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64140164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西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西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西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西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最新 文档 可修改 欢迎下载 广西玉林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2018年中国最新人口流入城市排名,深圳市第一。随着人口的流入,深圳市人口结构由“女多男少”演变成“男多女少”,性别比发生了“大逆转”。下图为我国各地区迁入人口占深圳外来人口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对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区域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A. 相对于中部和东部,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的吸引力较小B. 空间距离是影响西部地区人口向深圳迁移的主要阻力因素之一C. 目前,广州市是深圳市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D. 文化差异是深圳外来人口东部、中部大于西部的主要原因2. 深圳市人口性别结构发生“大逆转”

2、的主要原因是A. 产业结构的调整B. 生育观念的变化C. 国家计生政策的调整D. 社会福利的提高【答案】1. B 2. A【解析】【1题详解】西部经济落后于中东部,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的吸引力较大,A错误。西部地区距离深圳较远,影响了人口流动的意愿,是影响西部地区人口向深圳迁移的主要阻力因素之一,B正确。广州经济发达,迁入深圳的人口少,C错误。文化差异不是深圳外来人口东部、中部大于西部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经济差距、距离导致,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深圳外来人口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产业对女性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如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迁移到内地地区,女性劳动力也随之迁回到内地

3、,所以形成男多女少的人口结构,A正确。深圳是我国改革的窗口,经济水平高,生育观念早已经改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性别结构变化与生育观念变化无关,B错误。国家计生政策对人口性别结构变化影响小,C错误。社会福利提高与人口性别结构变化无关,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北京市清河流城2012年“7.21”和2016年“7.20”两次实测暴雨降水过程,同时模拟了暴雨造成流城内的上清桥发生积水的最大深度过程。经实际走访调查验证,该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清河流域内2012年7月21日降雨量224mm,历时17h(如图(a)所示),2016年7月20日降雨量232mm,历时45h(如图(b)所示)。读图完

4、成下面小题。3. 据材料可知A. (b)比(a)的降雨强度大B. (a)比(b)的降雨持续时间长C. (a)的最大积水深度峰值比降雨强度峰值滞后D. (b)的最大积水深度最高峰值时间约为18时40分4. 2012年7月21日的暴雨,造成的内涝明显比2016年7月20日的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A. 降雨量大B. 下渗量大C. 降雨历时长D. 降雨强度大【答案】3. C 4. D【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b)比(a)降雨强度小,持续时间长,A、B错误。(a)的降雨强度峰值时间比最大积水深度峰值时间略早,C正确。(b)的最大积水深度最高峰值时间约为11时40分,D错误。故选C。【4题详解】201

5、2年7月21日降雨量小于2016年7月20日,A错误。下渗量大,会减少地表径流量,B错误。2012年7月21日降雨历时较短,C错误。2012年7月21日降雨强度大,雨水汇集低洼处,排水跟不上,故形成内涝,D正确。故选D。V公司是一家生产风能发电机的德国制造商,该公司发明的“直接驱动”型风电机可大幅度降低风能发电机组的故障率。由于资金短缺,该公司将这项核心技术转让给世界各地的企业使用。2003年,中国新疆的J科技公司向V公司购买了技术许可权。2008年,V公司决定把70%的股权卖给J科技公司。2012年,该风能发电机在中国的发电量是12000万兆瓦,在德国只有70万兆瓦。截止到2016年底,J科

6、技公司已把风力发电机出口到17个国家,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目前,中国是全球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大力发展风电的主要原因是A. 资金雄厚B. 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C. 中国能源资源匮乏D. 风电投资少,发电成本低6. 吸引V公司转让70%股权给J科技公司的主要因素是中国A. 风电市场广大B. 公司地理位置优越C. 风电技术水平高D. 技术工人素质高7. J科技公司风电机生产技术短短几年得到快速提高.除了得益于与V公司的技术合作,还得益于A. 公司宣传和营销策略灵活B. 公司所在地高技术产业聚集C. 生产量大,促进技术升级D. 沿边,与外国企业交流多【答案】5. B

7、6. A 7. C【解析】【5题详解】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雄厚,A错误。我国减少煤电,而大力发展风电,主要是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发展风电可以减少CO2的排放,B正确。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C错误。材料中已经给出了V公司缺资金投产新风电机,说明风电机投入较大,D错误。故选B。【6题详解】中国风能丰富,国家政策支持,风电发电机市场广阔,与中国公司合作,不但会赢得未来广阔的市场,也在技术上获得更多的发展,A正确。公司地处中国新疆,地理位置并不优越,B错误。与德国相比较,中国在技术上还是相对落后的,技术工人的素质也不高,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C公司所在地是我国的新疆,所

8、以A、B错误。“直接驱动”型风能发电机是新发明的技术,J公司获得V公司股权后,2012年,“直接驱动型”风能发电机在中国的发电量是12000万兆瓦,说明公司在中国获得了很多设计生产和安装的机会,这些机会对公司在技术上进一步成熟和升级是有益的,C正确。新疆与中亚国家相邻,这些国家能源新技术方面并不先进,D错误。故选C。下图为某市气象局在市区和郊区的两个站点从1961年至2013年气温比较图,其中左图为两站点凌晨2时(代表夜晚)气温比较图,右图为两站点14时(代表白昼)气温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图中显示A. 白昼14时左右市区与郊区的温差最大B. 1974-1993年,夜晚市区和郊区的气

9、温都呈上升趋势C. 1993年后市区和郊区14时的气温都呈现下降的趋势D. 1973年前,夜晚市郊气温的差异不大市区气温略低于郊区9. 据图可推断A. 1993年后市区昼夜温差比郊区大B 1993年后该城市市区与郊区环流夜晚比白天强C. 1980年至1992年是该市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D. 造成市区与郊区温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温室效应【答案】8. D 9. B【解析】【8题详解】白昼14时左右,市区与郊区的温差最小,A错误。1974-1993年夜晚郊区气温呈下降趋势,B错误。1993年后,城区和郊区14时的气温都呈现上升趋势,C错误。1973年以前,夜晚城市和郊区气温曲线贴近,市区气温比郊区

10、略低,D正确。故选D。【9题详解】1993年后夜晚市区与郊区的温差变大(郊区温度低),白昼温差变化小,因此郊区的昼夜温差比较大,A错误。1993年后市区和郊区的温差晚上大,白天小,所以城市热力环流夜晚比较强盛,B正确。1993年后市区与郊区的温差变大,热岛效应增强,说明城市化速度比较快,C错误。造成市区与郊区温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城市规模的发展,D错误。故选B。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地下水中含大量可溶性碳酸氢钙,地下水出露地表后,富含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水,因水中CO2的消耗(主要是CO2从水中逸出或水中光合作用消耗CO2)或水的蒸发,导致水溶液发生碳酸钙过饱和而发生沉淀。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压强、

11、温度流速和植被等具有明显相关性。下图是钙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钙华集中分布的地区,却很少形成溶洞,主要原因A. 地壳活跃,缺少形成溶洞的稳定地质条件B. 地壳相对稳定,不易形成溶洞C.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显著D. 缺少形成溶洞的物质条件11. 下列自然因素中,有利于青藏高原东部钙华景观形成的有海拔高,气压低海拔高,气温低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植被茂密A. B. C. D. 【答案】10. A 11. C【解析】【10题详解】青藏高原东部地壳活跃,在溶洞发育过程中容易遭受地壳运动而破坏(缺少形成溶洞的稳定的地质条件),A正确,B错误。我国中东部地区地壳相对

12、稳定,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易形成溶洞峰林景观。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落差大,流速快,水中二氧化碳更易逸出,利于形成钙华与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无关,C错误。青藏高原形成溶洞的物质基础-可溶性的石灰岩分布广泛,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河水溶解大量钙元素,青藏高原地壳活跃,地下暗河易露出,随着压强和温度的改变,水中钙质析出易形成钙华,凡是有利于二氧化碳从水中析出的自然条件,都有利于钙华的形成。落差大,流速快,二氧化碳容易从河水逸出;西南地区植被茂密,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正确。故选C。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岛礁海藻场是一种典型的近海栖息地,可为多种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提供栖息空间

13、,并提供摄食、产卵及避敌场所,是海洋中最具有生产力的生境之一。渔山列岛东南面岩礁林立,地形复杂,西北部较为平担。列岛附近海城鱼类、贝类、藻类资源丰富。与快速增长的经济相比,渔山列岛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经济增长乏力现象凸显。对此,有人提出开发海洋波浪能资源以带动岛屿发展。下图示意渔山列岛之北渔山岛四个方位海藻平均密度分布。(1)分析渔山列岛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2)描述北渔山岛海藻水平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指出渔山列岛开发海洋波浪能的意义。(4)针对渔山列岛的渔业资源和渔业经济现状,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几点可持续发展的建议(除开发波浪能外)。【答案】(1)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养

14、分充足;有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交汇,水流搅动,海底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周围岛屿众多,海藻场广布,为海洋生物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2)特点:东南两个方向海藻密度较少,南边没有海藻;西北方向的海藻密度较大,北部最大。原因:北渔山岛东南两个方向的岛礁地形复杂,面向外海,风急浪大,并且处于台风北上路径,在高风浪作用下,海藻不易附着和生长,海藻分布密度小,甚至没有海藻;西部和北部海岸地势平坦,风浪平稳,海藻密度比较大。(3)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缓解岛屿及大陆能源不足,促进海岛开发,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科学发展海水养殖

15、业;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渔民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渔业文化创立渔业品牌效应;加强海洋经济综合管理,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解析】【分析】案例选取了浙江渔山列岛,分析了其区域发展特征、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渔业等发展状况,并以发展现状为参考让学生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在提出过程中,学生需结合其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既考虑渔山列岛的经济发展,又考虑其环境保护。【详解】(1)据图可知该地位于浙江近海,距陆地相对较近,因此其主要位于东海大陆架,而大陆架由于水深较浅,光合作用相对较强,藻类营养物质较多。此外,地受台湾暖流及沿岸寒流交汇影响,海水搅动导致营养物质上翻,更易吸引鱼类,因此该地鱼类众多,渔业资源丰富。(2)S1至S4分别位于北渔山岛东南西北侧,而据其密度可发现,北侧海藻面积大,东南西侧海藻相对较少,其中南侧无海藻分布。北渔山岛东南两个方向的岛礁地形复杂,面向外海,风急浪大,并且处于台风北上路径,在高风浪作用下,海藻不易附着和生长,海藻分布密度小,甚至没有海藻;通过图示位置可知,北侧地处夏季风及台风背风坡,风浪相对较少。且该地地势相对较为平坦,海藻易附和生长。(3)渔山列岛开发海洋能,而波浪能是其中主要开发的类型。波浪能清洁无污染,通过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