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4537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满分 50 分 时间 90 分钟)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8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 气 D、稀有气体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甲烷+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C、氢气+氧化铜 加热 铜+水 D、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3、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放

2、出大量的热 D、硫粉逐渐减少4、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B、氧气能供给呼吸C、氧气能燃烧 D、氧气具有氧化性5、电工使用的“试电笔”内充有一种通电时能发出红光的气体,这种红光能穿透浓雾,因此它也常用作航海、航空的指示灯,这种气体也是空气的组成之一,该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氖气6、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7、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

3、气8、在庆典活动中,人们常用氦气充灌气球,你认为其中利用了氦气的哪些性质?密度 比空气小;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是一种无色气体;不能供给人类呼吸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A、 B、 C、 D、9、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 B、碘盐 C、可乐饮料 D、洁净的空气10、某及其瓶里盛有 2的混合气体(体积比 4:1)2而得到较纯净的认为她采用的试剂最好是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硫黄11. 实验 室制取氧气有以下步骤: 加热药品停止加热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药品装入试管中并把装置安装好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 B、

4、C、 D、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中可能有单质 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不会有化合物C、不论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 D、化合物之间一般不会发生化合反应13、 “绿色奥运”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你认为可向市政府提出的建议是大力发展燃油汽车的数量,提高城市现代化程度;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工业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推广使用卫生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方便居民生活;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A、 B、 C、 D、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里也一定不燃烧B、钢

5、铁生锈、白磷自然都是缓慢氧化的结果 C、不使用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就不能分解氧气D、使用催化剂可以是氯酸钾分解出比理论值更多的氧气15、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16、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可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17、臭氧主要分布在离地面 1050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

6、锄头文库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填空题(文字表达式每空 1 分,其他每空 ,共 9 分)19、我们做过木炭;硫粉;铁丝;镁条等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验。其中(用序号填写):燃烧是火星四射的是 ;产生耀眼强光的是 ;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上述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判断化学变化发生的根本依据是 。20、随着小轿车和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尾气(含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一氧化氮等物质)就

7、成了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提高空气质量,规定所有机动车要安装尾气净化器,它的特点之一是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你认为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还有: , 。21、地球上的生命体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常用到氧气。自然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 ;工业上同样采用 的方法来制得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很多,请写出一种制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2、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 ;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 。 23、 “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 1 100 1 10-9 m)

8、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化学符号为 一氧化氮(化学符号为 应转化为两种气体,一种气体能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它是 ;一种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它是 。写出 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说明题(文字表达式每空 1 分,其他每空 ,共 9 分)24、过氧化氢(化学符号为 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现欲制得干燥而纯净的氧气,可采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装 置 A 中,容器内盛有二氧化锰,从长颈漏斗中逐滴加入 30%的 过氧化氢溶液。(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c 。(2)

9、写出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装置 B 中装的试剂是浓硫酸( 猜想其作用是 。(4)检验 C 中氧气是否充满的方法是 。(5)此套装置还可以制取其它气体,采用此套装置制取的这类气体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25、某校 905 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内容: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A、用高锰酸钾(化学符号为 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B、粗略测定加热 2g 高锰酸钾所收集的氧气体积。请你参与该兴趣小组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仪器认识:写出仪器和的名称:

10、 ; 。(3)装置连接:为完成 B 步的实验内容,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a ( ) ( )d。(4)实验过程中发现 B 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5)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产生失误的原因可能是 。(6)根据化学反应可算出理论上 2 g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生成氧气 g。而实际测得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77 算成质量为 g,g - g = 理论上推测,你认为超过理论量的氧气可能来源于什么物质? (写出所有可能,空气、水因素忽略不计) 。四、分析题(文字表达式每空 1 分,其他每空 ,共 5 分)26、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

11、设计了测定空气 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红磷在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你主要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二种: ; 。如果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飞含量低于正常值,时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二种原因: 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 ) ,理由是: 。五、探究题(每空 ,共 9 分)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27、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无色气体,请你从中任选两种气体,并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它们。你选择的两种气体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28、请你用化学方法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实验目的:利用氧气的性质,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密度大于空气。实验器材:以积满氧气盖上玻璃片的集气瓶 2 个木条 1 根火柴酒精灯实验报告: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 解释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29、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如果用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 放出时就可以收集。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里撤出,造成的后果是 。如果用向上排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