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融会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63951626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融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融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融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融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融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融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融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融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是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为培养适应信息化、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既具有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服务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在会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因此,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能力为核心,创新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考核评价方法,科学构建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只有这样,

2、才能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实用性、创新性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通过采用真实企业的账证资料,并按照会计核算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企业会计工作中“建账初始化日常业务审核过账期末结账会计报表报表分析”会计业务的全过程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实际会计电算化工作具体内容、步骤和操作方法,从而具备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岗位所必需会计核算能力; 通过不同的电算化会计岗位协同完成,从而搭建起会计工作整体框架,培养学生的全盘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和各岗位的基本职业判断能力。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广泛听取了行业企业的实践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在

3、来自企业的行业专家(主要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下,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注:实际会计工作任务),即以一个实际会计工作任务贯穿全课程,并对课程教学内容重新架构,以突现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会计电算化主要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可以独立自主判断并处理完成一个业务简单的小型工业企业的各项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具备企业主要会计岗位的基本会计电算化上岗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并为学生搭建起会计电算化整体工作框架后,再通过后续专业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如ERP原理与应用将强调企业的营销、生产、运作、采购、财务等多方面的全面整合管理;ERP沙盘模拟

4、将感受企业发展的典型历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等等,所有这些后续课程都将是对会计电算化整体工作框架延续的最好诠释。同时,本门课程是会计学基础实务、财务会计实务等课程的后续课程,在学生具备手工会计各岗位核心能力基础上,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职业岗位有更深入的认识,更将能提升其各项岗位核心能力。另外,通过毕业前到各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下,进入真正的职业工作状态,履行其职业岗位责任,在真实的职业活动中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后继发展能力。会计电算化实务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和教育部关

5、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4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会计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初级会计电算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重庆振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业务情景资料为载体,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景,依托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创造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环境和实训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995年该课程开始在我校财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上机学时各为18学时,教学采用传统的授课形式。实习软件为用

6、友DOS版。 1997年在参照其他院校经验并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上机18学时和校外实训18学时,正式将课时调整为90学时。实习软件为用友DOS版集成帐务处理系统6.0版、通用报表处理系统UFO5.0版、固定资产管理系统2.5版、工资管理系统3.11版。 1998年,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取得重大突破,率先在本校实现大屏幕投影多媒体教学,并设立江苏省会计电算化培训点和考点。授课实习软件为用友32位管理软件7.0版 1999-2000年,授课实习软件为用友管理型财务软件ERP-M8.0版 2001年,授课实习软件为用友ERP-M8.11版,并改革考试模式,将考证与技能考核相

7、结合。 2006年统一了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突出“精讲多练”,贯彻“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教学理念。授课实习软件为用友U8(8.50)版及用友财务通10.01版。 2007年建立ERP实验中心,推动教学改革、提升研究平台。授课实习软件为用友U8(8.60) 版。建立网络课堂,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互联网访问网络课堂进行自主学习。 目前我院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多媒体网络实验室 4个,高档微机200余台,ERP实习室1个,沙盘模拟室1个,供学生校内进行仿真实习,畅通的校园网,不但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还充分保证学生课外上机、上网学习的需要。1、 紧盯企事业

8、单位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职业需求开发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开展广泛的专业调研,不断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课程开发路径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紧密地与财务软件应用企业和开发企业合作,贴近社会实际需要3、 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实施“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型项目化教学方案。4、 将课程学习和会计从业资格认证、信息产业部全国ERP信息化工程师认证、用友ERP能手认证相结合,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能力。一、 课程改革理念与思路:1、 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我们组织课

9、程组教师走访了当地多家企业,详细了解了现代用人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岗位分布和用人要求,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建设收集第一手资料。2、 职业能力分析。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课程组组织了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有企业工作背景的骨干教师、从事课程开发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分析讨论会,明确会计电算化各岗位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能力要求,为构建会计电算化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标准奠定了基础。3、 工作知识技能分析。按照会计电算化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分析会计电算化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以此确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4、 工作任务分析与制定。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知识

10、与技能,设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工作任务,确立了“以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为主线,各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内容、会计工作要求及成果”来设计课程结构,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标准,形成指导教学工作的系列化文件。会计电算化实务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满足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如电算主管、审核记账员、电算审查员等)所需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和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为目标,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实际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为主线,依托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创造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环境和实训条件,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调动学生

11、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我们根据会计专业“岗证一体,德能双精,企业嵌入,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与来自企业一线的会计电算化专家委员会讨论,针对本课程,确立了电算主管岗位、系统操作岗位、审核记账岗位、电算审查岗位、数据分析岗位、系统维护岗位等六个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按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的要求,确定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内容体系。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具备知识能力手工会计岗位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具备会计理论和财务软

12、件应用及管理知识会计主管系统操作负责输入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输出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并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具备会计理论和财务软件应用知识出纳、制单、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往来业务管理审核记账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并记账,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审核并确认具备会计理论和财务软件应用知识审核、记账、结账电算审查负责监督计算机及财务软件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具备会计、审计和财务软件应用知识会计审计人员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具备会计理论和财务软件应用及财务管理知识会计主管系统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具备

13、会计理论和财务软件应用知识计算机维护人员二、以“任务引领型”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结构。在相关专家对课程建设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按照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将会计电算化工作递进式分为系统管理、基础设置、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会计报表六个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将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形成了递进式和分解式课程设计结构。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系统管理基础设置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会计报表任务细分任务1、账套管理2、操作员与权限管理3、系统维护1、基础档案设置2、数据权限管理1、总账管理系统初始化2、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化3、应付款管理系统初始化4

14、、工资管理系统初始化5、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化6、供应链管理系统初始化1、总账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2、应收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3、应付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4、工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5、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6、供应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1、应收款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2、应付款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3、工资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5、供应链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6、总账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1、 会计报表格式设置2、 会计报表数据处理设计模式递进式分解式递进式递进式分解式递进式1、依据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以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为主线,在

15、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任务的分析基础上,将会计电算化课程按照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分为六个工作过程,分别为系统管理、基础设置、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会计报表,以此六个工作过程来重构课程内容。1、原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原课程是根据财务软件的各个模块组织教学内容,各个模块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一个模块的所有功能学完后才启动另一个模块进行学习,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不能充分地予以体现,学生不能把会计电算化的知识系统的学习。UFO报表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基础设置总账管理系统应收应付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总账系统初始化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总账系统期末业务处理应收应付初始化应收应付日常业务处理总账期末业务处理固定资产初始化固定资产日常业务处理固定资产期末业务处理工资系统初始化工资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工资系统期末业务处理供应链初始化供应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