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诗学关系的兴起与发展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64867006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诗学关系的兴起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诗学关系的兴起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诗学关系的兴起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诗学关系的兴起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诗学关系的兴起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诗学关系的兴起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诗学关系的兴起与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诗学关系的兴起与发展本文导读:这是一篇关于国际诗学关系的兴起与发展的文章,国际诗学关系研究从单一的影响研究到比较研究, 从理论旅行到翻译批评, 最后归结到多重视域的比较研究, 即便在这个注重事实关系的领域内, 比较诗学实践也是异常丰富的。 The First Field of Comparative Poetics: the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Poetical RelationsAbstract:The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poetical relations is the first field of comparativ

2、e poetics. Comparative poetics should be based on historical research. It is not merely a comparison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With the adoption of traveling theory,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poetical relations can not only be confined to the empirical study of facts, but also make full use of other t

3、heoretical resources to study assorted theoretical issues included in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poetical relations, which enables to reach a 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discussion. Finally, this paper expands influence study and reception study from a single perspective to

4、multiple perspectives, further enriching afterlife of objects studied on the one hand, re-contrasting and re-synthesizing the influence study and reception study on the ground of various cultures, as well as getting a deeper insight into interior mechanism of travelling theory on the other hand.Keyw

5、ord:comparative poetics; international poetical relations; traveling theory; translation of poetics;国际诗学关系研究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poetical relations) 1是比较诗学的第一领域, 也是其基础领域。一、国际诗学关系的兴起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属下的一个学科, 关于比较文学的所有规定都适用于比较诗学。如果说比较文学是用汇通的视域研究文学的学科, 那么, 比较诗学就是用汇通的视域研究诗学的学科。比较文学有什么样的领域和类型, 比较诗学也有什么

6、样的领域和类型。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比较文学;概论性质的着作里, 比较诗学被列在平行研究之下, 与主题学、题材史、类型学和文体学并举为平行研究的五个领域【1】.汉语学界大都遵循卢康华、孙景尧在比较文学导论里对比较诗学的认识, 将丰富多彩的比较诗学研究限制在平行研究之内, 严重地束缚了比较诗学的健康发展。只要保持一种开放性的比较视域, 我们就会发现比较诗学研究其实大有可为, 在推动文学研究方面它始终走在前沿。我们参照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界定, 将比较诗学的第一领域确定为国际诗学关系研究;.借用法国学派的定义, 国际诗学关系研究是对国别诗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客观事实的研究, 严格地说是一种历史研究

7、, 也可以称为国际诗学关系史;.法国学者在厘定比较文学的性质时明确提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我们也需要首先阐明比较诗学不是诗学比较 (comparative poetics is not the comparison of poetics) .1951年伽列在基亚的比较文学一书的初版序言中明确提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问题并不在于将高乃依与拉辛、伏尔泰与卢梭等人的旧辞藻之间的平行现象简单地搬到外国文学的领域中去。我们不大喜欢不厌其烦地探讨丁尼生与缪塞、狄更斯与都德等等之间有什么相似与相异之处。;【2】二十六年后, 基亚在再版时的前言中又重申: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

8、科学方法, 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3】1法国学者的这个界定尽管有些狭隘, 却给比较文学勾画了一个最为坚实的领域, 也是比较文学取得成果最丰富的一个领域。诗学属于文学领域的理论层面, 始终没有逸出法国学派的视野之外。基亚的比较文学第七章名为国际上的各种大思潮-思想-学说-感情;, 下面分四节讨论了学说和文学思想、宗教和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敏感性趋势以及保罗-阿扎尔的论着。【3】92-105这一章的许多内容可以说是比较诗学的早期形式。尽管其中一部分研究思潮、流派、风格的文字被归为梵-第根所谓的总体文学;领域, 但是也有一些纯粹抽象的理论问题, 完全可视为后起的比较诗学了。比如, 文中

9、提到的尼采在法国伊拉斯谟与西班牙以及保罗-阿扎尔的两部大论着欧洲良心的恐慌 (1935) 和十八世纪的欧洲思想 (1946) 等。基亚注意到了理论与文学之间复杂的关系, 他首先做了区分, 将理论归于理论领域, 将文学归于文学领域。但是探讨各民族之间思想上的和宗教上的交流, 很明显是哲学史和信仰史范畴的研究, 如康德和马丁路德在法国的影响只能由一个哲学家或宗教史学家予以严肃的研究。自然, 这些人应该是些德国通。同时也不要忽略这些被当做研究对象的学说在文学的某些解释, 但这些研究又不应该首先是或主要是属于比较文学范畴。【3】92然后, 基亚又将两者做了沟通: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文学与宗教、哲学等观

10、念又必不可分, 又属于比较学者的领域。但是在哲学、宗教和所谓文学之间的交流, 界线往往是不明确的。有些作家的表达才能和思想品质竟成为哲学和文学的共同猎取对象。法国文坛给我们提供了一连串的大思想家, 他们同时也是些大作家, 如:蒙田、帕斯卡尔、卢梭和其他许多人。每个信仰他们的人在想重新捕捉住他们全部的个性时, 都想把他们拉到自己一边来。对卢梭在英国影响的全面研究, 如果不从哲学和文学两方面同时下手, 那是不可想象的。这其间存在着一个共同领域, 即伟大思想和伟大文风交错的地方。在这个领域里, 哲学家和比较文学工作者所享有的权力是相等的。【3】92文学与思想的关系之所以密切, 是因为文学是伟大思想的

11、天然媒介。2那些伟大的思想-能铸造人的精神, 改变人的心灵的思想, 几乎都要通过文学的媒介发挥影响。基亚以洛克思想在法国的传播、萨特对德国思想的吸收为例, 说明了观念与文学的相互依赖:如果没有我们那些富有天才的哲学家;充当普及者, 那么洛克在18世纪的法国所享受的命运就会不同了。萨特的思想充满着德国存在主义的学说, 但还是要依靠他的小说和剧本, 他那无神论存在主义的成就才能在法国维持下来。所以, 既然文学能传播和激发最抽象的思维体系, 那么比较文学工作也可能、同时也应该为人类的思想史带来一种不可代替的贡献。;【3】93基亚在这里就明确提出了比较诗学的基础工作。比较学者不仅仅处理具体的文学现象,

12、 还要承担起考察抽象思想在文学领域的运作情形, 考察各种思想跨越国界、跨越学科的流动情形。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说:国际诗学关系研究是比较诗学的第一领域、基础领域, 正如国际文学关系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础领域一样。比较文学为什么兴起?因为从单一的国别文学的视域出发研究文学现象远不够充分。歌德的浮士德来源于民间传说, 却不止于单一的传说, 只是其中的海伦悲剧一节就取材希腊神话并影射拜伦, 更不必说浮士德在世界其他国家的改写和翻译了, 仅局限于德国文学本身的视域是不可能充分理解浮士德的。文学从来就是互相影响相互联系的, 文本 (text) 就是互文 (intertext) , 是加引号和不加引号的引文编织

13、而成。比较文学起步于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和相互影响, 最早出现影响研究是自然趋势, 影响研究取得的长足进展见证了比较文学的学术价值, 这一学科的坚实基础因影响研究而得以奠定。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 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形成了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梵-第根1931年出版的比较文学论是法国学派的奠基之作, 它全面阐述了影响研究引导下的比较文学,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被视为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他确定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围、目的以及文学交流的经过路线, 倡导准确考据;的历史方法, 并具体勾画出了影响研究的路线图。在梵-第根看来, 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要

14、刻画出文学的经过路线;, 刻画出文学的东西移到语言学的疆界之外, 并与其他语言接触的历史事实。而具体的研究途径, 他倡议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考察经过路线这对象本身;, 即发生影响的东西, 就是他所谓的文学假借性;, 如文体、风格、题材 (主题、典型与传说) 、思想和情感等等。这是对影响的是什么;的研究。二是考察经过路线是如何发生的;, 这个路线可细分为放送、接受、传播途径这三个方面。这是对影响的如何;的研究。其实影响的是什么;与如何;两者是难以分开研究的, 是什么;在通过媒介的影响接受过程的考察中才得以明确, 而且还会发生种种变异, 这是后来的接受美学和理论旅行所着重研究的。梵-第根认为,

15、 考察文学的事实联系必须沿着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三者形成的线索, 影响研究相对应地被区分为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三大块内容。流传学-站在放送者的立场上, 对某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及其反响进行研究 (如尼采在法国) .渊源学-从接受者的角度, 来研究本国文学作品中的新因素之外来源头 (如新时期中国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媒介学-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互相影响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 (文学旅行、报刊出版物、翻译活动等) .国际诗学关系史也要考察各种诗学体系或诗学元素的流通传播的整个过程:比较诗学的流传学可以是个体形态的, 如弗洛伊德在中国;也可以是集体形态的, 如心理分析在中国。比较诗学的渊源学可以是王国维境界;中的佛教和叔本华印迹。比较诗学的媒介学可以是美学; (aesthetics) 译名考 (通过日本学者中江兆民或者德国传教士花之安而来) 3.这个领域非常广阔, 通行的两种诗学体系的比较;模式让人们忽视了诗学关系的学术和思想价值。梵-第根质疑所谓的比较方法;的科学价值, 认为不注重关系的文学比较;是不足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