的情感活动及其变化,研究人物的行为及其形成的原因,等等。这些题目虽然角度不同,思路各异,但是都紧紧围绕人物来做文章。说明命题人抓住了重点;题目基本一个,个别省区甚至命制了两个题目;在赋分上,所占分值也大,有两个省的分值达到了10分以上;可见对小说中人物分析的关注程度,因此,命制的题目是有效的。比如:1.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